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孟子的论辩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桓晋文之事》以对话的形式记述了孟子说服齐宣王放弃霸图而施行仁政的过程,但实则是作为臣子的孟子和作为国君的齐宣王进行的一场辩论。我们知道,古代的君臣关系是“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没有是非可辩,没有道理可讲,君王的话是金口玉言,就是真理,所以孟子想在论辩中取胜绝非易事。但他终以如簧巧舌使齐宣王打消了称霸的念头,接受了孟子的主张,这足以证明孟子的论辩艺术多么高超。下面我们就来品味一下孟子的论辩艺术。一、巧转话题,以抒己见文章一开头,齐宣王就提出想听听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的事,孟子敏锐地意识到宣王想效法齐桓公而…  相似文献   

2.
《庄暴见孟子》节迭自《孟子·梁惠王》,题目是抽取了原文第一句。通过孟子与齐宣王关于“好乐”的谈话,反映了孟子“与民同乐”的仁政思想和高超的论辩艺术。文章开头先用庄暴见孟子一事作为引子。齐王向庄暴  相似文献   

3.
读《孟子》总使人有气势磅礴之感 ,咄咄逼人之势。孟子论辩的进攻性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可见一斑。在该文孟子举出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后 ,回答齐宣王的问话 ,说“是心足以王矣” ,有了这种仁爱之心就可以行王道了。至此孟子已回答了齐宣王三个问题 ,即“德何如 ,则可以王矣 ?”“若寡人者 ,可心保民乎哉 ?”“何由知吾可也 ?”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概括起来的是 ,您有仁爱之心 ,你可以行王道。那么齐宣王是否接受了孟子的观点和主张呢 ?孟子深知没有。于是 ,孟子提出“百姓皆以王为爱 (吝啬 )也” ,待齐王坚称“吾何爱一牛 ?即不忍其…  相似文献   

4.
“君子远庖厨”是孟子劝说齐宣王行王道时所说的话。全文是:“无伤也,是万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的这番话是在他指出齐宣王以羊易牛的矛盾行为后,对于齐宣王疑惑自己的行为心理而发出“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的疑问的解答。孟子这番解答,说得很含蓄、婉转。它的意思是:你(齐宣王)所以不忍杀牛,是因看到了牛“觳觫”,因而刺激了你的“不忍”之心,不愿其死;你所以以羊换牛,是因为羊没有表现出将死的“觳  相似文献   

5.
齐宣王曾向孟子请教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孟子这样回答了他: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孟子说孔子的门人从来没有说过关于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情.因此后世没有传述下来,他也没有听过他的前辈们告诉他这些事.  相似文献   

6.
《庄暴见孟子》一文,从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中,我们着重学习了孟子的治国之道,“与民同乐”才能治天下的仁政思想,然而,此文还有另一个闪光点———孟子的论辩艺术。从这一角度出发,更能发掘出诸多对我们日常学习生活极有帮助的论辩技巧:一、循循善诱。即先将对话主题从对方喜好的角度逐步引向自己所要阐述的道理上。如《庄》文中孟子由“齐宣王好乐”引到治国的“同乐”上来。二、连续发问。此处以气势压人,在激烈的争论中可使自己更处主动地位,如《庄》文中连续的“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两次发问,使孟子占…  相似文献   

7.
莫雪花 《学语文》2005,(5):12-12
《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艺术特点在于孟子巧妙设局。掌握齐宣王的心理活动,并逐步启发、引导对方的认识,使齐宣王不知不觉地钻进孟子精心为他设下的“瓮”。最终使他接受了孟子保民行仁政的主张。孟子是怎样抓住齐宣王的心理.与他展开一场心理较量?下面就此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课文悟读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可文章却写得…  相似文献   

9.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劝说齐宣王施行仁政的谈话记录。宣王是一个有图霸野心而无“发政施仁”意愿的君主,要想使他弃霸道、行王道,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孟子却以他善辩的才能说服了对方。其论辩艺术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一、欲擒故纵,因势利导。孟子十分善于掌握对方的心理,争取主动,运用欲擒故纵、因势利导的方法来折服对方。齐宣王一心想称霸诸侯,因而见了孟子就问霸道——“齐桓晋文之事”。对此,孟子不说不肯讲,而托辞不知道来撤开,紧接着把对方引到自己要讲的论题范围“王天下”(以仁爱之道治天下)上来,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不过,孟子感到要使对方乐于参加这一论题的探讨,并接受这一主张,如果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或单刀直入地进行论证来压住对方  相似文献   

10.
陆精康 《现代语文》2005,(11):24-25
刘熙载《艺概·文概》称道《孟子》的论辩“析义至精”而“用法至密”。至精至密的论辩艺术是《孟子》散文的显著特色。孟子一生周游列国,自述“余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其时,“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故“夫子好辩”(《滕文公下》)。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敏捷的思维,加上时代风气的熏染,造就了这位论辩奇才。《孟子》散文论辩艺术关涉到逻辑、语言、风格、个性等方面。本文结合教材内容,从方法论这一角度对《孟子》散文论辩艺术略作分析。一、从容陈辞,引人入彀(gu)《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齐宣王问霸道…  相似文献   

11.
古籍《浪迹丛谈》中收有这样一副对联:邹孟子,吴孟子,寺人孟子,一男一女,一不男不女;周宣王,齐宣王,司马宣王,一君一臣,一不君不臣。这副对联好就好在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2.
《齐桓、晋文之事章》是孟子游说齐宣王实行王政的一篇谈话记录,从孟子步步诱导、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辩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一篇完整的政论文,最能代表孟子的政治主张,也最能表现孟子的说理艺术。孟子在这篇谈话记录中要宣传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保民而王”,亦即他的“王政”——  相似文献   

13.
说话要讲究艺术 ,根据不同的需要 ,或锋芒毕露 ,直指对方 ,造成咄咄逼人之势 ,达到震慑对方的目的 ;或委婉曲折 ,循序渐进 ,达到使对方心悦诚服的目的。众所周知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雄辩家 ,他曾多次向国君进言 ,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孟子说服别人为什么能如同顺水推舟呢 ?就是凭说话的艺术。《孟子·梁惠王下》记载了孟子与齐宣王关于与民同乐的一次谈话。孟子的目的是为了说服齐宣王要以民为贵 ,与民同乐 ,使齐宣王明白施仁政方能得天下的道理。孟子借“乐”(齐宣王好乐 [yu埁])发挥 ,因势利导 ,水到渠成。他首先只…  相似文献   

14.
孟子是战国时期有名的雄辩家,文章笔锋犀利,善于诱敌深入,让对手在二元之中做选择,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这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可窥一斑。试看第一道选择题:齐宣王欲称霸天下,想向孟子请教些强国之道。孟子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孟子所出的选择题是:我不知道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我只明白用王道治国的道理,您看,我可以替您讲点什么呢?对于想强国称霸的齐宣王,很想得到孟子这样的智者的辅助,他自然只能选择后者。如何行王道呢?首先要有基础,那就是一颗仁爱之心。孟子出了第二题:“臣闻之…  相似文献   

15.
孟子的《庄暴见孟子》章,论述了孟子与齐宣王论乐的一次谈话。孟子抓住齐宣王爱好音乐的话题,借题发挥,趁机劝说齐宣王“与民同乐”,以实现他“施行仁政”的主张。该章谈话颇  相似文献   

16.
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在劝谏齐宣王接受“仁政”、“行王道”的思想时,认为齐国想通过武力战争掠夺的方式称霸天下是不可能的,即齐国想“以一服八”是不可能实现的。我觉得擅长论辩的孟子在这里的说理并不能让人信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先哲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选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必修本第五册第六单元)中留给后人的醒世名言。该文记述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阐述了他“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文章汪洋恣肆的行文风格,缜密谨严的行文结构,长于譬喻的艺术手法,锐不可当的磅礴气势。晓畅而寓意深远的论辩语言,其独具个性的论证艺术,无不展示着孟子散文长于思辩、震憾人心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读《孟子》总使人有气势磅礴之感.咄咄逼人之势。孟子沦辩的进攻性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可见一斑。在该文孟子举出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后,回答齐宣王的问话,说“是心足以王矣”,有了这种仁爱之心就可以行王道了。至此孟子已回答了齐宣王三个问题,即“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  相似文献   

19.
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在劝谏齐宣王接受"仁政"、"行王道"的思想时,认为齐国想通过武力战争掠夺的方式称霸天下是不可能的,即齐国想"以一服八"是不可能实现的。我觉得擅长论辩的  相似文献   

20.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晚年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阐述了他的“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和实现这一主张的具体措施。按下例提纲自学:一、孟子诱导齐宣王认识自己具有保民而王的条件,为提出“保民而王”实施仁政的主张打下基础。提示:孟子用齐宣王以牛易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