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轶名 《今日科苑》2011,(22):53-54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是美国负责太空计划的政府机构。总部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拥有最先进的航空航天技术,它在载人空间飞行、航空学、空间科学等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它参与了包括美国阿波罗计划、航天飞机发射、太阳系探测等在内的航天工程。为人类探索太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王师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2):148-150
太空探索在为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可能带给人类新的危机和灾难.从介绍太空资源以及太空探索的现状出发,通过太空探索对人类认知宇宙的推进作用、太空探索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太空探索的非线性发展以及伦理思考来探讨太空探索的哲学意义,深化对太空探索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3.
人类在不懈地对浩瀚的太空进行着探索,而强劲的推力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唐吉斌 《世界发明》2003,26(3):11-14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海量的报道集中在失事过程、失事原因、失事影响、调查进展、宇航员和亲人故事这些方面上,而7名宇航员16天的太空生活,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太空探索的价值体现,应是人类纪念他们的真实依托。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牺牲也许是不可避免的。在“挑战者”号爆炸之前,苏联和美国的宇航员都曾由于意外事故而牺牲,但这并没有影响人类探索太空的行动。人类向未知的太空的探索、前进的步伐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相似文献   

5.
李贞  张洛平 《科技风》2014,(14):56-56
随着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深入,空间站已经成为支撑人类继续走向更广阔空间的立脚石。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和技术含量最高的航天器,空间站不仅是高科技的结晶,更是承载人类太空探索事业的工具。而机械臂作为空间站的一个重要的机械系统,其操控稳定性及准确性对空间站的功能影响很大。本文主要对机械臂的转位控制及其振动抑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的中国面临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项目,需要大量经费,为什么还要花钱去探索月球、火星和太阳系?太阳系探索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这一事业关乎人类未来的命运,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好奇,遂上下而求索好奇是创新的源泉,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类的天性。太空探索的本质是鼓励创新和探索,浩瀚的宇宙,壮丽的星空,让人类的好奇心得到充分释放。从空间上讲,宇宙无边无际,即使小到太阳系,其半径也达10万~15万个天文单位,是一个非常广阔、非常巨大的空间。从太空中回望  相似文献   

7.
马佳 《今日科苑》2007,(13):27-28
科技是把双刃剑,这是句老生常谈的话了,就在人类逐渐走向太空深处实现自己的探索之梦时,也给太空带去了它一定不想要的东西——太空垃圾。与国际空间站、人造卫星、航天飞机一同围绕地球轨道飞行的太空垃圾开始受到航天部门的注意,它们实在已经开始威胁太空探索的安全问题。而欧洲航天局对太空垃圾处理的问题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据欧洲航天局近日的报道,最近取得新的进展,研究人员已经利用厌氧细菌来"吃掉"宇航员在太空路途中产生的废物。  相似文献   

8.
李鉴 《百科知识》2021,(10):4-9
在当前科学界最关心的宇宙起源、天体起源、生命起源这三个起源问题中,最本质的是人与宇宙的关系问题.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否是适于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在宇宙中是否孤独?只有从太空探索中才能找到答案.人类进入太空,可以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宇宙奥秘,发现和利用太空资源,开展空间探测和科学实验.与此同时,伴随而生的以通信、导航、遥感为代表的空间应用和相关产业,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人类以利箭射穿了宇宙的天门,完成了工程浩大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迈开了探索宇宙深空的新步伐。到如今“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发射升空,更大大促进人类对地外文明的探索工作。而揭开浩瀚宇宙中那璀璨美丽的星系的神秘面纱,也是促进人们不断进行太空探索的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10.
会刊速览     
《今日科苑》2014,(9):50-51
<正>天津老科协《枫叶》这期可谓是"天空盛宴",有中国名航大学教授陈致怀的《飞机为什么能再空中飞行》、航天专家尹怀勤的《人类对月球火星金星的探测情况》、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银行迢迢暗度》、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北半球夏半年和冬半年不等长的根本原因》等文章,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科普大餐。"神六"上天,举国欢腾,我国也在逐步走进太空探索强国的行列,发展空间技术对于国家战略固然重要。但自从人类开始航天探索以来,技术的进步把人类的视野和希望向广阔的太空迈进。作为地球人我们要跳出国与国的狭隘,因为在无垠的太空面前,人类和国别都只能是一个"地球村"。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人们对航空航天业的需求更加多种多样,例如导航系统、太空探测、地理测绘、气象预测、交通运输等等。本文回顾航空航天发展的历程,介绍了航空航天业的新材料、新技术,对未来相关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今天,人类发射到太空的人造卫星、载人宇宙飞船、太空站、行星探测器等层出不穷,这些遨游在太阳系中的宇宙航行器是如何与地面联系的?它们在数十万公里乃至数亿公里之外,我们为什么还能对它们的行动了如指掌,而且还能对它们发号施令?在美国,绝大部分航空航天计划都是由美国航空  相似文献   

13.
吴季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0):1235-1238
2021年以来,先后有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蓝色起源(Blue Origin)和太空探索(SpaceX)3家公司成功实施了太空旅游飞行。如果发展顺利,这个领域将会在10年内发展成为一个千亿美元的市场。相应的,每年将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往于地球与太空之间。如同人类当初进入大航海时代一样,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之后的体验,将会深刻地影响人类对这个世界和自身的认识。文章将从这个角度,回顾人类自1961年第一次进入太空之后发生的变化,并探讨在更多的人来往于太空之间之后,对人类关于自身和世界的看法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腾蛟 《百科知识》2003,(11):11-12
“神舟” 五号飞船载 人升空,中 国是全球第 三个把人类 送上太空的 国家,这既 标志着国力 的强盛,也 意味着我们探索地球之外的星球的开端。而人类探索太空有哪些利弊,又克服了多少困难呢?  相似文献   

15.
从踏上月球开始,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20世纪60年代开始,太空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撩开。飞向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这一切都离不开航空科技的发展。本文讲述了一个在太空中生存的故事,一个以人类自身的极限挑战极端的危险,科学精神在这一过程中被发扬光大的令人难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高坳 《百科知识》2007,(12S):18-20
随着1957年苏联“伴侣一号”卫星上天,人类进入了探索太空的发现之旅。如今,人类又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太空旅游。不仅航天员能邀游宇宙,普通人也有机会去太空旅游,尽情享受宇宙之美。  相似文献   

17.
2010年4月23日7点52分(美国东部时间4月22日19点52分),美国研制的人类首架太空战机X-37B成功发射升空。X-37B的诞生无论是否意味着太空武器化序幕的拉开,还是被当成一场太空军备竞赛的导火索。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次发射必将在飞机发展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一刻也必将永载人类探索太空的史册。  相似文献   

18.
《今日科苑》2005,(8):14-17
阿波罗探月计划结束30多年后,美国总统布什在2004年初提出了“太空探索远景计划”——20188年,人类将再次登上月球,并建立月球基地:从2020年开始着手为人类登上火星做准备。今年8月,美国宇航局将正式公布一份以此为基础的太空探索计划,详细描绘出人类重上月球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文化》2005,(5):26-26
让人类进入太空是否值得,今后的太空探索是否应以机器人为主?近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制形形色色功能强大的太空机器人.它们很有可能在未来接宇航员的班。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与了解越来越深,科学家已经在构想着如何将人类迁移到这个地球的邻居上生活,如何在这颗红色的星球建造人类的居住环境。除了居住以外,我们还需要考虑饮食问题,毕竟"民以食为天"嘛。那么,我们在火星上都能吃什么?太空食物的变化今天,人们对太空食物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早期的太空探索时期,那时候的宇航员只能食用一些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