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讲授《师说》对,总觉得课文中的“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主’”一句话的标点很别扭,与作者的思想相去甚远。于是我查阅了有关选本,发现有这样四种情况。①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  相似文献   

2.
新编高中语文第二册《师说》一文中有一段话的标点值得商榷:……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这段文字中的引号范围有误。从文意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句应该在引号之外,原因是放在引号之内这两句的主语指代不明确。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课本对这两句的注释:  相似文献   

3.
部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二十五课《师说》中有这么几句话: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是羞,官盛则近谀。”我们认为把“位卑则是羞,官盛则近谀”放在引号内是错误的。因为年相若、道相似两句是引述不愿从师人的借口,而位卑、官盛两句则是作者对上述错误认识的概括,不是直接引用,所以后半个引号应移至“道相似也”后面。“也”后的逗号也应相应地改为句号。  相似文献   

4.
李根芹 《文教资料》2005,(23):164-165
《师说》和《劝学》都是古文名篇,由于其思想性和语言的典范性使其成为古代文学文选及高中语文教材必选篇目,但笔者以为,现行的大多数文选和语文教材中对《师说》的一处标点和对《劝学》中“参”的注释有误。分述如下:一、《师说》中的一处标点值得商榷《师说》中有一段文字,大多数文选和语文教材都作如下标点,本人觉得值得商榷: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按以上的标点方法,是把“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都当成是笑话别人的那些人的答语。这样理解于…  相似文献   

5.
高中教材第一册将《师说》第二段中“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四个分句放在一个引号内,作为士大夫们的答话,这样标点值得商榷。后面两个分句是士大夫的话吗?否!理由是:①前后语意不连贯。这里作者引用士大夫的话,是以此说明他们“曰师曰弟子云者,群聚而笑之”的原因的:因为他们彼此间年龄大小相仿,闻道多少相近,这样的人之间的关系不应存在着老师与弟子的关系。到此,问题已经得到了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6.
<正>在唐代,士大夫之族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士大夫之族的这种错误的观念,写了《师说》。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云:“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不谐流俗的精神。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师说》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  相似文献   

7.
干开华《〈师说〉的一处标点商榷》(载《语文知识》1995年第3期)认为,《师说》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句应该放在引号之外,原因是放在引号之内这两句的主语指代不明确。其实,这两句的主语相当明确,即承前省略的第一个“彼”,而这个“彼”指代的是前面提到的“师”。全句的意思是:“老师跟学生年龄相近,闻道相似,[老师]地位低[学生]就足以感到羞耻,[老师]官  相似文献   

8.
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的旗手,他倡导,文章要师从先秦两汉,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而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特别主张“言贵创新,词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师说》一文不仅观点震耳发聩,内容精深厚达,而且语言多彩多姿,富于变化,为当时的文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很能反映出韩愈文章的语言艺术特色。 1.整散变化。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使语言奇偶互现,错落有致。散句有长短之差,长则十一二字,短则二字;整句也有宽严之别,“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体是四字,但又不受刻板的“四字句”限制,而是从文意和语气出发,做了灵活的变通。“住卑则足着,官盛则近谀”。则是比较工整的对偶句。  相似文献   

9.
韩愈的散文《师说》论述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和从事学习的必要性,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文章第二段在运用对比方法论述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和士大夫之族(君子)耻于从师的不同态度后,有一句抒情文字,课本是这样标点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相似文献   

10.
一、立意美首先,坚持走正道的人格立意。“不拘于时”之“时”是时俗,指当时耻于从师问道的社会风气;所谓“古道”,则是指古代尊师重道的风尚。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上层“士大夫之族”普遍风行“尊家法”而“鄙从师”。为“广圣人之道”,韩愈“好为人师”,甘冒狂名。在“时人”(士大夫之族)眼里,韩愈的所作所为是魏晋以后从没有发生过的怪异行为。透过《师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韩愈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和坚持真理的可贵精神,可以说,《师说》是一篇人格宣言。其次,崭新而高远的师道立意。韩愈突破了过去一般人对教师职责的认识局限,把教师…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下面内容按要求做题。原道(节选)韩愈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  相似文献   

12.
力排佛老、复兴儒学、大倡师道的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对“师”之阐释可谓空前绝后。关于其结构艺术及斐然文采,前辈的分析已近完善,实已无话可说。但在个别字句上,仍觉有可商榷之处。如“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中之“书”字,许多通行的译注文本均将其释为“书本”之意。阙勋吾等先生译注的《古文观止》(岳麓书社出版)将该句译为“那些孩子们的老师,只是拿书本教孩子,学会其中的句读,并不是我所讲的传授儒家之道、解答疑难的老师”;《教师教学用书》则如此解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  相似文献   

13.
语文与传道     
我国唐代伟大的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他的《师说》中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育观。韩愈把“道”放在了第一位,足见韩愈对“道”的重视。古代士大夫的理想是“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始终把“道”与“德”放在第一位。正是因为如此,我国古代的教育才培养出了无数温文敦厚,心怀天下,志向高远,高风亮节的志士仁人,他们中有忧国忧民的杜甫,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执法公正的包拯、海瑞,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有“我以我血…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教材选入的韩愈《师说》一文,对"吾师道也"中的"师道"的注释是:"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作动词。"这个注释很值得商榷。"道"解作"道理"、"师"解作"学习",文意上可通,但似乎过于简单化,有损于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韩愈倡扬师道的本意。这里的"道",应是指儒家之道;"师",应当看作名词的意动用法,理解为"以道为师"、"把道当做老师"。所以这样解释,理由如次:  相似文献   

15.
《师说》是韩愈的名篇,也是各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文中,针对中唐时期社会众人"耻学于师"而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陋习和一旦"从师学道"就会招致世人"群怪聚骂,指目牵引"的弊端,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倡导人们要"尊师学道"。何为"道"?文章注解为"儒家之道"。韩愈在《重答张籍书》一文中,自云:"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韩愈在《原道》中也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可见,  相似文献   

16.
韩愈在《师说》第二段中对“师”的概念有一句补充,即“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这等于说“童子之师”非“师”。那么,韩愈把“童子之师”从“师”这个概念的外延排除出去,是否表明他轻视“童子之师”呢?这样的判断(“童子之师”非“师”)又合不合逻辑呢? 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应当先探究一番韩愈的写作目的。韩愈写此文的目的是为了批判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魏晋以来,世家大族掌握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特权。他们多数轻视从师,不学无术,但照样仕途畅达,宫运亨通。这些人对自己的子弟,也是不要求有真才实学,只要  相似文献   

17.
韩愈的《师说》以前常常被誉为胆识兼备、富于创造精神的作品。现在它又被重新选为中学课文。重读《师说》,深感韩愈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语言巨匠。一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批判了当时在封建士大夫中流行的“耻学于师”的风气,提出和阐明了为什幺要从师和以什么人为师的问题。全文可分四段。从开头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为第一段;从“嗟平!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到“其可怪也欤”为第二段;从“圣人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士大夫们素有忧国忧民的传统,无论国家动荡危乱之时,抑或国泰民安和平时期,皆有忧国忧民之士。“位卑未敢忘忧国”,“是故智者多忧患,天下国家之杖也。”古时候,屈原沉江就是忧国忧民的表现。屈原贞正干练,本受信用。却遭到靳尚、子兰等奸小的谗陷而一再被贬。最后,屈原披发来到江滨,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夫问:何以至此?屈原曰:举世浑浊而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下段文言文,按文后要求答题。昔齐桓公出见一故墟而问之或曰郭氏之墟也复问郭氏曷为墟曰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善善恶恶乃所以为存而反为墟何也曰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彼善人知其责己而不用则怨之恶人见其贼己而不好则仇之夫与善人为怨恶人为仇欲毋亡得乎 [注] 故墟:故城、已废的都城遗迹。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判别下列句中所点的标点放到上文中去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则在横线上重抄文句  相似文献   

20.
神奇的标点     
人们在行文时,如果不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会闹出不少笑话来。《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说二》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