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中各种犯罪活动日益增多,电子证据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获取这类证据,即计算机犯罪取证,已成为司法人员面对的一大难题。从计算机犯罪取证的概念、取证工具、取证步骤等方面对计算机犯罪取证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熊杰 《教育技术导刊》2013,12(4):157-159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犯罪现象日益增多,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的手段更加隐蔽,因此计算机取证技术成为解决争议和打击计算机犯罪的重要举证途径。以计算机主机系统中可获取证据的途径为切入口,阐述了计算机主机系统取证的基本原则,探讨了计算机主机信息隐秘取证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对计算机主机隐秘信息取证系统及其主要的数据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网络入侵检测和计算机取证技术对网络犯罪防范和打击具有关键性意义。阐述了入侵检测步骤和主要分析技术、探讨计算机取证的法律依据及其关键技术,在对入侵检测和计算机取证进行基本阐述的基础上,尝试构建网络入侵取证模型。  相似文献   

4.
网络入侵检测和计算机取证技术对网络犯罪防范和打击具有关键性意义。阐述了入侵检测步骤和主要分析技术、探讨计算机取证的法律依据及其关键技术,在对入侵检测和计算机取证进行基本阐述的基础上,尝试构建网络入侵取证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计算机取证学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来探讨计算机取证学技术课程的开设,给计算机取证学技术教师带来思考。教学设计包括确立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目标,又要促进条件目标。计算机取证学技术教学内容的制定要突破学科限制,突破知识序列,突破教材思路,体现应用性、综合性、科学性与兴趣性。计算机取证学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计算机取证学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应是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呈现为“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取证已成为公司和政府信息安全保证的基本工作。计算机取证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计算机取证技术复杂,设备缺乏,同时还涉及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个人隐私等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取证作为一个由多学科交叉融合后形成的新型学科,既继承了原有学科已取得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又体现了本学科显明的特色、背景和发展优势。作为一门派生学科,计算机取证亟需从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加强学科建设的创新,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培养对象等构建专业体系,从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对象和实验目的等进行实验室建设的探讨。针对司法取证和人才培养要求,结合技术和教学特点,在分析计算机取证概念、电子证据来源、取证工具、取证方法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层次和类型创建计算机取证实验室的理念和具体做法,描述了相关技术细节和内容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取证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追踪。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取证工具和调查取证机构,被动防护意识,反取证技术的发展等都给取证工作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取证的定义、遵循原则和操作步骤,列举并探讨了非在线计算机取证的相关技术和工具。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高涛 《中国成人教育》2007,17(17):66-67
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取证的概念、电子证据的特点、计算机取证的步骤,然后探讨了如何利用EnCase来进行计算机取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