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办婚姻尝苦果 陈独秀的第一次婚姻是与即将寿终正寝的科举制度联系在一起的。1896年,18岁的陈独秀为了“敷衍母亲”勉强参加了院试。不料,陈独秀居然以一篇“不通的文字。蒙住了不通的大师”.榜列秀才第一名。  相似文献   

2.
秀才,乃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据相关史料记载,秀才的产生要经过州府统考,考生中的前15名为秀才.慈利过去属澧州府管辖,凡是经过县里筛选的考生才有资格进入澧州考场,每三年一次.秀才有文、武两类.南北大侠杜心五就是在澧州考取的秀才.我接触的两位秀才都是和杜心五一同入考的考生.  相似文献   

3.
我国封建教育历史悠久。到了清朝,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备。考试共分10个阶段进行。前4个阶段为学校考试:县试、府试、院试(即秀才考试)、岁试。后6次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科试、乡试(即举人考试)、举人复试、会试、复试、殿试(及格者称进士,其中第一名者为状元)。在这一连串的考试之前,应考的书生要背诵多少书呢?据程曦在《中国历史轶闻》一书中统计,论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度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为了统治需要而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一项伟大发明和创造,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中国乃至东亚、欧洲的政治生活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据档案文献记载,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历经1300多年,其间先后产生了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秀才就不计其数了.  相似文献   

5.
杨光 《出版参考》2011,(5):38-39
整整100年前,即1911年的2月,一个名叫叶鸿眷的年轻人考取了北京清华学堂,成为“游美肄业馆”更名“清华学堂”之后走进清华园的第一批学生。这个13岁的少年,就是日后桃李满天下的叶企孙。  相似文献   

6.
刘半农.原名寿彭,后改名复,号半农。1891年5月27日,他出生于江苏江阴西横街。父亲刘宝珊,曾中过秀才.后与人创办江阴最早的小学翰墨林小学。1905年,14岁的刘半农从翰墨林小学毕业,以江阴考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由八县联办的常州府中学堂。同期录取的还有后来蜚声海内外的国学大师钱穆。刘半农天资聪颖。每次考试各科成绩平均都在90分以上,深受学监(校长)屠元博的喜爱。一次,  相似文献   

7.
<正>明代文献档案里提到俞大猷,常有这样一句描述:继光如虎,大猷如龙。意为北有猛虎戚继光,南有蛟龙俞大猷。俞大猷,福建泉州人,是明代文武兼备的抗倭名将。一、自幼习武俞大猷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五岁时进入当地私塾读书。十五岁考取秀才,从小喜爱武术,每日清晨在清源洞习武不止。  相似文献   

8.
连云港地处东隅,依山傍海,历史悠久,英才辈出.近代最杰出的海属人物首推沈云霈.沈云霈(1854-1919年),字雨辰,号雨人,海州西门人.1873年,他经过刻苦学习,参加了八股考试.年仅19岁,便连中秀才、举人.后到浙江知府廖谷嗣手下做幕僚.1894年,他解饷到北京.这一年,为庆祝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举行"恩科会试",对于时年已经41岁的沈云霈来说,机会非常难得,他参加考试,结果中了进士,并且因为文学、书法优秀,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相似文献   

9.
清光绪三十年甲辰,公历1904年,中国举行最后一次会试、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末班车。因为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的破坏,加上几年前公车上书的影响,这次会试与上一科(1903年癸卯恩科)同样,移至河南开封举行,殿试才回到北京。末班车主考(总裁)四人:大学士  相似文献   

10.
1一位名叫苏局仙的老人去了。当年,中央决定创办文史馆时,全国共有8个翰林、一个进士、21个秀才,苏局仙便是最后一位离开人世的秀才。这位历经清朝、民国、敌伪统治、国民党反动统治和新中国5个漫长历史时期的老人,在他111岁  相似文献   

11.
巩淑芳 《兰台世界》2012,(22):41-42
曾国藩(1811—1872),"清代三杰"之一,头戴"中兴名臣"的桂冠。他23岁考取秀才,28岁中进士,留京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最后升至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为"文正"。曾国藩的思想和智慧,对几代中国人都产生了影响。梁启超对曾氏倾心推崇,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中写道:"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1]序2曾国藩一生从政、治军,收藏是他的最  相似文献   

12.
1912年.14岁的闻一多考上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时,父母为他订了婚。对象名叫高孝贞,1903年出生在一个宫宦家庭,和闻家还是姨表亲。闻一多考取清华后,高孝贞的父亲认为这孩子有出息,便主动提出要将女儿嫁给他。亲上加亲。又是门当户对,闻一多的父母欣然同意,  相似文献   

13.
题目在哪里     
给报刊写稿,或写新闻报道,或写文章评论,都得有个题目。就是说,写稿首先总会遇到一个写什么的问题。而初学写作的人,往往不知道题目在哪里。从前有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给一个秀才出了个文章的题目,秀才三天三夜没写出来,苦得要命。他老婆说:“你写文章好像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要痛苦。”秀才说:“你们女人生孩子,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我肚子里却是什么也没有。”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写文章必须有东西,如果脑子里空空,谈何文章报道,谈何题目?  相似文献   

14.
造字     
一天,甲、乙二位秀才在河边散步,边走边说闲话。一群本来在水面游来游去的小鱼儿突见人影,一摆尾巴,倏然不见。甲秀才惊叹道:“看,这小鱼儿窜得多快!”乙秀才也附声说:“是呀,真快真快!”但马上就若有所思,沉吟起来,问甲秀才道:“你刚才怎么说的?”甲秀才道:“我说鱼儿窜得好快呀!”乙秀才道:“是呀,你说这窜字该怎么写?”  相似文献   

15.
刘磊 《传媒》2002,(7):38-40
一 《申报》早年有个名叫蔡尔康的主笔,秀才出身的他,自号“铸铁庵主”。沪上名士郑逸梅写过一篇文章,介绍秀才主笔的名片。在蔡尔康的名片上,他把自己的头衔列了一大串: “四品街分部主事奏保经济特科、六举优行恩贡生、历办《申报》副主笔、《沪报》总主笔、《新闻报》开创正主笔、《南洋官报》采访委员、历掌《万国公报》广学会正翻译”。 从他这张有趣的名片上列举的这些头衔来看,蔡尔康事实上已经脱离仕途,成为了一个“职业报人”,  相似文献   

16.
告别童年     
毕业考试,我照例考取了神泉完小第一名。 毕业典礼是在院子里举行的。山乡学校,典礼颇属草草。校长和老师们都作了讲话。他们讲了些什么,我都忘记了。但几位老师的音容笑貌,因了那别离的氛围,都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在饥荒年月,他们送这样一批学生毕业,清癯的面孔上都现出难言的表情。  相似文献   

17.
清代的科举制基本沿袭明制,每三年举行一次,分四级进行考试,第 一级为童试,取中者为“秀才”;第二级为乡试,取中者为“举人”;第三级为会试,取中 者为“贡士”;第四级为殿试,取中者为“进士”。因科举是清政府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 统治者对它极为重视,称其为“抡才大典”。为杜绝场闱中不断出现的种种弊端,清廷在对 临场考官之监试及应试考生之答卷等方面,均做有极详明的条例规定,并于每届科试前,一 再严申历朝有关圣谕及科场例禁,以对考官及士子进行警示。现从馆藏档案中选出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年)广东举行乡试的部分史料,予以刊布,供研究清代科举制度参考。——编选者丁进军  相似文献   

18.
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物,科举起始于隋朝。状元又称状头,是数以万计举子的代表。唐载初元年(公元689年)首创殿试,把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以后逐渐得以习用。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的刘春霖。前后  相似文献   

19.
姚大明 《兰台世界》2012,(10):59-60
其始于隋605年、亡于清1905年的1300多年的古代科举制度[1],是我国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采取的一种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政治体制之一。孙中山先生曾于欧美各国考察后说:中国考试制度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则认为,科举制度不仅对  相似文献   

20.
满朝荐,明代湖广行省辰洲府麻阳县(今麻阳苗族自治县)人,生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卒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享年69岁.满朝荐自幼至40多岁,一直在麻阳家乡,一边苦读一边劳动.他醉心科举,17岁中秀才,25岁中举人,仍然苦读不辍,曾六上公车,一心要考取进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