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年代,当中国人民正在黑暗中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则已经对当时的中国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评述,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充分肯定的态度,评述了中国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原因、作用、意义和局限性等问题,这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自从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以来,中经现代革命领袖毛泽东对中国近代史的初步概述,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表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根据毛泽东的概述,人们对中国近代史还有如下几点基本认识:一、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这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二、“半殖民地”与“半封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1.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   

4.
<正>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他生活年代正是中国灾难深重的年代。19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年的甲午战争加深了这一危机,中国人民进一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之中。“世间无物抵春愁,合间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的诗句真切地表达了面临亡国时的悲愤心情。如何挽救中华民族,如何唤醒广大民众的爱国之心,成为当时时代的主题。而梁启超作为一名先进的知识分子,责无旁贷地投入了这场救亡图存的运动之中,充分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相似文献   

5.
一、单项选择题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回答1~5题。1.中国近代史开始于鸦片战争,主要是因为A.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B.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开始遭到破坏C.社会主要矛盾由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中华民族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D.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辛丑条约》的下列内容中最能呈现出这一特征的是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保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驻扎北京到…  相似文献   

6.
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与世长辞了.在纪念全世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使我们想起了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我国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卓越的社会科学家,同时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奠基人.(一)李大钊同志生于清朝末年(光绪十五年十月六日,即公元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九日).那时的中国已经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在少年时代即遇到了很多不可解的社会问题,产生了种种疑问,立志要研究政治.做为一个爱国青年,他一心希望为祖  相似文献   

7.
贺涛 《贵州教育》2009,(8):45-45
新学期开始了,我担任八年级的历史课,本书的第一课是《鸦片战争》,这一课既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又是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史中,各种名目的条约繁多且是历年中考重点,单靠死记硬背着实枯燥乏味且浪费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所积累的经验把条约内容分成了不同的类别,方便学生学习。首先,明确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将近110年的历史,它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在这段屈辱的岁月里,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次,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都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南京条…  相似文献   

9.
一、单项选择题1 .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开始遭到破坏B.由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中华民族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C.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成为中国人民革命的主要任务D.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下列属于在近代中国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1农民阶级 2地主阶级 3民族资产阶级 4无产阶级A.1 2  B.3 4  C.1 2 3  D.1 2 3 43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4.…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回答1~3题1.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要花费  相似文献   

11.
知识概说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前后期,近代前期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期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史是西方列强赤裸裸的侵略史和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抗争史和探索史,同时也是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近代化史。  相似文献   

12.
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文旨在阐明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初中《中国历史》第 3册第 3 7页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 8页鸦片战争 :“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比较 ,初中教材的叙述更确切一些。但根据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史实 ,笔者认为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西欧制度环境下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运动的学说,相对于当时遭受外敌入侵、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制度环境来说,有很大的不同。那么,马克思主义是否适应于中国?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又是如何选择和确立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的呢?理解这一问题,不仅是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的关键,而且也是当前切实加强共产党思想纯洁性建设的根本依据。从民族感情、历史教训、现实启迪和理论感召4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社会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商品的大量输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及城市手工业和农民家庭手工业,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继昌隆缫丝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它的出现还具备以下三个具体条件:首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到终结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从发生、发展到胜利的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但在不同时期,主要矛盾也发生着不同的演变。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内容包括四方面,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面对屈辱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又是先进的中国人民探索各种救国道路,直至最终取得民主革命伟大胜利的历史;同时,还是中国近代化及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产生和缓慢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一 在古代史上,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古代中华民族精神也随之逐渐形成.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历史步入近代史阶段.近代中国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社会,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它是比较特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8.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折时期,在我国历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是历代农民战争发展的最高峰,而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创始人和思想指导者,与整个运动相始终。认识了洪秀全,可以说基本上认识了太平天国整体事业。这里就洪秀全革命思想形成、内容及其影响进行论述,通过介绍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着重分析其革命思想形成的不同阶段,使人们更能清晰地了解洪秀全的历史功迹。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由封建社会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它促使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因此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是巨大的,成为划分中国社会阶段的一个界碑。为了更好地理解鸦片战争的发生,中国为什么在战争中失败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等问题,就有必要对战前的中国社会作一番了解和分析。这正是我们理解问题的出发点和根据。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这一时期,民族矛盾特别尖锐,中华民族在反对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侵略者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由不同阶级、不同阶层所组成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爱国力量。本文试就其内涵、特点,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