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参是我国新闻队伍中的一支特殊"兵种"。报纸上的公开报道,被认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单独出版的内参,则被看作是党和政府的"耳目",作为下情上达的"武器",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没有公开报道,不成其为党报;没有内参,党报的功能是不健全的。近两年,《咸宁日报》充分发挥内参的"耳目"作用,紧紧围绕中央和咸宁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密切关注涉及国计民生及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管倩 《新闻窗》2011,(4):8-9
前不久,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就连央视的《新闻调查》栏目都专门做了一期《郭美美事件调查》的节目。而这一事件的"缘起",正是从当下最为流行的网络传播方式——微博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这本书里,"苦恼人的笑"太多。为了剧本改来改去通不过,剧作家杨村彬开句玩笑"《海港早晨》真是苦海无边啊",好,一顶"破坏样板戏"的帽子扣上,批斗不停;鱼类学泰斗、大学校长朱元鼎嫌讲话稿里十几处"党的领导"叠床架屋,就删减至两处,不得了,由此被诬"不要党的领导";图书馆专家斯宝昶无端被列入"牛鬼蛇神"不算,还领到一张"专政对象"报到单,逢假  相似文献   

4.
办好专刊,要首先给自己设一个"框",就是选准定位,知道自己"专"在何处,确立一个办刊大方向和"经营范围";同时,又要善于突破"框",就是在办刊思路上要视野广博,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军报《生活与修养》专版《国学讲堂》专栏的创办,就是在立足思想修养的基础上。追求创新与突破的结果。它是一次在诸多“交汇点”上的探寻与实践。使我们收获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谭笑 《东南传播》2010,(12):107-109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不断突破创新,从内容取向、播报语态上改变了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正说语态"。湖南卫视《晚间》栏目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来"说新闻",成为这场电视新闻改革的先行者。但2008年4月10日,《晚间》由日播节目变为周播节目,之后停播。时至今日,这颗被《纽约时报》称为"中国最流行电视台的怪味豆"仍未能重现银屏。笔者曾在此栏目实习多月,试图从媒介的受众定位、品牌传播的角度分析,破解《晚间》的困局,为该名牌栏目的重生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杭州一条狭长的老街道的一栋普通居民楼里,"隐居"着一位曾被周恩来称为"我党一部百科全书"的传奇湘女、谍战大戏《风声》女主角原型之一的老地下党员黄慕兰。她为了革命而"潜伏",机智营救过周恩来、关向应等中共高层领导人;她天生丽质,  相似文献   

7.
师宇明 《河北科技图苑》2011,24(1):68-69,84
对邰峻和刘文科两位老师主编的《网络信息检索实用教程》一书进行了评介。该书主要分为三大板块、九大章节、四十七个知识点,共计四十六万余言。该书的主要特色是:简介"理论",详尽"检索"与"应用";注重网络信息的"实用性";综合性介绍与实用性示范相结合;针对理工科院校服务,体现军工科特色。该书正文中所有引文没有标出明确的注释,有失学术规范的要求,可能会影响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出"2013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求证》等10个广播栏目和中央电视台《开讲啦》等15个电视栏目荣获"2013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称号。这些广播电视栏目注重社会效益,追求改进创新,传播核心价值,突出中国梦的主题,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充分发挥了广播电视的宣传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9.
李虹 《新闻实践》2012,(5):60-62
做《纪录》栏目(浙江卫视),最大的难题就是找选题,一个周播栏目,每年需要52个选题故事。我们就像"猫头鹰",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新奇的故事,每天都瞪大眼睛观察着周围一切可能的"猎物"。然而,个人的活动范围毕竟有限,按照通常习惯,我们首先关注的就是每天的各大网站和报纸,那上面的社会新闻、新奇事件都要被我们过滤一遍。《纪录》栏目的大部分选题都来源于那里。  相似文献   

10.
个人档案:亚妮,集主持、编导、制片人于一身的全能型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是浙江卫视首次用其个人名字命名的栏目——《亚妮专访》的栏目制片人。她主持、编导的栏目还有《艺苑百花》、《大观园》、《调色板》、《群星广场》、《人口、家庭、社会》、《文化时空》等。浙江省政协八届、九届委员,中共浙江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兼任杭州大学、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11.
"视觉新闻"这一专栏充分体现了《楚天都市报》在新闻选择上以及版面设置上的"市民性",同时该栏目注重报道的平衡性,善于利用现场图片让新闻增值。  相似文献   

12.
最鲜活的新闻来自基层,好新闻是用脚板跑出来的。只有走下去:基层一线"抓活鱼";融进去:贴近百姓"接地气";沉下去:带着思考"解难题",才能跑出好新闻来。  相似文献   

13.
衢州日报社的子报《农家报》从2006年3月16日起开辟了一个"有问题找阿水"专栏,固定在一版,期期皆有,连续7年从未间断。至2012年3月,《农家报》共接待农民来电来访4000多人次,大多是找"阿水"咨询问题和求解难题。专栏公开解答各类问题900多条,基本上做到了有问必答、有事必帮、有难必解。久而久之,"有问题找阿水"成了农民之友,农民们把这个专栏当成"娘家人",有事来找它,没事去走走。2010年,"有问题找阿水"栏目获得了全国农民报协会的优秀栏目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代表在线":被誉为温州的"焦点访谈";博客大会:成为每年一届"草根的盛宴";数字报纸"收费",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海外手机报,新闻走出去的新形态;试水网络电视,三档视频节目受年轻受众喜爱;……  相似文献   

15.
陈欢 《声屏世界》2010,(8):30-31
2009年,江西五套不断创新,实现了五喜临门:一是荣获了由中宣部颁发的"中国十佳最具企业投放价值的地面电视频道"国家大奖;二是荣获了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十大创新品牌"国家大奖;三是《第五社区》荣获了广电总局电视专业学术委员会颁发的"中国优秀民生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16.
《档案》2013,(1):64-64
《档案》杂志由甘肃省档案局(馆)、甘肃省档案学会主管主办,《档案》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档案类专业期刊,曾连续五届获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称号,现为"甘肃省一级期刊",系《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刊,被中国知网《中国学术资源总库》全文收录。  相似文献   

17.
钟春林 《新闻传播》2010,(1):123-123
"播"与"说"是两种不同的新闻播报方式。所谓"播",它是一种语言传播样式,因为它的创作依据是新闻稿件,表现为语音规范、语言书卷化、样态有限、语体结构严谨、对语境依赖性不强。典型的栏目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新闻》以及各省台《新闻联播》等。  相似文献   

18.
引言 "大"和"小"是一对反义词,按理说,它们的使用频率应该相同,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通常问一件东西,用"有多大",不说"有多小";在语篇中,"大"的出现频率也高于"小";从语义上分析,"大"有[+具有度量]成分,而"小"有的是[+缺乏度量]的成分。  相似文献   

19.
王霄琦 《新闻世界》2014,(2):142-143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大省级卫视在重压之下不断改版,寻找差异化的品牌经营战略。河南卫视立足中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融入现代化的思维方式,以文化带动品牌经营,诉诸"互动性"、"国际效应"、"整合",打造了《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等众多知名栏目和强势品牌,取得较大成功。  相似文献   

20.
1993年,"十星"文明创建从地处鄂西北大山深处的竹山县脱颖而出,被称之为"来自基层的伟大创造",成为享誉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时隔19年,竹山再度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中央文明委、中宣部决定再次推广竹山经验。为深入挖掘"十星"文明创建的典型意义和成功经验,《十堰日报》于2012年7月下旬推出"竹山‘十星'创建19年回望"系列报道,即《来自基层的伟大创造》、《常创常新的最佳载体》、《燎原神州的文明之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