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唐代女性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原因在于如下四方面:首先是唐代的辉煌使女性充满自信;其次是唐代女性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她们能胜任教育子女的工作:其三是“耻于从师”的社会习气使她们不得已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其四是丈夫外出或亡故为她们提供教育子女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我国唐代,商贾势力相当活跃,商人阶层的社会影响及其地位亦发生了变化。对唐代商人的专题研究,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陆续出现。该综述通观这些研究成果,在唐代商人的构成、分类,其地位、生活方式、影响及与其它社会主体的关系等诸方面进行梳理归纳,从学术视角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在农业、手工业以及社会分工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商业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商业的发展与商人的活动是紧密相连的。那么,唐代商人的类型,经营情况和社会地位到底怎样呢?北宋初年由李昉等人编写的大型类书《太平广记》,搜集了许多唐代的稗史、笔记、小说,其中不乏有关唐代商人的材料。本文拟从该书挖掘史料,对上述问题进行剖析,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史学界前辈及同仁。 一、唐代商人的类型 唐代商业的发展,使得商业利润的吸引力随之增强,为追逐商业利润,人们趋之若骛。然而,唐代商人并非一个成分单一的社会阶层。从事商品买卖的除了单纯的商人外,从《太平广记》的记载看,至少还有官吏、手工业作坊主或手工业者、僧侣、地主和农民等。对这个复杂的商人阶层,我们有必要作一鉴别。  相似文献   

4.
唐代笔记小说中描绘了不少活跃在长安的商人。窦 ,据《乾腰子》记载,是唐德宗至文宗时期活跃在长安的商人,经常被史家引以为适逢其会、富有经济头脑、成功商人的范例。本文围绕窦乆起家的政治背景、经营内容、经营方式、经营特点,重点探讨了唐代以长安为典型的城市市场的发育与局限。  相似文献   

5.
中国在唐代处于世界经济的前列,其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并不逊色于中世纪的欧洲,却没能像当时的欧洲一样催生出资本主义萌芽,这说明当时的上层建筑严重阻滞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对经济的阻滞集中体现在唐代商人的法律地位低下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抑制作用上。研究唐代商人法律地位,可以找出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长期停滞不前、资本主义萌芽很晚才得以产生的原因,也可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立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唐代书法家学,作为唐代普及书法教育的重要力量,它奠定了唐代书法教育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唐代书法家学代代相传,身处家学体系中的子弟自小便受到浓厚书学气氛的熏陶,这不惟为其入仕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其进行书学学习与研究提供了优越的的条件和良好的学术环境。本文研究了它的传习方式,以期引起当代家长对子女书法教育的重视,并切实行动起来,为当代中小学书法教育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粟特人是中亚历史上著名的商业民族 ,特别在唐代 ,在以丝绸之路为中心的对外商业活动中 ,粟特人是一支最主要的力量。本文主要利用吐鲁番文书资料 ,对粟特商人在朝贡贸易和互市贸易中所起的作用、粟特商人进入唐帝国的实际状况、粟特商人的活动范围、粟特商人在唐帝国的身份地位以及唐朝政府对外来粟特商人的政策等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唐代诗人对商人和商业问题的态度也出现了转变。个别诗人在处理与商人相关问题时能不管身份而据实情;少数诗人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广告意识;有的诗歌具有物品交换功能;不少诗歌具有广告目的和作用;甚至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士商合流的现象。这些情况都说明士商关系正逐步由冲突转向融合,唐代诗人已有了自觉的商业意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导致了商人地位的低下。在唐以前,文学作品中的商人形象是庸俗不堪的.往往是讽刺和抨击的对象。但在唐代小说中商人的形象和人们对“商”的看法发生了微妙变化,其根源就在于唐中叶以后重商思潮的兴起和商人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唐代商人入仕现象在安史之乱后更加多见。唐代商人入仕途径主要有:科举、买官、行贿、告密、捉钱、私觌等。而商人入仕的社会背景原因,一是唐商人经济力量增长进而追求政治地位,二是朝廷财政困难,三是官场日益腐败为商人入仕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1.
以672名初一学生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应用测验法探讨家长受教育程度对子女智力与性格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智力与性格发展具有显著影响;②父亲受教育程度对子女智力发展的影响更大,而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子女性格发展的影响更大些;③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于女智力和性格发展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促使前近代商人借助教育奋力改变自己的地位;成功商人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介入教育活动;商人介入教育活动对商人和教育双方都发生作用,并对双方产生不同影响。然而,就教育变革而言,前近代商人介入教育的活动促进了固有教育的发展,而制约了教育的近代变革。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唐代的商人是如何“重利轻别离”的呢?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的商业,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不少的巨商、富商和爱国商人。然而法家把商人列为“五蠹”之一,儒家也强调重义轻利,将商人列为“士农工商”之末等,因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普遍轻视商人,成为传统偏见。司马迁的《货殖列传》肯定了商人的高尚品德和所起的进步历史作用。这是最早的正面写商贾的作品。而唐代的小说中更继承了《货殖列传》的优秀传统,全面地表现了商贾的生活,是唐代社会的一个重要侧面。对后世小说也有一定的影响,艺术成就也较为出色。据此,本文就这些小说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才起着重要作用。成功的家长会可以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增强家长的责任感,增进家长、学校、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信心,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频繁的交流和往来中,中外使节、商人、留学生、僧侣等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这些人群在当时的活动.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唐代的对外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本文力求全面地综括这些人群载体及其在唐朝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获得对唐代对外文化交流这一论题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唐代是中国古代商业大发展的时代,唐代文献中涌现出了一批乐善好施、诚信不欺、爱岗敬业、勤劳致富的商人形象。商人内在的自觉性和法律外在的约束性相结合,共同促进了唐代商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文学和社会进步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李小奇 《文教资料》2011,(23):10-12
浩繁的唐代诗歌所反映的内容可谓无所不包,唐代的商业、经济、商人自然也融入了唐诗的海洋之中,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唐诗在再现了唐代经济的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从不同方面表现了商人亦尊亦卑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商业的繁盛,唐代商人群体迅速发展壮大,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员,影响民众的生活水平。本文主要将我国土著商人群体分为四大类型,即大商人、官商、中小商人和小商小贩四大类,并对他们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教育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组成。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家长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子女身心健康成长更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农村,许多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经济条件等因素,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一、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农村家长只重视子女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子女思想品德的发展。许多农村家长把培养子女简单地理解为学习好,认为培养子女就是让子女学习文化知识,只要子女成绩好,就等于其他一切都好,把子女能否考到高分作为衡量子女好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