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艺 《考试周刊》2014,(22):160-160
<正>闲时阅读《教育要懂心理学》,一段文字吸引了我:"哈洛把刚刚出生的婴猴从母猴所在的笼中取出,放到另一个装有两个人造代理母亲的笼子里。人造母亲用金属丝编成,一个纯金属丝的人造母亲胸前安有一个奶瓶;另一个的表面包裹着柔软的布,但没有奶瓶。按理说婴猴应该经常爬在安有奶瓶的金属丝妈妈身上,然而结果却相反,婴猴只是在肚子饿、吃奶的时候爬到金属丝妈妈身上,而其余大部分时间都爬在布妈妈身上。如果在布妈妈身上也安上奶瓶,那么婴猴就几乎不接触金属丝母亲了。如果在婴猴下地玩耍的时候,突然放入一个自动玩具婴猴看到这个玩具后会吓得马上逃到布妈妈身上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心理学家哈洛通过对婴猴与生活环境关系的研究发现,在实验室中孤独长大的恒河猴与大自然野生长大的恒河猴有很大差别。实验室里的猴子经常是两眼发直,呆呆地坐着,碰到生人靠前也不会像野猴那样,发出恐吓或攻击的行为。相反,却是自己打自己,撕咬自己,甚至把自己弄伤。在“人造母猴”的实验中,把被强迫与母猴隔离的几只婴猴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两种不同的假母亲,在假母猴身上都装有奶瓶和奶头。但其中一个假母猴是用铁丝做成的,摸起来是又硬又凉。另一个假母猴是用绒布做的,摸起来又暖又软。  相似文献   

3.
修补生命     
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场景:一片冰天雪地的森林之中,一只母猴不忍舍弃一只冻僵的幼猴,几个星期抱在怀中,焦急地蹿来蹿去。虽然它知道它的孩子已经死了,但它还怀着救活的渴望,这是生命爱的天性。看了电视后,我在乱想,假如那只母猴能够用自己的生命换得它的孩子,它也会在所不惜的。  相似文献   

4.
修补生命     
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场景:一片冰天雪地的森林之中,一只母猴不忍舍弃一只冻僵的幼猴,几个星期抱在怀中,焦急地窜来窜去。虽然它知道它的孩子已经死了,但它还怀着救活的渴望,这是生命爱的天性。看了电视后,我在乱想,假如那只母猴能够用自己的生命换得它的孩子,救活一个幼小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将大便、屁股等写入儿歌似乎不雅,但这却是与婴儿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个孩子都喜欢妈妈的抚摸,每个妈妈也都喜欢摸摸孩子肉嘟嘟、光溜溜的屁股。别小看这种肌肤相亲,它能增进亲子感情。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有奶便是娘”,可是,心理学家所作的“金属母猴和布母猴”的实验发现,虽然小猴饿的时候要到金属猴那里去吃奶(金属母猴身上装有一个奶瓶,可供婴猴吸吮),但是,小猴平时却喜欢到布母猴身边嬉戏,恐惧时也到布母猴身边求得安慰。这个实验结果提示人们:母亲和孩子的身体  相似文献   

6.
那天下午,我们去峨眉山的猴子生态保护区里看猴子。到了猴区,我们先在入口处买了三袋猴食,没走多远就看到一群猴子,一只可爱的小猴子正悠闲自得地躺在凉亭的椅子上睡觉。凉亭顶上有一只母猴正在梳理毛发,突然一只小猴子从凉亭顶上冒出来,一蹿蹿到母猴身边,撒娇地靠在母猴身上。母猴慈爱地给小猴子捉虱子。猴王神气活现地蹲在铁索桥上,一只猴子在它身后给它抓痒痒,好像在讨好它。一只公猴蹲在路边的栏杆上,向人讨食。人们争着把猴食递给它。我也把圆圆的向日葵放在平台上。猴子看见了,反而跑到一棵大树上,躲得远远的。管理员阿姨告诉我说:“…  相似文献   

7.
国外有人作过这么一个有趣的实验:用金属丝和泡沫塑料分别制成两个母猴模型,模型内都装有奶瓶,并在模型的乳房处露出奶头,然后把刚生的小猴分别安置在两个假母亲旁边,各自从奶头吃奶。如果幼猴依恋母亲仅是为了满足吃奶的需要的话,那么,两组小猴应分别对哺育它们的“母亲”表示依恋。但情况并不如此,两组小猴都愿紧贴塑料“妈妈”,由铁丝“妈妈”哺育的小猴只在吃奶时才走近它,一吃完奶就回到塑料“妈妈”身边。而且,任何引起惧怕的刺激都使两组小猴伸臂紧抱塑料“妈妈”。这些小猴长大后,无论雌雄都没有性的要求。即使人工授精使母猴生下小猴,它们也没有母性行为,甚至不理睬或虐待自己生下的小猴。  相似文献   

8.
My Postcard     
这是送给我妈妈的明信片。看那洁白的云、金黄色的太阳、红红的花和绿叶,这是一张漂亮的明信片。明信片上有两个人,她们是我妈妈和我。我留着又直又黑的头发,我妈妈留着金黄色的鬈发。我们看上去很漂亮。鸟儿快乐地在天空飞翔,蝴蝶正和我嬉戏。  相似文献   

9.
呱呱鸟语林     
【呱呱鸟的呱呱】 小呱呱鸟家养了一黑一白两只小狗。一天,小麻雀对小呱呱鸟说:“你有两只小狗,给我一只吧!”小呱呱鸟问:“你喜欢哪一只呢?”小麻雀说:“白颜色的那只。”小呱呱鸟说:“不行.我也喜欢那只。”小麻雀只好说:“给我黑的那只也行。”小呱呱乌说:“这更不行,妈妈告诉过我,  相似文献   

10.
呱呱鸟语林     
【呱呱鸟的呱呱】小呱呱鸟家养了一黑一白两只小狗。一天,小麻雀对小呱呱鸟说:"你二有两只小狗,给我一只吧!"小呱呱鸟问:"你喜欢哪一只呢?"小麻雀说:"白颜色的那只。"小呱呱鸟说:"不行,我也喜欢那只。"小麻雀只好说:"给我黑的那只也行。"小呱呱鸟说:"这更不行,妈妈告诉过我,不能把别人不  相似文献   

11.
[基因技术 ]美国科学家育成世界上首只转基因猴据 2 0 0 1年 1月 12日东方网消息 ,美国俄勒冈保健科学大学发表的新闻公报宣布 ,名为“安迪”的一只转基因猴于 2 0 0 0年 10月 2日诞生。这是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灵长类动物 ,为人类最终战胜糖尿病、乳腺癌、帕金森氏症和艾滋病等顽症开辟了诱人的前景。这次研究是将一种绿色荧光蛋白标志基因转入猴卵母细胞 ,再进行人工授精。共计 4 0个受精卵分别植入 2 0只代孕母猴子宫 ,结果其中 5只怀孕 ,而且只有一只怀孕母猴成功产下“安迪”。目前“安迪”健康活泼 ,而且转基因特征明显———在…  相似文献   

12.
鸭妈妈和鸭宝宝一天从幼儿园回家,儿子发现一只母鸭带着几只刚出生不久的鸭宝宝在路旁草丛里嬉戏。儿子不走了,蹲下身来忽闪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鸭妈妈和鸭宝宝。他看到鸭妈妈捉到一只小虫子喂给了最小的那只鸭宝宝。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教学》2010,(2):75-76
据新华网2009年8月28Et援引8月26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和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俄勒冈州比弗顿市,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将一只患有线粒体DNA引起遗传性疾病的恒河猴卵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另一只健康恒河猴的去核细胞中,形成新的卵细胞并使其受精;受精卵在代孕母猴体内发育为胎儿并健康出生,育成了4只有两母一父共三个亲爹娘的健康的基因改造猴宝宝。  相似文献   

14.
龙虎山是广西一座著名的猴山,那里满山遍野都是猴子. 车子爬上了停车场,我们下了车。咦?房梁上那是什么?哦,正是一只猴子呀!没想到这么早就看见了猴子!那是一只母猴。抱着一只小猴崽儿。旁边有一只公猴,大概是小猴子的爸爸。在另一座房子的房顶上,我们看见了一只瘸腿猴。虽然瘸了腿,它仍然自如地在屋顶上飞快地爬行。  相似文献   

15.
<正>公猴和母猴坐在同一条树枝上看落日。母猴问:"当太阳落到地平线的时候,是什么使天空改变了颜色?""如果我们试图解释所有的事物,我们就无法生活。"公猴说,"不要说话,安静地看这美丽的落日吧。"这时,有一只蜈蚣走过。公猴叫道:"蜈蚣,你怎样使那么多条腿协调地向前迈进?"蜈蚣回答说:"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你想一下吧,我的妻子想  相似文献   

16.
纯真的心     
我在实习课上讲《两只小猫》的故事:猫妈妈有两个孩子,小黄和小黑。有一天猫妈妈让两只小猫去钓鱼,小黄专心致志地钓鱼,很快它的鱼篓里装满了鱼;可小黑呢?一边玩一边钓,最后一条鱼也没有钓到! 之后我问学生们喜欢哪只小猫,学生们争抢着说喜欢小黄猫,因为小黄猫是认真的孩子。我赞许地笑了。  相似文献   

17.
无论身在繁华的城市,还是静静的乡野,只要心怀好奇,我们就会发现身边别样的美丽,将我们这些见闻、感受写成文字,也许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本期“绿野仙踪”栏目刊登了几篇作文,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它们的得失,以期对小朋友们今后写类似题材的作文有所帮助。峨眉天下秀,但在朱伊宁同学眼里的峨眉山却纯粹是一群活泼可爱的猴的世界,“凉亭顶上有一只母猴正在梳理毛发,突然一只小猴子从凉亭顶上冒出来,一蹿蹿到母猴身边,撒娇地靠在母猴身上。母猴慈爱地给小猴子捉虱子”。没有切身的体验和仔细的观察,是绝对描绘不出那些活灵活现的猴子的调…  相似文献   

18.
亲爱的小葵花妈妈: 嘿,亲爱的老师,你知道吗,你初来的模样已经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金黄色的头发,软软地、懒懒地栖息在你的肩头,两只黑玛瑙似的眼睛一笑起来,便眯成了两弯月牙儿,又似一潭深邃的湖,而又黑又浓的睫毛就是那湖边依偎的可爱水草. 你如一朵清新扑鼻的小野花,芬芳秀丽,散发着迷人的亲和力. 想来也是有些可笑——我们整天围着你转,像小蜜蜂围着鲜花团团转,弄得你总是不知所措.也不知是哪个调皮的同学,偶然见你身穿一件画有向日葵的衣服,便为你想了一个可爱的昵称——“小葵花妈妈”.  相似文献   

19.
案例:“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片断 片断一 故事导入:猴妈妈买了三个同样大的饼分给3只小猴吃。猴妈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2块,给了第一只小猴其中的1块。第二只小猴看到了却吵着要吃2块,猴妈妈就把第二个饼平均分成4块,给了第二只小猴其中的狱。第三只小猴更贪吃,非要吃4块不可。猴妈妈就把第三个饼平均分成8块,给了第三只小猴其中的4块。  相似文献   

20.
周六,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我们到了珍稀(xī)动物馆。我看见一群人往一个笼(lóng)子里看,就立刻凑了上去。只见两只日本猴,一大一小。大的日本猴在前,后面是一只刚出生几个月的小日本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