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还记得,当年两位新华社记者来我们家采访,那时我16岁。”个头不高、脸庞黑里透红的李安胜走出家门,微笑着迎接前来寻访的我们。这是2021年下半年,一场穿越40年报道寻访中的场景。李安胜是当年新华社《春到上塘》报道中农民的儿子,而我们是新华社江苏分社的后辈记者。冬阳下苏北乡村的这温暖一幕,时常回荡在我脑海中。三年多来,我对新华社在贵州和江苏四篇有重大影响的经典报道,  相似文献   

2.
我是50年代末到新华社当摄影记者的。在入社教育和历次研究报道中,领导总是再三强调: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搞好调查研究!说这是新华社的传统。刚开始,觉得挺新鲜;但听多了,就有点不耐烦。总认为:文字记者不强调“三深入”,容易浮在上层,凭二、三手资料写稿;而摄影记者,不深入到实际生活和群众中去,怎能把现场的实况拍到镜头里  相似文献   

3.
值此国庆佳节50周年之际,我访问了当年采访和报道开国大典的新华社记者李晋。走进新华社宿舍楼,一位身穿大红T恤衫的白眉老人与我如约而见。知道我是来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后,李老开门见山地指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纲领的实现。”“我有幸采访和报道了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和开国大典。”李老强调说他是和李千峰同志共同承担并完成这项任务的。当时他们既是新华社负责发布公报式新闻的记者,又是政协新闻处的工作人员,被安排住进了中南海勤政殿,并于IO月1日那天登上…  相似文献   

4.
我赞成“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说法。当我翻阅今年上半年新华社记者报道北京的一些新闻稿件,特别是读了被评为新华社社级一等好稿、编辑部级二等好稿的稿件时,在我的脑海里总要跳出这四个字:新、实、活、短。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好稿无不是记者或记者、编辑共同精心经营,下了很深功夫的结果。选题求新题目,即主题,是新闻的灵魂。选准题目,对  相似文献   

5.
“十六从军惜白发,一生未曾下战马;驰骋写军赋,至今笔生情。”老军事记者阎吾的这首自抒诗,正是他离休后的真实情怀。阎吾同志是新华社老一辈军事记者的代表,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同他共事25年了,他那种特有的热爱生活、热爱军队、热爱军事报道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八一”前夕,我来到总政干休所看望阎吾。他刚从部队采访归来,兴致勃勃地谈了在部队采访的见闻和对新时期军事报道的意见。他仍沉浸在部队和军事报道之中,继续活跃在军事记者行列里。阎吾是1983年因年高有病,卸下了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主要领导的职务,离休住进干休所的。这位在军事报道战线上奔波了40年的老军事记者,年过花甲,身体不好,总社领导和同志们都劝他好好休息,不要  相似文献   

6.
见山见水     
新闻是报道事实的,写事实就需要“见山见水”,不可以以论代事、空洞无物.但在不同记者的笔下,即使对同一事实的报道,也是有不一样的“山水”. 上世纪80年代新华社记者郭玲春擅长会议报道,据说在新闻单位重视采用新华社通稿时期,很多会议只要她到场,其他新闻单位的记者就退避三舍,不动笔了.  相似文献   

7.
作为最早介入南丹“7.17”事故调查并全程跟踪的报道者之一,新华社记者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前些年我在新华社巴黎分社担任常驻记者,主管科技报道。我虽然是一个不称职的科技记者,但不管如何,总还是尝到了采访中的一些甘苦。边干边学“难”字是科技报道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因为科技报道涉及面很广,即使是科研人员也会遇到重重困难,更何况我在大学里是学外语的。我在法国的科技报道主要是涉及到医学,遗传工程、航空与航天技术、核能、信息技术等。所有这些方面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几乎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困难是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新华社记者?!”我脱口而出这样发问,并非以前未曾听说过新华社是什么单位,新华社记者是干什么的,而是因为碰到了一个关系我今后“入门”新的职业问题而下意识流露出的惊诧。 那是1974年11月14日上午刚上班,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政治部干部组张秉田同志的办公室。他通知我:11月15日前到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报到,工作时间为半年。看到我如此惊诧,他便拿出一份传真电报给我看。那是内蒙古党委转发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一个报告,中心内容是为适应报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我做了一辈子新华社记者,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从海南岛南端的天涯海角,到“北极村”漠河,从帕米尔高原脚下的新疆乌恰到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抚远,可以说,我是新华社记者里唯一到祖国东南西北边陲的记者。  相似文献   

11.
在今年“两会”报道的17个日日夜夜里,新华社报道组的一百多名同志团结协作,连续作战,顺利完成了报道任务。这是今年开年以来新华社打的一个大胜仗。这次报道导向正确、主题突出,说明新华社的编辑、记者和工作人员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对内对外播发了一百多万字,没有出现大的差错,说明整个报道质量比往年高,被采用的情况也比往年好。  相似文献   

12.
两类报纸记者的不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社记者朱玉是新闻界的"另类".她在中央主流媒体工作,既能做正面典型报道,多次受到宣传部门表扬,又能做调查性报道,屡有佳作问世.不少记者同行觉得,一边颂扬正面人物,一边监督负面问题,这样的记者肯定有"分裂感".对此,朱玉接受笔者访谈时回答:到现在我还没分裂,是因为心态比较平和,写"命题作文"是我的工作,而调查性报道则是我运用不同思维和方式去进行的尝试①.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初 ,不断有朋友打电话询问我何时调到了中国社科院 ,这“无厘头”消息弄得我如坠五里雾中。我始终在北京市属一家科研单位工作 ,从没有过调动念头 ,这是哪来的消息啊?原来朋友们在《北京日报》2002年2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改革报》等多家报刊见到署名新华社记者邬焕庆的一篇报道《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一位专家眼中的民工》。文中称“老石是中国社科院的一名专家” ,而我的笔名“老石”,圈内尽人皆知 ;文章内容与我的科研项目———三农问题也有关。我找来报纸一看 ,原来是我发表在2000年5月3日的…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评选“十佳编辑”、“十佳记者”,作为1994年新华社国内工作会议的精采一笔载入史册,必将激励编辑、记者学习追赶,涌现更多的佼佼者。 笔者有感而发的是:置编辑记者于同等地位、大力表彰,弘扬其事迹,非常必要,并应继续加强。 一篇佳作的诞生,记者、编辑的才智和心血缺一不可;一张报纸的成功,优秀记者和优秀编辑须两者俱备。 新华社在关于“双十佳”的通报中说:“从事编辑的同志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工作,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主动积极地组织报道,  相似文献   

15.
“哥们,第一枚金牌,看你的啦!”亚运会比赛尚未开战,新华社参加亚运会报道的编辑、记者便朝我喊开了。那些目光,那些语言之间,分明流露出重托和希冀。骤然间,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是那么沉重。历届大型赛会第一枚金牌都是国际上各大通讯社与新闻机构必争之“的”。本届亚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也必将牵动前来采访的5000多名记者的神经。一种无形的压力向我袭来,作为担负亚运报道重任的新华社记者,能否在这场国际新闻大战中夺得第一枚“金牌”,这不但关系到亚洲第一大通讯社新华社的声誉,也关系到整个中国新闻界的声誉。  相似文献   

16.
从5月3日进驻到神秘“‘非典’世界”的最深处,从撤出隔离区到被作为疑似病人“关进”医院的观察病房,10多天时间里的经历和情感历程,注定要成为我记者生涯中难以忘却的记忆。在“非典”疫情到来的时候,一批又一批记者主动选择了走向一线。我的幸运在于,在周围有很多同事积极报名参战的情况下,我成为了进驻“非典”医院采访的首批新华社记者中的一名。也由此得以亲身体验在满含SARS病毒空气笼罩下的高度紧张,感受死亡的威胁和生命的脆弱,更真实触摸这个独特世界中的种种独特情感。在一线病区和被隔离的日子里,我们新华社的4名记者用笔、相…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一位资深记者在谈体会时说:“调查研究,不仅是记者搞好新闻写作的重要前提,也是记者成长、成熟和成才的重要途径。”这番话,是我们党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经验总结;也是启迪新一代新闻工作者成才的至理名言。我到新华社当记者已有二十个年头,特别偏爱专题调研,与之结下不解之缘。究其个中滋味,有失败的苦涩,更有成功的甘甜。  相似文献   

18.
【新华社上海8日电】新华社记者楊瑛、续磊报道:在银幕上饰演古代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两位主角的范瑞娟和袁雪芬,都已经建立起幸福的家庭。在今年元旦新婚的范瑞娟的新房里,贴着大红“囍”字,记者在7日到她的新家庭去访问的时候,新郎——中国青年报驻上海记者陈伯鸿正在焦急地盼望新娘回家吃晚饭。这一天,范瑞娟开过人民代表大会,又赶去补习了文  相似文献   

19.
<正>这个冬天,很多人没有想到,地处祖国东北角的老工业基地哈尔滨,会成为开年首个“顶流”城市。作为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负责哈尔滨报道的记者,第一感觉就是兴奋和激动,一边感慨“滨子出息了”,一边着手策划采写相关报道。在这场“网络狂欢”中,如何留下令自己满意、让读者认可的报道,是我和同事面临的最大挑战。在新华社总社各编辑部和黑龙江分社领导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我说的周原同志,非一般记者。而是在60年代采写焦裕禄同志的新华社名记者之一。周原若不健忘的话,他可能还记得在“文革”的1966年初期,曾来河南省邓县(现改为邓州市)采访过。据我回忆,当时主要是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