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农村家长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培养,都希望子女到条件好、质量高的学校就读。由于农村收入不高,到城里读书,会增加很多负担,而农村初中寄宿制的学校花钱少,正符合家长的心愿;还有的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对子女的生活学习无法照顾;还有的家长,即使不外出,由于学校和农村的作息时间不吻合,也把学生送到寄宿制学校。这样家长可以放心地外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剩余,许多学生家长外出打工,他们的子女被留在家中,在农村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子女。他们多数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朋友看管。临时监护的诸多不良因素不断显现。祖辈们大多由于学历不高,教育观念及方法滞后,对留守子女有明显的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倾向。在外出打工的家长意识中,读书无用  相似文献   

3.
"孩子在这儿学的好、吃的好、玩的好,而且上学不交学费,还有生活补贴.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我们两口子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安心打工了.感谢国家的好政策!"邯郸市成安县军庄村村民李志勇看到孩子高高兴兴地跑进校园,激动地说.李志勇长年在外打工,孩子一直随其在打工地廊坊的一所学校上学,尽管国家对随迁农民工子女就学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每年孩子上学仍需一笔不菲的费用.后来,他听说家乡离村不远的横城建了寄宿制学校,又实地看到学校里孩子各方面都有保障,就毫不犹豫地把孩子转了回来. 近年来,成安县大力开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有效改善了一批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就学问题,让农村孩子和城镇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保证了全部学龄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健康快乐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出打工已成为时尚。以广西藤县大黎镇农村为例,这里有85%以上的家长都外出打工了。有自己做生意当老板的,更多的是替人打工。由此,盘活了农村经济,农民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然而,也衍生了诸多问题,特别是其子女的生活、教育问题,给社会和教育部门,特别是当地学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正>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方面差,主要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自身因素。主要矫正对策:正面教育和引导。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二密镇,学生来源于农村,少数父母长辈知识浅,见识少,行为粗鲁,部分家长为了生活又外出打工,导致部分学生家庭教育欠缺或教育方式不当。子女做错事,家长不能正确引导,势必会对子女产生坏影响,致使这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较多。学生出现了厌学、旷课、打架、吸烟、泡吧、早恋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农村寄宿制学校也随之诞生。这种办学模式已经成为农村办学的一种趋势,寄宿制学校怎么管理和发展也就摆在了广大教育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7.
正自从2006年集中办学以来,我校成为爱辉区唯一一所在城里办学的农村寄宿制小学。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并校前各村的学校以及外来务工的打工子女,他们的学前教育及家庭教育相对薄弱,大多数学生都是住宿生。为了学生的安全与成长,为了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为了让家长和社会放心,学校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具体的实施。一、养成教育的意义近几年来,我校生源逐年递减。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外出务工、经商的人越来越多,我校的"留守学生"也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农村的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把子女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而这些老弱的群体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既而又把希望寄托于学校的老师.于是乎,班主任便接下了这沉重的“接力棒”,整天替家长担忧,时时为学生操心.这就注定了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特点——集老师家长于一身.  相似文献   

9.
随着独生子女的逐渐增多,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逐渐下降,再加上农村家长外出务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导致越来越多的家长没有太多的精力管孩子。正是以上因素,促成在农村开办寄宿制学校。所以,为了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质量,也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来提高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质量,进而确保寄宿制学校的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选择外出务工或经商而长期与子女分离。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由此显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也同样存在留守儿童群体。经济发达地区的留守儿童群体是由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因素共同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制定出台流动人口福利保障及随迁子女进城就学制度;建立"家校"联系,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指导;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集中教育管理。此外,还应建立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选择外出务工或经商而长期与子女分离。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由此显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也同样存在留守儿童群体。经济发达地区的留守儿童群体是由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因素共同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制定出台流动人口福利保障及随迁子女进城就学制度;建立"家校"联系,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指导;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集中教育管理。此外,还应建立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基本权利难以保障、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户籍制度矛盾和家庭教育缺位造成的.从教育的角度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的协调合作: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政府主动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亲子沟通方式。  相似文献   

13.
建议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通过兴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整合城区教育资源、降低农民工子女入学门槛等举措,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就近入学,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使留守儿童可以随父母在异地平等就学。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强化外出务工家长对子女的监护和教育责任。提高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为留守儿童提供活动场所、健康向上的书籍和音像制品,促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摆成龙 《甘肃教育》2014,(14):27-27
正随着学龄人口的减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各地相继调整学校布局,成立了寄宿制小学。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能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使有限的物力、财力、人力发挥最大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解决农民外出务工与子女读书的矛盾等。但由于大量发展农村寄宿制小学是近几年之间的事情,存在许多普通小学所没有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未来人才的培养,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通过对基础教育的大力调整,追求教育效益的、有规模的寄宿制学校大量涌现,尤其是较富裕的农村,不少地方连小学都实行了寄宿制.总的说,寄宿制学校,整体规模大了,教育资源配置得以优化,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家长则减轻了照料孩子生活、辅导作业、督促学习等方面的负担,所以,家长是欢迎的.这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状况得以切实改善的一个得力举措.但是由于实行了寄宿制,家长易滋生一种想法,孩子在学校寄宿了,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似乎也完全转到了学校.自己的负担轻了,对学校的态度反而变得"挑剔"了.  相似文献   

16.
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一批优秀的班级管理人员——班主任。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与智育的管理与实施,还必须对小学生实施生活管理,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在校学生中(以校为单位,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外出打工的最高达到69.2%,最低为15.9%,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最高达41.5%,最低为7.2%,从我们周围的三个县市平均数来看,中小学生单亲外出打工者占31.5%,双亲外出打工者占13.4%,二者合计为44.9%,调查还显示,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  相似文献   

17.
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一批优秀的班级管理人员——班主任。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与智育的管理与实施,还必须对小学生实施生活管理,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在校学生中(以校为单位,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外出打工的最高达到69.2%,最低为15.9%,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最高达41.5%,最低为7.2%,从我们周围的三个县市平均数来看,中小学生单亲外出打工者占31.5%,双亲外出打工者占13.4%,二者合计为44.9%,调查还显示,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这些留守儿  相似文献   

18.
<正>一、问题的提出保山市永昌小学是隆阳区教育局经过布局调整,在城区新建立的一所寄宿制小学。校址虽然建在城区,但生源90%来自农村和进城务工的子女,其中还有20%的学生是属于留守儿童和单亲子女。不同的学校背景、不同的家庭氛围,导致生源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城区的其他学校。尤其是在寄宿制背景下,一些住宿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差、集体观念淡薄。再加上从农村初来到城市,从走读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孩子在一所寄宿制学校上学,同时我自己的班上也有很多寄宿的学生.通过对孩子及学生寄宿制学习生活的了解,有一些想法,期望能与有共同处境的家长朋友一同分享.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寄宿制学校成为家长首选.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寄宿制学校就是为了省心、放心.但是,如果家长一味地这样想,很难预知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作为家长,如何使寄宿的孩子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从而健康地成长,是每个家长朋友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河北省丰宁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调研发现,由于贫困地区贫困寄宿学生的生活补贴费用处于低标准的水平,农村教师编制紧张,不能设置专门的生活教师,公用经费没有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做出专门的安排,使得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活动很贫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需要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强学生课余活动资源建设;设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编制,保障对学生课余活动的管理;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待遇,增强教师组织学生课余活动的积极性;建立面向学生课后管理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培训体系,提高学生课余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