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有人说,教育工作是枯燥的,总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我认为每一届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不同的特点,都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无论什么方法,都需要教师有与时具进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尊重不同的教育个体,用真挚的爱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这种真爱就是无痕教育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教育工作是枯燥的,总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我认为每一届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不同的特点,都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无论什么方法,都需要教师有与时具进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尊重不同的教育个体,用真挚的爱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这种真爱就是无痕教育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3.
杨梅 《学苑教育》2012,(14):74-74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现,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学困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根据师专生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一定道德水平、心理素质上差异的特征,在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设计侧重点不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师专学习的三年里,在每一个时期、每一个场合都能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从而使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获得更大实效.  相似文献   

5.
一、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宏观上,学校的一切工作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基点,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教育,着力于教育均衡发展。在微观上,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关怀每一个学生,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分流就是通过考试和考核,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再分别进行不同要求的教育。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机会均等的、适合的教育,教育分流制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发展,同时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不同层次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一、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宏观上,学校的一切工作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基点,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教育,着力于教育均衡发展。在微观上,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关怀每一个学生,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具有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品质和特征。因此,我们的教育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个性教育。  相似文献   

9.
"因材施教"的故事,最早见于《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指针对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这个定义看,学生是教育的自变量,一切教育活动、教育结果都因为学生的改变而改变。我们现在提倡的"以学生为本""个性发展"都是在"因材施教"的教育观点下展开的。但是,"因材施教"就等于"因生施教"吗?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教育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教师、教材、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每一个因素的变化,我们都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对"因材施教"这一概念的内涵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0.
根据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是教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它历来为教育学家们所重视。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就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办法。他对每个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等都了如指掌,并据此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也常有不同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而在面对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按不同学科进行分层次教学、分层次作业、分层次评价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班级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人,而且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怎样才能搞好班级管理?本期话题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班干部"聘任制"、重视班会晨会的作用等方面对此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教育作为掌握、传播、更新知识的基本方式,为全世界所重视。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学生厌学现象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同一时代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学校都存在学生厌学现象。可以说,学生厌学不仅是教育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这一现象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学校教学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陈宇 《班主任》2011,(8):23-25
励志教育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每一个老师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也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每个班级的生源、基础、学情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班主任要结合自身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和班级,灵  相似文献   

16.
张建 《成才之路》2013,(28):96-96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所呈现的特点是不同的。但是由于每一个的心理和生理素质都存在差异性,导致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呈现出差异性。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行为、兴趣等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学习能力方面也不一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老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进行差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相似文献   

17.
方永兵 《考试周刊》2011,(55):73-74
创造性人才是一个民族进步、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创造教育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时代必然的要求。每个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许多科学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也都证明了这一点,只是每个人的创造潜能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同而已。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行为。  相似文献   

18.
民族院校在学生来源和民族构成等方面与其他高校不同,这是由其特殊的办学宗旨决定的。民族院校的学生一般来自多个民族,都在40个以上,甚至一个宿舍的学生都来自不同的民族,可以说民族院校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般来说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在生活习惯、心理特征、思维和行为习惯等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这就要求民族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上要不断探求新路径、新办法。文章重点在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加大少数民族学生帮扶力度等方面发掘一系列新对策,以期对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是一个年轻、美丽且富有朝气的国家,教育成就令人瞩目.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澳大利亚各州有着各自不同的教育制度,但各州的教育措施都是从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制订的.新南威尔士州被称为"澳大利亚第一州",其教育在澳大利亚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对一些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注意抓住学生不同的“亮点”,发挥积极作用,以进行最好的教育。任何个体都存在对立的2个方面——优、劣。作为一名以全面发展眼光育人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熟悉并注意合理运用不同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在“偏差”生的教育问题上,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最终的教育目的都是一个——让所有能够成材的学生成材;让所有可能成材的学生可以成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