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青楼生活是宋代传奇作家颇为关注的题材。这类作品反映了新的生活内容,在妓女形象塑造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对妓女生活的描写更为世俗化;推崇妓女之“才“,塑造了大量的“才妓“形象;理胜于情,道学色彩十分浓重。宋代传奇中青楼题材的作品虽无法与唐传奇中的佳作相媲美,但它们带有更为明显的时代色彩,具有一定的文化蕴涵,在中国小说史上有其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楼生活是宋代传奇作家颇为关注的题材.这类作品反映了新的生活内容,在妓女形象塑造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对妓女生活的描写更为世俗化;推崇妓女之"才",塑造了大量的"才妓"形象;理胜于情,道学色彩十分浓重.宋代传奇中青楼题材的作品虽无法与唐传奇中的佳作相媲美,但它们带有更为明显的时代色彩,具有一定的文化蕴涵,在中国小说史上有其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宋代传奇中的“节妓”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妓女是古代小说中常见的一类人物,在唐传奇中就出现过霍小玉、李娃等深受读者喜爱的形象。在宋代传奇中,妓女生活仍是小说家关注的焦点。宋代小说家塑造的妓女形象不如唐传奇中的形象生动、可爱,但相对而言,这些形象也有优点,那就是更为真实,也更有时代感。  相似文献   

4.
唐宋之际,传奇作者开始较多关注女性,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女性由此进入传奇并成为主角。《霍小玉传》与《谭意歌记》分别是唐、宋传奇的优秀作品,从《霍小玉传》到《谭意歌记》足以见出埋没已久的女性主体意识在宋传奇中的逐渐复苏。本文从《霍小玉传》与《谭意歌记》的对比入手,分析女性主体意识在宋传奇中的呈现及其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古往今来,女性一直是历代文人常写不衰的对象.文章以古代和现当代的两个善于塑造女性形象的作家的作品为例,一个是北宋著名的大词人柳永的词作,一个是现代文坛沈从文的作品,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是因为他们在作品中都塑造了一类特殊的女性形象——妓女.他们对妓女形象的描写体现出了文人对以妓女为代表的底层女性人生的关注,更蕴含着从古至今传承不变的文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唐传奇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一个高峰,尤其在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创新方面,更是取得了引人注目的 成就.值得注意的是,在唐传奇中,作者塑造的女性多是与男性产生情感纠葛的妓女.本文尝试从唐代妓女职业的历史发展与唐代妓女和文人关系等方面来探讨其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元杂剧中,有一类专写妓女的作品。经统计,妓女作品一共有21部,其中妓女形象有贞妓、匪妓。匪妓形象具有出身低贱、淫荡放诞、行为矛盾、泼辣狠毒等特点;造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人性的弱点:贪。作品实是通过塑造匪妓形象来告诫人们要戒妓、戒妾。  相似文献   

8.
王迪 《华章》2011,(20)
关汉卿创作的现有十四个剧本中,旦本戏就有十一个[1].他以极大的热情与关注塑造了一系列妇女形象,真实地描写了她们的生活、愿望和理想,歌颂了她们的善良、机智、坚强、乐观与反抗.在这些形象中,尤以塑造的妓女形象较为深刻且成就较高.妓女问题的实质是社会问题,性格各异的妓女形象折射出了元代社会的种种丑恶,反映了广阔的社会内容,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汪晴 《学语文》2013,(6):68-69
“妓女”这一形象历来成为众多作家笔下的主角形象。无论是古代的诗词歌赋还是现当代文学作品,都涉及到各色妓女形象。老舍的《月牙儿》与苏童的《红粉》分别从不同的文学主题来剖析妓女的生存状态与悲惨命运。老舍重在表现黑暗的时代对社会底层妓女的压迫;而苏童则描绘一个新的社会对妓女“改造”的失败以至于成为一场时代的闹剧。将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研究,不仅能更好的把握“妓女”这一文学形象,更有助于在历史的洪流与个人的抉择中参悟人性。丰富对文学史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我国妓女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科举制度趋于完善,士人举子和妓女有着密切的交往。人在此种交往中的惊喜心理契合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好奇传统,爱情题材由此走进了唐传奇。这种特定的题材为唐传奇注入了现实的生活气息,促进了作品艺术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了唐传奇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11.
唐代许多城市里青楼林立,妓女蜂拥糜集,数量惊人,对于唐代乐妓,论者往往笼统称之,其实,由于所属有别,其类型多有不同,有宫妓、官妓、家妓、散妓的差别,除了依靠出卖技艺色相为生,更有各种身怀各种技艺的女艺人亦被称为妓女.为明彼此差别,还原本来面目,本文立足于唐代笔记小说资料,特做考辨.  相似文献   

12.
宋代女性词的创作非常繁荣,其中有不少是歌妓词。这些词作真实地表现了宋代下层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不甘受命运的摆布,努力追求自由美好的生活。不论是官方所有的官妓,还是沦落在社会底层的市妓,或是生活较为安定的家妓,在词作中都表现了下层妇女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可贵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3.
中晚唐时期,在士人中间,声色享乐、冶游狎妓之风盛行。这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接的表现就是艳诗创作兴盛起来。狎妓的生活为文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的情感体验和创作灵感,提供了写作艳诗的场景和空间,也使他们更多地了解了歌妓的生活与情感。而艳诗的写作又赋予了狎妓生活以更多的诗意和风流情调。  相似文献   

14.
开办新式学堂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借助清末兴学的潮流,资产阶级革命派把新式学堂发展成为自己宣传和组织革命的阵地,徐锡麟任教和兴办新式学堂的历程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最终,新式学堂演变为培育革命力量的基地和清末革命浪潮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5.
《霍小玉传》和《谭意哥记》是唐、宋传奇中的代表性作品,主人公霍小玉和谭意哥也是传奇小说中青楼女子的典型代表。由于题材相近,霍小玉和谭意哥有诸多相似之处,如:虽沦落风尘却久存从良之志;对妓女的现实地位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忠于爱情等。由于作品创作年代不同,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同,两人在性格和结局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如:霍小玉温柔多情而不乏执着刚烈,谭意哥则温柔痴情且守节重礼;霍小玉死后化为厉鬼报复李益的负心;谭意哥则苦志守节并最终得以夫妻团圆。  相似文献   

16.
《海上花列传》用娓娓的絮语讲述了一群青楼女子的日常生活以及她们与各色嫖客情爱纠葛的故事.由于近代欧风美雨的思想浸润和都市商业文明的注入,文本便具有了时代新质.得近代风气之先的作者韩邦庆用自然而朴质的笔法书写了这些青楼女子初步具备的自主自立意识.表现在她们对父权传统规约的大胆反叛,在近代都市消费语境下滋生出的崭新利欲诉求以及对传统两性关系的大胆解构.这些颇具现代意味的摹写令文本中的女性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妇女解放急先锋的角色.正是在这个维度上,《海上花列传》具有了充盈的价值和意蕴.  相似文献   

17.
受特定生活环境以及剧作家审美视角的限制,元代以妓女生活为主要反映对象的戏曲作品,表现出切近现实,渐离理想和切近理想,渐离现实的两种美学特质。前者以《小孙屠》、《酷寒亭》等剧为代表;后者以《救风尘》、《青衫泪》、《扬州梦》等剧为代表。这两类剧作不仅没有本质的区别,相反,它们还在审美视角的择取上,表现出绝对交融和相对渐离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8.
唐人议论而好称引经典,<诗>是常用者之一.考察唐代士人的议论引<诗>情形,可以看到,随着经学的统一与复兴,他们继续着汉人所建立的言说传统,以<诗>为发言立论的政治依据.不同的是,唐代经学因为与科举考试结合而出现的经学教育平民化,既使儒家经学获得前所未有的普及性教育,而重经文、轻义理,读经者多、研经者少的经学状况同时又潜藏着经学衰落的危机与变革的契机.通观唐人议论引<诗>的情形,可以见出<诗>在唐代随同政治的盛衰而有起落,而这一起落反映的是儒家经学在唐代的盛衰转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朱有燉的六种烟花粉黛剧作了较详细的分析,认为朱的此类剧作,通过对妓家生活的真实描绘,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进步爱情观的提出,体现出对真情的赞扬,情理合一的特点,并以其在体制上的创新,成为明初剧坛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20.
名妓从良是被学广为关注的一个话题。本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入手,通过对三篇富有代表性的古代小说作品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认为历代名妓的从良取向经历了一个由“名士情结”的产生--挫败--消解--新的从良取向诞生的自然嬗变过程,并由此导致了三位名妓的不同命运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