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以内的三个数连加的教学,由于有进位知识的认知基础,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现知识的迁移,能根据数位对齐的道理,正确地书写竖式,充分运用旧知的铺垫演绎推理,进一步完善连加的进位方法。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自己发现同一位上的两数相加为十,可以先凑成10,再加上其余的数,便能简便、迅速、灵活地进行连加计算。一、抓好旧知铺垫,强化推理依据充分发挥一位数的三个数连加口算复习题的铺垫和孕伏作用,是学习连加方法的认知基础和实现迁移的支点。当两个数相加时,任何一位上的数相加结果都不会满二十,但在三个数连加…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2007,(10X):I0021-I0021
遇到10以内的连加、连减问题,要分步进行。首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减,再把所得数和第三个数进行加减运算。[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情系奥特曼     
早上第一节是一(4)班的数学课,学习的内容是《连加》。当我按教学参考书里的教法,上到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时碰到了麻烦。这是一道变式练习(见图1),要求的是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相加的和等于一个确定的数,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连加,所以解答一道连加算式题需要经  相似文献   

4.
片断一:(师板书:4+6+3)师:同学们,这道三个数连加的题,你能用哪些不同的算法,求出相同的答案?生:可以用三种不同的算法:第一种,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第二种,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第三种,先把第一、第三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二个数。师:三个数连加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算法,那么,三个数连乘,是不是也可能有三种不同的算法呢?这里有一个三个数连乘的算式,请大家猜一猜,试着算一算,看能不能找到得数相同的几种算法。(师板书:6×12×5。学生猜测,试算,交流,汇报)生:我找到了两种算法,一种是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算式是(6…  相似文献   

5.
这道题在我校教师中引起了争论。一部份老师认为,相加一次需要两个加数,“连加12次”,应该是13个924相加才对;另一部份老师认为,在珠算里,拨上一个数,就算加一次,“连加12次”,指的是12个924相加;还有一部份老师认为,两种说法都对,是  相似文献   

6.
把1,2,3这三个数,任意地安排在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然后把相邻的两个数相乘,得出三个数,再把这三个数相加.请看图1:这里a,b,c代表1,2,3的某种排列,相邻的两数相乘,我们得到三个数ab、bc、ca,然后把它们相加,得到  相似文献   

7.
一、说教材《连加》是义教五年制数学第一册P62的内容 ,第二单元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 ,连加又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连加是一节新授课 ,它是在学习了10的认识和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后 ,针对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数以上 ,在实际情况中有时还分成三个数或三个以上数的连续加法 ,为高年级的多位数的连加算理学习做铺垫准备的 ,对学习后面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进位加法中的“凑十法”计算运用到连加的知识 ,学好连加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教材用图来说明连加的意义。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  相似文献   

8.
“924 924 924 …… 924”,连加12次,是12个924相加呢,还是13个924相加呢?我认为是13个924相加。其理如次: 一、“连加12次”指的是加的次数,而不是指加数出现的次数,所以不应理解为12个加数相加。  相似文献   

9.
趣换数字     
下图中有三条成语,其中每个字各代表1—12中的一个数。现在要使每条成语的四个数相加的和以及两横行、两竖列上的四个数相加的和都相等,应怎么换?  相似文献   

10.
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法简析曲靖市教研室文素琴一、教材内容本单元包括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连续两问的应用题。二、教材编排特点1加强了算理与计算方法的教学。在连加、连减法中,需要用竖式计算的,教材先暂不出现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写法,而是把连加算式以两个竖式分步...  相似文献   

11.
一、加法结合律及其运用1、加法结合律各种版本教材上的加法结合律都是这样叙述的:"对于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结果与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结果与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c)  相似文献   

12.
判断一个数能否被99的各因数33、11、9、3所整除,可以采用两位分段法。判断时,从这个数的个位起,向左每两位分成一段,再把每段上的数相加。如果相加的和能被各因数中的某一因数所整除,  相似文献   

13.
一、情境创设——激趣屏幕动画先后出示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师:请看屏幕——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是谁呢?她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呢?学生脱口而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师:数一数,七个小矮人都来了吗?随着学生数数,屏幕出示1至7七个数,再在气球中出现7、14、21三个数。师:七个小矮人他们每人手里拿着一只气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气球上的数,你发现了什么?生1: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7。生2:第一个数是7;第二个数是7+7,两个7相加等于14;第三个数是21,3个7相加等于21。师:接着往下写,是哪些数呢?学生回答28、35、42、49,屏幕中出示各数,…  相似文献   

14.
二年级第六单元开始学习乘法了,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乘法速算。出了几道习题,在讲“十位上的数相同,而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这类  相似文献   

15.
在某次科技节上,我国的著名科普作家谈祥柏先生曾即兴表演过一个速算的"魔术",引起了外国友人的极大兴趣.谈老先生请大家随便挑出两个自然数来,然后把两数相加,得出第3个数,再将第2个数同第3个数相加,  相似文献   

16.
以)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 等于把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 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叫做乘 法分配律。()_。 一、填空:三、解题计算: 1.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为了使小学 1.从101加至200的和是多少?(列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中,一般用“弃九验算法”来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若用来解题,则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以小学数学课本中的一道思考题:“用1,2,3,…,9九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要用一次),其中两个数相减等于第三个数”为例,来说明弃九验算法在解题中的运用。一、确定符合题意的三个数的位数根据减法定义可将上题转化成等价题目:“用1,2,3,…,9九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要用一次),其中两个数相加等于第三个数”。  相似文献   

18.
陈文杰 《江西教育》2002,(19):30-30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例6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以下各小题的空格里可以填哪些数?你的根据是什么?①(80+8)×125=□×125+□×125②(□+□)×37=35×37+65×37③102=□+□④43=□+□生1:①题是利用乘法的分配律把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改写成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②题是把这个规律反过来用,这样计算时会来得简便,而③④题则是用口算(把这个数改写成整十数与某数相加或整百数与某数相加的形式)进行改写的。师(指生1):…  相似文献   

19.
巧解数阵题     
<正>例题如图1所示,在正方形的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一横行、竖列、斜行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相等。题目要求使图中每一横行、竖列、斜行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相等,但是这个和是多少又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办呢?我们不妨在空格上填上字母(如图2)。  相似文献   

20.
<正>一、把1,2,3,4,5,6,7,8,9个数填在九宫格中,使每行、列和对角线的和都相等:1.确定这个相等的和:(1+2+3+4+5+6+7+8+9)/3=15也就是1+5+9=152.确定中间格的数:(1+2+3+4+5+6+7+8+9)/9=5也是9个数字中间那个数3.确定其它格的方法:因为只有1,3,7,9与另两个数相加等于15的是两组,而2,4,6,8与另两个数相加等于15的是三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