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因教致贫”是近几年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问题,它已经与“因病致贫”和“因愚致贫”并称为社会顽症。因教致贫就是说一旦家庭中有孩子接受教育,家庭便开始贫困,贫困的原因就是现在的教育成本越来越高,教育的预期收益率却越来越低,教育投入成了“亏本买卖”。这种现实已经导致许多家庭形成了“一方面希望孩子上学,另一方面又害怕孩子上学”的矛盾心态。“因教致贫”会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并进一步形成“因贫致愚”到“因愚致贫”的社会怪圈,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因教致贫”是近几年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问题,它已经与“因病致贫”和“因愚致贫”并称为社会顽症。因教致贫就是说一旦家庭中有孩子接受教育,家庭便开始贫困,贫困的原因就是现在的教育成本越来越高,教育的预期收益率却越来越低,教育投入成了“亏本买卖”。这种现实已经导致许多家庭形成了“一方面希望孩子上学,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对贫困的内涵进行了再认识与辨证思考,强调要克服只从经济层面单向度地理解贫困,贫困的本质及其造成贫困的决定性因素是贫困者“头脑中的贫困”。高校也应从精神和思想层面对高校大学生“贫困”群体进行再认识,正视存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头脑中的贫困”现象。“扶贫先扶志”,相对于经济上的贫困,贫困大学生“头脑中的贫困”更应该值得我们关注。从“经济扶贫”到“教育治贫”就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先飞”意识;做好开发式能力资助,帮助贫困生“丰满羽翼”;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培养贫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山西省古县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县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古县人的素质.加快了全县脱贫致富的步伐“不抓教育的班子不是明智的班子”占县位于霍太山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贫困山区县。但是论资源,占县不仅不贫困,而且相当富绕: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宜农宜林宜牧:地下有丰富的煤、铁、铝等矿藏造成这种“富饶而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落后、人才匮乏,人口素质低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认识到,贫困和愚昧是孪生共长的.因贫而愚,愚而更贫因此,脱贫致富,必先治愚。县委书记王春元指出:“如果我们不重视教育,我们  相似文献   

5.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硬任务。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高中教育不是义务教育,目前各地高中阶段教育收费不低,而助学制度还不完善,“高中致贫”现象已经出现,尤其是对于部分经济困难家庭体现得更为明显,甚至出现因学致贫、因贫失学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缓解相对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缓解相对贫困首先需要识别相对贫困群体、测算相对贫困发生率,并对易返贫致贫的原因进行剖析。文章依据2021年“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包含收入、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生活水平、家庭财务等6个维度共9个指标的相对贫困指标体系,对广西农村居民相对贫困状况进行多维测算,并进一步通过分解因素得出主要的致贫原因。结果表明:单一维度相对贫困主要集中发生在收入、生活水平、家庭负债与教育等维度,在健康、社会保障维度中相对贫困问题并不突出;多维度下测算表明,在适用临界值水平下,2021年广西农村相对贫困发生率在13.23%~26.58%,相对贫困深度在6.9%~12.09%;相对贫困致贫因素的分解结果表明,家庭人均年收入低、无法使用移动设备连接互联网与受教育程度较低是广西农村居民相对贫困的致贫因素,三者贡献度达80%以上。该研究结果对地方政府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教育致贫”的形成机制、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致贫"是指由于家庭成员(子女)接受教育而导致家庭经济贫困的社会现象.本文在界定概念的前提下,以家庭为分析单元,引入经济学预算线,对"教育致贫"的机制开展分析,在探究其具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致贫"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教育致贫”悖论及其消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致贫”是指在有限的可支配收入范围内,接受学校教育的个体(子女)因教育成本的投入而导致家庭经济贫困的一种社会制度失范现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失衡、高额的教育费用与文凭的贬值、教育投资的偏差与毕业生人力资本失灵的矛盾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变政府评价体系、加大投入、合理配置资源、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导家庭教育的理性投资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教育致贫”现象。  相似文献   

10.
陈立群校长深刻的帮扶体会和鲜明的教育主张,体现了对贫困民族地区教育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对我省教育扶贫有着重要启示。教育扶贫首先扶的是精神。培养良好习惯、培育奋斗精神应该成为教育扶贫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扶智扶志”应成为新时代教育扶贫的核心要素,从扶“贫”延伸至扶“弱”.  相似文献   

11.
以心理资本理论为基础,从心理资本视角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指标体系构成,对比高校大学生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资本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从改善贫困生贫困认知水平、提高自我效能感,丰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培育积极的心理愿景,加强贫因生乐观主义教育、大力培育贫困生改变贫困的能力,提高贫困生抗挫心理阈限、培育贫困生“坚韧”品质四个方面建构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教育精准扶贫是新时期脱贫攻坚中“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重要举措。文章围绕扶教师之贫、扶学生之贫、扶家长(贫困群众)之贫三个层面,从信息化助力的视角讨论了面向乡村学校教师提能、学生保学、家长(贫困群众)再教育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乡村教师提能,利用大数据精准施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家长(贫困群众)接受再教育的路径、方法与策略。在后扶贫时期乡村振兴衔接中仍有值得借鉴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贫困是一个地区诸多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客观性致贫因素和主观性致贫因素。笔者认为 ,改变贫困地区贫困现状 ,应制定实施消灭贫困战略、调整扶贫工作思路 ;以城市作为包扶单位、以人地关系地域单元作为包扶对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根除贫困文化等贫困地区脱贫与可持续发展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4.
教育原本是可以治理贫困的,但目前在许多农村地区却出现了教育致贫的现象。农村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致贫缘由包括:教育成本分担不合理、教育结构失衡、教育收益率偏低、贫困学生资助制度不完善、教育态度非理性等。  相似文献   

15.
贫困是一个地区诸多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客观性致贫因素和主观性致贫因素。笔者认为,改变贫困地区贫困现状,应制定实施消灭贫困战略,调整扶贫工作,以城市作为包扶单位,以人地关系地域单元作为包扶对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根除贫困文化等贫困地区脱贫与可持续发展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教育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因此,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农村邋教育的发展问题.但是现在广大农村家庭因子女接受教育而陷入贫困,出现了"因教致贫"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反思:出现这种怪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剖析"因教致贫"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先扶志、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起点,是教育的第一阵地,每个人的教育成长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价值态度和使命期望。贫困家庭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影响学习动机和教育质量,甚或导致贫困代际传递。探究贫困家庭对教育需求的逻辑原理,可以为破解扶贫工作中群众内生动力不足、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积极性提供理论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18.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5年累计资助1.1亿元,投人14亿元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创新“五联帮扶”硬核举措……近年来,岳阳县全面深化落实教育扶贫工作,在学生资助、控辍保学、改善办学条件、教育综合改革等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全力阻断贫闲代际传递,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9.
吴钩 《学习之友》2006,(10):21-21
日前,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共同发布了《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缺乏知识和技能”则是城乡居民对挣不到钱的一致归因之一。这一调查结果透露出一个发人深省的信息:即教育机制可能正在成为制造贫困“世袭化”而不是弥合贫富差距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一对一沟通交流、数据分析,发现贫困生学习内驱力不足、偏科情况严重,但学习意愿突出.学校的评价手段、教学方法、周边的社会环境都会给贫困生的学习带来影响.政府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