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摘樱桃     
在我的家乡赣榆县,有个谢湖樱桃园远近闻名。今天一大早,妈妈骑车带着我去樱桃园。准备让我体验一下亲自采摘樱桃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半树樱花     
每每经过那里,我都仿佛听见斤斤之声,好似斧头砍在我的身上。越是阳光灿烂的时候.我越是感觉浑身不自在,我逃跑似的向着别处去。就在逃跑的那个短暂的过程中,我走得很累很累,四肢乏力,两耳轰鸣。我似乎置身于那个令人伤感的舞台,耳畔响起契诃夫的《樱桃园》最后的台词:传来了一个声音,似乎是来自于遥远的、来自于无极之外的声音,像是琴弦绷断……然后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从樱桃园里响起。  相似文献   

3.
《樱桃园》是契诃夫的绝笔之作和最为经典的戏剧。《樱桃园》中契诃夫对几组人物关系的设置,分别象征了樱桃园从消亡、过渡、新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体现契诃夫在艺术手法上的匠心独运。本文拟通过对《樱桃园》中几组人物关系的分析,探究其与樱桃园消亡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该戏剧所蕴含的对人类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4.
契诃夫将俄国各个阶级的矛盾压缩到《樱桃园》中,剧中每个人物的发展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展现世纪之交的暗涌。《樱桃园》中的女性角色在剧本中展现与世纪之交背景相符合的人物特质,与樱桃园一起见证旧的时代的谢幕,新的时代的到来。从剧中的女性形象入手,分析她们与《樱桃园》的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形象塑造背后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5.
樱桃园     
《小学生天地》2011,(6):22-23
1.森林里有一个大大的樱桃园。 2.每年樱桃成熟的时节,樱桃园的主人大象伯伯就会邀请小动物们来品尝.  相似文献   

6.
贪嘴的鸫鸟     
一群鸫鸟准备飞到樱桃园里偷吃樱桃。临飞前,领头的鸫鸟说:“大家一定要记住,樱桃虽然好吃,但我们不能太贪,因为在樱桃园里呆久了,就会被守园人发现,那时我们就有性命之忧了。”一只叫娜娜的鸫鸟在底下轻声嘀咕道:“谁不知道这个道理,讨厌!”樱桃园里,一颗颗红红的樱桃挂在枝头  相似文献   

7.
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研究契诃夫的《樱桃园》,讨论《樱桃园》中悲剧和喜剧因素的融合方式,可以发现它在喜剧创作中借用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情节、人物和感情净化的构建模式,而以喜剧的方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那个穿白衬衣的少年,那个说要送一个樱桃园给我的少年,原来已经在我青春里错过了。1一场暴雨到来的时候,我妈妈正病着。这个暑假,我整日坐在炉子旁边为她煎药,浓重的中药味道熏染了我的头发、我的衣服。我习惯了穿黑色的衬衣,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我走在街上,总有人用奇怪的目光看我。  相似文献   

9.
贪嘴的鸫鸟     
一群鸫鸟准备飞到樱桃园里偷吃樱桃。临飞前,领头的鸫鸟说:“大家一定要记住,樱桃虽然好吃,但我们不能太贪,因为在樱桃园里呆久了,就会被守园人发现, 那时我们就有性命之忧了。  相似文献   

10.
妈妈叫小田鼠哇克去摘樱()桃()。“好的!”哇克答应着。“不要像昨天那样……”妈妈说。“不会的!”说完,哇克拎()起篮子,朝樱桃园跑去。哇克边跑边想,除了摘樱桃,我今天什么也不能做!昨天就怪小林鼠,要不是他在我跟前跳舞,我怎么会耽()误()摘樱桃?今天,小林鼠不会来了!就是来,我也不会跟他跳舞了!来到樱桃园,哇克刚想动手摘樱桃,面前忽然跑过一只戴()着红帽()子的野()兔()。“红帽子野兔,你去哪里?”哇克喊。戴红帽子的野兔回头朝哇克笑笑,继()续()跑。多么有趣的野兔啊,我至少要知道他为什么戴红帽子,至少要知道他去什么地方,至少要知道他…  相似文献   

11.
樱桃园,这座巨大而美丽的私家庄园,因种植大片的樱桃树而闻名,就连《百科全书》也要提到.它属于女地主柳苞芙一家,柳苞芙曾骄傲地说:“如果说全省有什么美妙的,甚至出色的地方,那就只有我们的樱桃园了.”  相似文献   

12.
契诃夫完成于1903年的剧本《樱桃园》可以视为20世纪现代戏剧的开端。在戏剧中,作家借助于一个“樱桃园的易主与消失”的故事,采用打破传统的艺术手段的方式揭示了当历史的脚步总是前行、时代在按着历史的法则前进时,人类不得不面临许多痛苦,不得不与一些美丽但陈旧的事物告别,不得不去抉择物质和精神在人们生活中所拥有的比重这样一个现代意蕴极其深厚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一庄园主的家里。一天中午,庄园主从外面带回一把锋利的小斧子,随手放在门边。庄园主的儿子被闪闪发光的斧子所吸引,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心想:这么亮的斧子究竟快不快呢?他很想试一试。于是,他带着斧子跑到樱桃园里。他选中了一  相似文献   

14.
《宣武教育》2004,(4):1-1
北京市第138中学地处有着丰富南城文化底蕴和特色的宣武区右安门内大街南樱桃园,与大观园、陶然亭公园相邻,是一所完全中学。建校于1960年,1972年起增设了高中。现有初中教学班12个,高中教学班9个,学生近千人。  相似文献   

15.
《樱桃园》具有独特的喜剧性特征。它暴露出面对生存困境时人类的焦虑混乱、无计可施和人性的弱点;同时又透出深沉的忧郁:对人类生存的无奈处境的同情和思索,悲喜交融。喜剧中蕴含悲剧内涵这一特征,正是契诃夫戏剧民族性的重要表现,是对俄罗斯戏剧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其对20世纪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莉 《培训与研究》2010,27(1):20-22
《樱桃园》具有独特的喜剧性特征。它暴露出面对生存困境时人类的焦虑混乱、无计可施和人性的弱点;同时又透出深沉的忧郁:对人类生存的无奈处境的同情和思索,悲喜交融。喜剧中蕴含悲剧内涵这一特征,正是契诃夫戏剧民族性的重要表现,是对俄罗斯戏剧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其对20世纪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春天的樱桃园,葡萄正红。女孩婉儿一边看园一边拿着本书读,脚边还趴着只毛色鲜亮的小狗呢。这时,一位长发男子走过来,痴痴地看了一会儿葡萄,把一样东西装入腰间的锦囊里。"汪,汪汪",小狗叫起来。婉儿看见了,说:"你口袋里装的是什么?这里不让看。快走吧。"  相似文献   

18.
徐洁 《文教资料》2012,(16):23-24
四幕喜剧《樱桃园》体现了俄国社会当时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契诃夫对俄国社会变化所持的掺和在一起的复杂情感导致他用同情和讽刺的笔调塑造了其中的贵族阶层。在此篇文章中,笔者试图分别从社会精英、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这三类人物的塑造来分析剧作家契诃夫对于这些贵族阶层既寄予同情又给予讽刺的矛盾心态和人物刻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契诃夫的《海鸥》(1895)、《凡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0)和《樱桃园》(1903)四部戏剧的时间、空间特色,考察时空在契诃夫戏剧中的根本组织性功能,以时空为出发点来看待契诃夫戏剧中的人物、情节、冲突、结构及思想内涵,从而为契诃夫戏剧的文本解读提供一个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关耳 《教育艺术》2008,(5):40-41
契诃夫是俄罗斯著名的剧作家,1904年7月15日去世。当契诃夫在世时,他的代表作《万尼亚舅舅》和《樱桃园》曾分别在布拉格和莫斯科艺术剧院上演。一位文艺批评家写道:"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位不惧怕平常事物的诗人、一位魔术家,他能把日常生活的矿石变成金子。"不惧怕平常事物,把日常生活的"矿石"提炼成宝贵的"金子",这是一切艺术创作,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