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逻辑学界关于传统逻辑教科书中“概念”与“词项”的取舍问题一直存在分歧。从“概念”与“词项”内涵与外延的上 ,以及传统逻辑学的学科特征和研究方法来看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属于哲学认识论的范畴 ,而词项是语词在命题中的逻辑内容 ,是构成逻辑形式的基本要素 ,属于逻辑学的范畴。传统逻辑教科书中用“词项”更准确。  相似文献   

2.
词是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共同的研究对象,因此词的意义可以区分为词汇义、语法义、语用义。词汇义、语法义是词典意义,在现代辞书中有形式多样的相应的表述方式,从中可看出它们各自的丰富内涵;语用义是非词典意义,即临时的具体的意义,在词语教学中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汉语"红"色词族语用和语境的关系,一方面,语境对语用的词语选用、言语义、感情意义和词语活用创造的条件的制约作用来分析。另一方面,由于语用的能动性,汉语"红"色词族语用又反过来创造适切的语境,进一步增强表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语词与概念的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以往概念理论中,都或多或少地夹带着概念与语词关系的讨论.在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中,范畴、实体、属性、属、种等总是与名词、词项不作区分地混同使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也因此被称之为"词项逻辑".  相似文献   

5.
"语用"是语文的特性,"语用"就是语文实践,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在特定的语境内领悟和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挖掘文本内涵,设置语言情境,通过词、句、片段的有意训练,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氛围中,学习用语言,使其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文章 ,从外在形式上看 ,总是以词、句、段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 ,文章离不开语言 ,其中词是最基本的细胞。而语言同思想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语言是载体 ,思维是内容 ;思维担负认识任务 ,语言担负表达任务 ,因而 ,用词的问题 ,实际上是使用概念的问题。一、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两个逻辑特征。内涵指概念的含义 ,即它反映的对象的本质性是什么 ;概念的外延指概念的适用范围 ,即它反映的具体对象有哪些。内涵反映对象的质 ,外延反映对象的量。比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这个概念 ,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国家行政机…  相似文献   

7.
逻辑语用学不同于一般语义学,它不仅相关某个解释或模型,而且还相关语言的语境来讨论真、满足、有效及逻辑后承等概念。讨论语境是语用学的一个典型特征。内涵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因为许多索引表达的外延确定依赖的是各组成部分的内涵。一个复杂表达的内涵是其组成部分内涵的一个函项。蒙塔古构建的语用内涵逻辑对我们分析处理这类间接语境中内涵与外延间的关系有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语境即语言所处的环境。词汇的掌握和学习也离不开语境。本以英语单词“heart”为例,从词的外延意义、内涵意义、社会化意义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和学习。  相似文献   

9.
所谓的晦暗语境是指那些使得经典逻辑中与外延相关的同一替换定律失效的语言现象。由于这一语言现象的出现被归因于经典逻辑的外延性原则,因此由蒙太古、卡尔纳普等学者所创立的内涵逻辑才被应用到对晦暗语境的解释中来,以刻画表达式的内涵。而文章将在蒙太古内涵逻辑及其新近发展的基础上说明该理论在解释晦暗语境问题上的局限性并尝试利用性质基始论对现有的理论做一个改进和修正,即不再将个体看成处理内涵问题时不可再分的基始对象,而是要进一步分析个体的性质以说明晦暗语境的出现机理以及解释方式。  相似文献   

10.
概称句推理具有以词项为单位的特征并且词项的涵义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有的处理用λ-表达式表达涵义,不够简洁和自然.亚里斯多德三段论是一种词项逻辑,但它是外延的和单调的.这两方面的情况使得有必要考虑新的词项逻辑.涵义语义的基本观点是:语词首先表达的是涵义,通过涵义的作用,语词有了指称,表达概念.概称句三段论是更为常用的推理,有两个基本形式GAG和Gaa.在涵义语义的基础上建立的系统GAG和Gaa是关于这两种推理的公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