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现象在数学课堂上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整堂课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你们把书合上,这节课我们学习……"还有的课堂上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看不到数学书。二、原因分析及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  相似文献   

2.
实施新课程后,"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等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步得到推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本课堂"成为许多一线数学教师推崇并努力实践的教学形态.1缘起初中数学课堂中有大量的复习课、习题课与试题讲评课,这类课型的课堂大部分时间是围绕学生做题、教师讲评展开的.波利亚指出:"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学生  相似文献   

3.
正在学校里,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这道题都讲了多少次了,他考试还错,又没有考及格""这个孩子真是太调皮了,又把人打了""这个家长真不讲理,只说别家孩子,也不好好教育自己家的孩子""领导又安排任务了,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想想我们的时间在哪里""物价又涨了,可是我们的工资却一点也不涨"……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4.
"一题式"课堂教学是老师们熟悉但未必精通,喜欢但未必敢付诸实践的一种课型,它广泛被应用于高三教学,尤其是二轮复习中的专题教学.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说:"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挖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象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可见这种"一题式"教学是有价值的,是可以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38):96-97
作业讲评是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点评优秀解法""自我反思纠错""变式思考""类题辨析"等若干做法,提高作业讲评课的有效性、增加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一、"非预期性生成"提出的背景 现在的数学课堂,常有这样的师生对话:"你认为这道数学题的答案是什么?""不对……""这个问题我们一般认为是这样……"什么是"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7.
一、混淆"说"和"口语交际"的概念许多教师误将口语交际教学等同于听话、说话的训练。在二年级的口语交际课《熟悉的树》教学中,教师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树呀?""柳树。""柳树的叶子什么样呀?""嫩绿色的。""柳枝像什么?""像小女孩的辫子。"……就这样,教师抛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8.
<正>受教育功利思想的影响,如今的数学课堂呈现出"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有些教师甚至以"教了多少""教得多快"来评价教学的优劣。不久前,学校一名新教师准备在校内上一节公开课,与她讨论备课时,在备课稿旁边无意中发现了一行手写的字:"不要太在意学生的表现,一定要把教学内容上完。"我很是讶异,赶忙询问为什么这样想。她倒也坦率:"是公开课,担心上不完。"其实,很多教师都曾有过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刘文胜 《教师》2013,(7):97-97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面临的实际课题很多,现我就几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1.会做题与会"说"题这是一个有关教学目的性方面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往往容易把"会做题"作为学生"学会了"的标准。平时批改作业,看题目做得对不对,考试一题目对错评分,数学教学的结果变成简单的"对""错"二字。然而仅看题目做得对不对,往往把注意力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数据显示""据……数据显示""根据……调查表明""依据……报告显示""据……统计显示"等类似的句子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正大行其道。分明是一个个病句,却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网页新闻甚至一些权威报纸中,并且早已让亿万读者习焉不察,甚至是习非成是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借助"人民网搜索·新闻"输入"据数据显示"进入图文数据库(2017.12.14.9:56),2017年12月13日单日包含关键词"数据显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数学复习课几乎都采用"例题 练习"的模式。如果从一个典型例题出发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能把若干例题串联在一起,层层深入、题题相扣,融众多知识点于其中,就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范例了。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初中生来说,这样的"精彩讲授"并不能有效吸引他们。如  相似文献   

12.
正一次数学研讨活动中,所有的数学老师在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用分数表示图形阴影的部分。各位老师的答案没有达成一致,有的认为应该用真分数表示,有的认为应该用带分数表示,其中有一位老师这样说:"根据出题者的意思,这道题应该是填带分数……"听了这句话,笔者陷入了深思,为什么要猜测出题者的意思去答题呢?数学是一门知识性很强、逻辑推理严密、思维方式严谨的学科。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教学的严谨,时刻体现数学这一学  相似文献   

13.
<正>前些日子收到一位学生信息:老师,我的数学……挂了。这是一位正读初三的学生,小学时我陪伴他46年级,数学成绩挺好,也属于有学习后劲的学生,只是做事有些拖沓,怎么就"挂了"呢?我忙着回复,一条还没发出,他的信息又来了:"其实那些题我都会。""噢,是单元考试吗?怎会又挂了?得反思一下啊!""是,我反思一周了,有成果了。""成果?""彻底纳入体系"……好一个"彻底纳入体系"!试想一下:在单位时间内完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年的高考政治试题都不可能把高中三年所学到的政治知识点都考到,甚至可以说,真正考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正因为如此,部分考生把希望寄托在"猜题""押宝"上。我认为,与其把希望放在"猜题""押宝"上,不如拿出精神来,好好利用这最后一个月把政治的基础知识再认真复习一遍,以不变应万变。在最后一个月,对政治学科的复习方法有以下几点,供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题和要求]初中三年,教过你的老师很多,有让你感动不已、终生难忘的;也有让你刻骨铭心、"咬牙切齿"的……请以"我的老师"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升格前作文]是对是错期中考试快到了。那天,班主任王老师将我们班几个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叫了出去,让我们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数学不要考得太好,这样就可以把教数学的李老师换走了,因为他觉得李老师不够尽职。认真说来,王老师与李老师的课都讲得很好,只是王老师毫无保留地将  相似文献   

16.
朱颖老师"认识周长"这节课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独创性地将"周长的认识"作为一节独立的课来设计 "周长"是小学数学中的传统内容,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往往是把对周长的认识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合在一起进行.这样就把周长的概念作为一个铺垫,用很短的时间完成,而将重点放在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上.  相似文献   

17.
我在从事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十分推崇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 G·波利亚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多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象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这里说的“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暑假里,抽空把课改10余年来听课观课的笔记翻阅了一遍,发现前瞻探索的课占百之五六,符合课改精神的课约十之二三,而其余的课中基于精神、心理"控制"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令我触目惊心:"满堂灌""满堂练"时是如此,即便是其变种"满堂问""满堂动"时也是如此,教学背后一根可怕的"精神控制""情感控制"的红线隐约可见。这些课也不禁令忧患之感油然而生:这样的课,怎么能培养出精神明亮、人  相似文献   

19.
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目前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有的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期末复习时有的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复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相似文献   

20.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进行了6年的数学学习,都有了一定的数学能力。这节课我们通过研究几道题,看看能有什么新的感悟?(出示题目:《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之一。书里有这样一题:甲牵一只肥羊走过来问牧羊人:"你赶的这群羊大概有100只吧?"牧羊人答:"如果这群羊加上一倍,再加上原来这群羊的一半,又加上原来这群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