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静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94-195
编辑策划活动是报社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不断培养和提高策划意识,是当前报社编辑的重要职责.本文简述了报社编辑策划工作的内涵,分析了报社编辑策划意识的重要性,并对报社编辑如何提高策划意识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多媒体、快节奏的时代,又是一个信息空前活跃的时代."看书"看皮、读报看题,已成为一种时尚.于是,作为报社的编辑记者,在处理稿件时,就不得不在标题上做文章、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环境下涌现了大量的"草根编辑",对报社新闻编辑工作者造成了一定冲击.报社新闻编辑工作者只有不断增强创新思维,树立以读者为导向的报纸编辑意识,加强各项新媒体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各种电子操作设备,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媒体时代特点,进而指出新媒体背景下报社编辑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新媒体背景下报社编辑进一步加强读者意识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网上书摘"的编辑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温州日报》社图书室在报社局域网为报社工作人员编制"书摘"并提供网上服务为例,介绍了"网上书摘"的编辑与传播。  相似文献   

5.
2010年11月23日,天津日报社社长牛一兵率领报社管理层和编辑记者代表,到南开大学举办了"新时代新媒体新党报"主题论坛,报社相关人'员以"新媒体冲击下党报的生存空间与时代作为""传媒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题做了演讲.这次活动,是天津日报社党报进校园活动第一站.天津日报社党报进校园包括党报进宿舍、设立新报亭和新闻视屏网多媒体显示屏等.  相似文献   

6.
《传媒》2002,(5)
这三项措施是: 一是发证上岗。首先在提高记者素质上下功夫,对报社中层以上干部,由省里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政治思想水平;中层以下干部和记者编辑由报社自己培训;对具备编辑记者能力及素质的人员颁发上岗证。 二是上网建档。对各媒体取得正式上岗证的编辑记者,要求全部  相似文献   

7.
2007年8月25日,贵阳中天花园一片欢腾,首届贵州时尚文化节隆重开幕,时尚的味道洋溢在林城的空气里,你所能想到的、看到的时尚运动和时尚表演在这里应有尽有。我作为报社的新人,在时尚大赛中没有负责具体的大赛项目,主要负责各比赛项目的协调以及后勤  相似文献   

8.
1899年,由于编辑和校对人员的疏忽大意,将美国《纽约先驱报》一封要求解释摄氏和华氏区别的读者来信,同时刊登在同一期报纸的两个版面上,造成不良影响。报社的负责人乔冶·本涅特为了教育报社工作人员,决定:以后每期报纸必须在同样位置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我国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得到了飞速发展,在这些新技术的支持下,各类新媒体平台也不断涌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程度日益加深,报社作为传统媒体无疑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对于报社新闻编辑来说,必须积极应对融媒体时代面临的各种挑战,结合时代发展特点,转变新闻编辑工作观念和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当今时代报社新闻编辑工作需求.本文对报社新闻编辑有效应对媒体融合挑战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长年在报社做要闻版的编辑、主编,每天晚上看新闻联播就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推进了新媒体的发展步伐,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新闻报社面临了严重的生存压力,尤其是大众传媒的向前发展,使得草根编辑逐渐兴起,并且在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为此,报社编辑在这一生存环境下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要增强一定的读者意识.文章首先对新媒体时代进行简要的概述;接着,分析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报社编辑的生存现状;最后,文章就新媒体背景下报社编辑增强读者意识的方式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因为一次采访任务需要报名,我在报社各个楼层的处室之间跑手续.在电梯里偶遇一位前辈,看到拿着各种表格的我,他低声问:“你要辞职了?”我问前辈何出此言,前辈分外严肃地说,在这个报社坐电梯上上下下的,如果不是编辑要签版,就是记者要辞职了.  相似文献   

13.
在采访现场,经常可以听到通讯员和一些年青记者这样诉苦:"搜集的材料真不少,就是理不出头绪来,不知从何着笔."而在报社编辑部里,却又经常可以听到编辑对一部分稿件的评价:"写得面面俱到,主题不突出,一般化."两种议论,共同涉及的问题是如何选择、提炼和深化新闻主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路鹃 《新闻爱好者》2004,(12):32-32
电子报纸的出现,不再需要众多人集中在报社里每天紧张而忙碌地编辑,印刷几十万、上百万份报纸,再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和人力送到千家万户,只需报社将各种信息输入“信息高速公路”的传输网就大功告成。  相似文献   

15.
——请介绍一下,编辑是干什么的? 答:编辑是一种职业。如同剧团里有导演、演员,医院里有医生、护士。报社里有编辑、记者。编辑,本身是一种工作、一道工序,稿件经过编辑成为报纸、成为书籍。 编辑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比如人们要美餐,那么编辑就是厨师。他善于调和五昧,搭配荤素,一番煎炒烹炸,摆上一桌色香味俱  相似文献   

16.
报社资料室的读者工作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有固定的读者群.从而形成了特有的专门性和特殊性.专门性是指:新闻资料工作必须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发挥尖兵和参谋的作用,有目的地为报社各个新闻采编部门服务.特殊性是指报社资料室的读者群.这个读者群的构成,是由记者、编辑、干部、职工组成.其中记者,编辑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具有相当文化水平的读者群.  相似文献   

17.
刚到报社时,时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的武春河同志曾向新来的大学生训话,当时他说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胡思乱想出新闻".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初中叶,中国诞生了第一批近代报刊,相继出现一系列的新名词用以指称其出版机构,而极少延用旧有的"报房"或"报坊".在这些新名词中,主要有"报馆"和"报社".考察发现,"报社"具有一定的日源性特征,同时在本土也用来统称"讲报社"和"阅报社".从清末至民国时期,"报馆"与"报社"几乎并驾齐驱.但在1940年代,"报社"渐有取代之势,最终"报馆"在中国大陆丧失了其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编辑工作的主要依据是行政指示和政策文件.一切要靠来自红头文件的新精神,成了行业的思维定势.在它的影响下,编辑的信息观念一般都比较淡薄.改革开放激活了编辑的创造积极性,使大家大大开阔了眼界,也大大增强了信息需求.当编辑必须有强烈的信息观念和高超的信息捕捉、信息整理能力,已成为编辑界广泛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在古玩市场,捡漏是收藏的至高乐趣,能够沙里淘金,用慧眼识财富。而一名优秀的编辑,同样要具备在如山的文稿中"捡漏"的本领,让原本看似不起眼、普通的稿件,通过编辑的再加工后大放异彩,使其可读性及新闻价值得以提升。笔者在新疆北屯报社从事编辑工作七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