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马拉喀什条约》.文章以《马拉喀什条约》的目标、"被授权的实体"、"无障碍格式"为研究基础,结合国外无障碍阅读的出版实践,分析我国出版业在中国批准《马拉喀什条约》后在强化无障碍出版意识、EPUB3技术的应用、发行渠道建设等方面的挑战,并给出相关建议,为出版社向全球阅读障碍者提供丰富的数字化知识服务,承担国际义务和社会责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新媒体对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相关报道的新闻报道框架理论,试图通过坦卡特(Tankard)提出"框架列表"的量化方法分析,对这两家新媒体对于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的新闻报道框架的差异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李鹏 《图书馆界》2022,(6):6-11
《马拉喀什条约》在我国生效应用,意味着其从理论讨论阶段正式进入实践推广阶段,图书馆作为被授权实体应积极落实条约实质性内容,深化阅读障碍群体的阅读服务工作。文章探讨国内外相关《马拉喀什条约》理论研究及实践状况,并分析我国图书馆阅读障碍群体服务现状,提出《马拉喀什条约》框架下我国图书馆阅读障碍群体服务工作思考。  相似文献   

4.
《马拉喀什条约》的缔结是世界人权事业和版权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保障视障者的阅读权利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马拉喀什条约》的立法动因,介绍了缔约方达成的主要共识,对其意义和立法特点进行了简评。图书馆担负着为视障者服务的法定义务,而我国又是《马拉喀什条约》的首批缔约方,该条约生效后必然对图书馆的版权管理实践产生影响。对此,图书馆界应予以关注、研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林敏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0):74-78
《马拉喀什条约》是迄今为止国际版权领域唯一的一部人权条约,其通过加强缔约方的版权限制与例外制度建设、推动无障碍格式版的跨境交换以及构筑无障碍格式版制作、提供、交换的中介机制来保障视障者的权益。《马拉喀什条约》的缔结有利于明确图书馆为视障者服务的主体地位,使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权利更加明晰,并且扩大了图书馆所服务的视障者范围,为图书馆提供了较完备的操作规则。对《马拉喀什条约》的实施,图书馆应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曹阳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9):50-56
《马拉喀什条约》是国际著作权体系中的历史性条约,其为便利视力障碍者获取出版作品提供了众多的例外与限制。《马拉喀什条约》所规定的被授权实体概念为中国图书业便利视力障碍者接触已发表作品提供了国际法依据。中国的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该条约提供的限制与例外以及灵活性,建立相关的制度性规范,便利视力障碍者获取更丰富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随着《马拉喀什条约》在我国的正式生效,视障群体获取文化服务的权利将得到更好的保障。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公共图书馆视障群体服务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马拉喀什条约》对公共图书馆视障群体服务产生的影响,总结了公共图书馆视障群体服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公共图书馆视障群体服务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开展视障者服务需要健全的版权合理使用制度作保障。《马拉喀什条约》关于被授权实体利用版权的规定,可以推动图书馆制作和为视障者提供无障碍格式版服务的发展。相较于《马拉喀什条约》的规定,我国合理使用制度尚有差距,需要从受益人和被授权主体、作品和无障碍格式版、商业供应检验与版权补偿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2013年6月8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了《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以下简称“马拉喀什条约”)。迄今为止,其为世界上第一部版权领域的人权条约。1我国作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重要成员国之一,于该条约通过时便已签署,但至今仍未批准。在著作权法适逢修改的背景下,如何摆脱《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的桎梏并为批准《马拉喀什条约》达成衔接,亟待考虑。本文主要讨论在扩大合理使用主体范围、丰富客体的同时,通过结合被授权实体制度,以明确被授权实体资格取得、后续监管、行为规范、法律责任等内容,从而实现分层式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新西兰转化实施《马拉喀什条约》时,对既有无障碍格式版本著作权例外制度做了创造性改造:在作品范围、实施主体和受益人范围上进行扩张立法,抛弃"商业可得性"测试,确立相对缓和的权利义务关系,规定有利溯及的法律衔接.从履约方式、适用边界、合规角度分析,中国无障碍格式版本著作权例外制度完善应以《马拉喀什条约》为制度基线,以新西兰转化立法为上限参考,兼顾经济理性和人道理念,围绕《著作权法》《图书馆法》等核心立法,通过明确公共图书馆、慈善组织、出版团体和残障人群的权利义务范围,构建可操作的均衡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1.
建设盲人图书馆会涉及一系列版权问题,尽管《著作权法》规定了相关例外,但与2013年6月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的《马拉喀什条约》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已签署该条约,未来要批准该条约,需对《著作权法》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2.
张振才 《浙江档案》2000,(12):22-22
1994年4月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TT).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的双边谈判已接近尾声,中国"入世"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著作权合理使用为无障碍阅读版本的制作与利用提供了侵权豁免路径.人工智能时代,我国无障碍阅读合理使用面临诸多困境.基于此,有必要结合《马拉喀什条约》内容,分析我国合理使用条款之不足,通过完善无障碍阅读合理使用的实施机制,明确被授权实体概念,并借用区块链技术等方式疏解该条款的适用之困.  相似文献   

14.
为阅读障碍者获取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于2022年5月正式在我国生效,作为主要的被授权实体,公共图书馆需要履行条约赋予的义务。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缺少针对公共图书馆服务阅读障碍者的具体规定,公共图书馆亦未制定服务阅读障碍者的有关指引,实践中易导致著作权侵权纠纷的产生。文章考察日本《著作权法》基于视觉障碍者权益的权利限制条款演进情况以及公共图书馆服务视觉障碍者的业务指引,尝试构建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者服务指南,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在《马拉喀什条约》生效后完善阅读障碍者服务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马拉喀什条约》的通过和生效,为国际视障者的阅读环境带来巨大改变,然而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视障者阅读服务举步维艰,尤其是视障者的数字阅读服务发展缓慢。基于此,旨在为改善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视障者阅读服务提供策略和对策。[方法/过程] 运用网络调查法、电话咨询法、实地访谈法,调查我国公共图书馆视障者阅读服务现状、存在问题。[结果/结论] 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结合《马拉喀什条约》的主旨内容及相关举措,从图书馆内部构建、馆际无障碍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与社会合作3个方面提出构建我国公共图书馆视障者阅读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王清  邹卉 《科技与出版》2021,(8):101-107
结合域外国家为实施《马拉喀什条约》之立法情况,对我国最新修正《著作权法》向阅读障碍者提供无障碍格式作品之合理使用制度提出相关建议.立法者应当在未来修订《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时,对该项合理使用的受益人、作品类型、授权主体、商业不可获得性前提、跨境交易与限制的著作权权能范围等各方面做进一步限制与规定.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以及《马拉喀什条约》在我国的正式批准生效为我国无障碍服务事业的发展带来新契机,但《马拉喀什条约》的国内转化路径尚存在理论上的研究不足和实践中的实施不能。基于域外实践及我国无障碍阅读服务现状,现阶段我国应采取“链接+软法” 的转化模式,对被授权实体的确认采用备案制。在此之下,中国图书馆学会应该主持制定图书馆实施无障碍阅读合理使用的指导意见;图书馆应设置无障碍阅读办公室等专门机构,并借助馆际互借等途径扩充无障碍阅读数字资源,同时寻求外部数据库合作,构建无障碍数字资源聚合平台。参考文献52。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图书馆为视障者服务遇到了诸多版权障碍。为此,应以《马拉喀什条约》的缔结为契机,从利于视障者获取和使用作品出发,对版权法作出新的调整,使图书馆有可资依据的清晰的版权使用规则与较为宽松的版权合理使用权利。  相似文献   

19.
《马拉喀什条约》的相关规定不仅有利于图书馆发挥其为视障者服务的效能,而且为图书馆提供了详细的操作规则。图书馆在制作和传播无障碍格式版时要开展版权管理,使自己的行为囿于法律规范,防止侵权风险。  相似文献   

20.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视力障碍者利用作品提供了新的条件,但也对著作权法提出了挑战。为了落实《马拉喀什条约》规定,2018年日本修改《著作权法》,制定了《无障碍阅读法案》及《无障碍阅读法 案基本规划》,以确保数字环境下视力障碍者获取无障碍阅读版本。 比较《马拉喀什条约》和日本修法, 我国 2020 年《著作权法》既未限定相关利用主体,也无法解决无障碍阅读教育资料供给不足的现实窘境,还忽视了著作权人与视力障碍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有鉴于此,需要通过完善图书馆法等配套法律 确认利用主体范围,明确对利用成果的再限制,确定商业可获得前置条款并增加无障碍阅读教育资料 法定许可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