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文拈字》是清代陕西安康学者王玉树撰写的一部文字学著作,其《校附篇》旨在考证《说文》新附字。《说文拈字·校附篇》对于我们今天认识《说文》新附字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校附篇》有因人成说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是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诠释字义的字书,书中汉文字折射出的社会文化信息极具历史价值.以<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卷为据,对比二徐本,参照莫友芝先生的<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简称<笺异>)和梁光华先生的<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注评>(简称<注评>),把<说文·木部>所收录的田间农具字分为整地农具字和收获农具字两类,运用归类释义法探寻此类文字内聚的农耕历史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3.
《类篇》是一部以"《说文》为本"的字书,它体现了对《说文》的继承和发展,《类篇》所收《说文》新附字与大徐本之间在释义内容上有同有异,异大于同,这种差异又有"小异"和"迥异"之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大徐本《说文》和《类篇》的释义上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这不仅是由于各自编纂体例的不同而造成的,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与当时的社会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熊露露 《现代语文》2007,(9):113-113,122
<说文·水部>共有468字,重文22,新附字23,是<说文解字>收字最多的部,其所携带的文化信息无疑也是十分丰富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说文·水部>的文化观照,探讨"水部"诸字所反映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王云 《学语文》2010,(3):43-43
本文拟对《说文·門部》字做分门别类的考察,借以说明“门”部字的丰富含义以及中国古代门文化的繁荣的情况;我们还检举了中国古代诗词作品中“门”类词语。就此讨论“门”类词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表意义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中有大量的“糸”部字和相关之率,反映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养蚕和丝绸生产的历史及丰富多彩的丝绸文化。从《说文·糸部》字及相关字字义分析,可了解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原料、工具、工序和成品等有关知识,看出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和发达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是一部训诂学著作,其中有一部分是以阐释动物为主的字,本类字在《说文》中占有的篇幅虽不大量,但是其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其所包含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章试将《说文》中有关动物的字进行部分罗列并具体以豸部、马部为例作分析研究,希望能从这类字中窥视汉代动物类汉字的大体风貌,进一步了解其历经的意义上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代的思想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说文》"句"声字的不同归部,充分体现了许慎对汉字构形规律的把握。重新审视《说文》以"句"为构字部件的字的归属问题会发现:《说文》的例字归部不仅"据形系联",更要结合"以义为主"的原则;亦声字当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文字。  相似文献   

9.
《说文》"句"声字的不同归部,充分体现了许慎对汉字构形规律的把握。重新审视《说文》以"句"为构字部件的字的归属问题会发现:《说文》的例字归部不仅"据形系联",更要结合"以义为主"的原则;亦声字当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文字。  相似文献   

10.
《说文.女部》共258个词,其中20个与女性称谓词有关,约占《说文.女部》字的1/10。这些称谓词彼此有着一定的共性,也都有着区别于其它词的特征,词义是否发生变化等角度分为若干小类。通过上述分类便可以较为清楚的理清这些称谓词的词义变化过程及原因。  相似文献   

11.
《说文·人部》共有231个形声字,其中具有声符示源功能的仅有76个。在所组成的形声字字族里,其中语源义为声符字假借义的《说文·人部》形声字字族,共有21组。这21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声符字的假借义有文献用例的形声字字族,这类字族有8组;另一类是声符字的假借义无文献用例的形声字字族,这类字族有13组。现对后一种无文献用例的13组情况作考证。  相似文献   

12.
马晓敏 《考试周刊》2014,(59):15-16
部首作为汉字构形系统中表意的符号,成为古代人思维、文化、观念的载体,积淀汉民族特定的、厚重的民族文化内涵。部首"女"就是这样一个符号,由"女"及其他部件构成的"女"部汉字,在字形结构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反映其产生时所蕴含和使用过程中所积淀的女性文化意识。本文以《说文》女部字为例,选取表示姓、名的"女"部汉字,以点带面,谈谈《说文》与女性文化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东汉著名的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以“部首”来分类解说汉字的字典。在《说文》中,“女”部共收录了238个字,占全书正文总数(9353字)的2.54%,是《说文》540个部首中收字较多的部首之一。现代学者一般都同意,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字是离不开它特定的时空与社会环境的。  相似文献   

14.
《说文解字》“女”部字文化蕴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解字》以据形求义为务,在训释字义的同时,也传播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本文就试通过对《说文解字》女部字的分析,透视出女部字蕴含的姓氏、婚俗、妇女地位、价值取向等诸多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5.
《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形音义相统一的语言学著作。此书四种义类238个"女"部字,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制度、婚姻风俗习惯、亲属关系及对女性思想认识的变化,因此,《说文解字》是研究古代文化及汉语言与文化的最重要的文献。  相似文献   

16.
《说文解字》是了解国学的一把钥匙,对于《说文》字据的分析是正确理解并运用《说文》的必要前提。因此,对于《说文》字据的研究是今天《说文》学的基本研究任务之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了整形推阐法和构件分析法,对指事字的构字理据进行分析,符合指事字自身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南唐徐铉校订许慎《说文》时,将许慎未收而其"注义序例中所载"及经典相承传写、时俗要用的字附益于《说文》之后。许多学者对这些新附字异议纷纷,但也有学者对其逐一进行了考证。作为战国时代的实物文献,出土的楚简文献材料为我们研究《说文》新附字提供了一笔丰厚的历史汉字新材料。本文以出土楚简文献中的"芙、、韌、賽、覿、嵩、緅、藏、呀、昂、礪、砧、懌、泯"等14例新出字为例,与对应的《说文》新附字进行字形、字用的比较,并对前人的考证及新附字的价值予以讨论。晵月  相似文献   

18.
东汉著名的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以“部首”来分类解说汉字的字典。在《说文》中,“女”部共收录了238个字,占全书正文总数(9353字)的2.54%,是《说文》540个部首中收字较多的部首之一。现代学者一般都同意,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字是离不开它特定的时空与社会环境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成书于东汉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史上一部重要的"字书",它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推究造字本义,显示汉字的文化意义。汉民族自古推崇"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必然会被记载下来,传于后世。《说文》中关于食材的记录不少,其中与人类最重要的热量来源——肉类相关的字也收录了许多,其中涉及了肉食的品种、烹制肉食的方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六畜"和"六膳"文化、等级制度,还体现了古人对祭祀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学专著,然马氏语法体系自创建以来,其"字无定义,故无定类"的词类理论一直为人所诟病。诚然,就其根本,马氏是认为"字无定类"的。但这一结论的得出是有其现实依据的,其中不乏合理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