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美术是初中阶段艺术教育的支柱科目,是培养初中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科目。美术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艺术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既是对客观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对生活的二次创作。民间美术是我国绘画史上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是传承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的接班人,美术教师应该以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为纲领,开发全新的美术校本课程,为美术课堂增添活力与色彩。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选取民间美术的代表,例如纸版画、剪纸、手工制作等融入校本课程,这样既可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和方式,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民间剪纸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让青少年了解民间剪纸的艺术魅力最好的办法是把民间剪纸引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引入民间剪纸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美术课程教学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为开发剪纸校本课程,聘请北京剪纸传承人、北京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徐阳老师到学校进行剪纸授课。学生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学习剪纸,感受传统手工艺"口传心授"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学校以《引入民间剪纸艺人资源——对小学生美术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为引领,开发剪纸校本课程,进行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美术学科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  相似文献   

4.
倪红旗 《考试周刊》2010,(13):230-232
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师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本文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尝试把民间剪纸艺术引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之中.并对剪纸教学进行了探索。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剪纸艺术”、“学习剪纸技法,感知剪纸艺术”、“创作剪纸作品,掌握剪纸艺术”、“参与作品评价,领悟剪纸艺术”等方面对剪纸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将剪纸教学引入美术课堂,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实效具有实际的意义。同时,剪纸教学也是让学生学习民间美术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传统文化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它对成人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民间美术校本课程具有多元价值功能,是成人教育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开设民间美术校本课程有助于成人美术学员自觉传承优秀民间美术,能给学员带来成功的契机。因此,中国成人高等美术教育应该重视开发民间美术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6.
剪纸作为中国民间一个古老的美术形式,是传统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开设剪纸拓展教学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右脑,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逐步形成善于观察、勇于思考、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应结合结合实际进行剪纸活动,并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剪纸艺术作为民间美术的代表,将其引入到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剪纸的了解和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于民间美术的喜爱,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这对于培养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并将优良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魏小珍 《家长》2023,(12):150-152
<正>文章以弘扬传承文化为背景,以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推广剪纸艺术的意义为出发点,结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特点,从渗透剪纸历史、欣赏剪纸作品、创作剪纸作品三个方面探讨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应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丰富课程资源、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能力、艺术修养水平以及美术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与路径。一、文化传承视域下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推广剪纸艺术的意义(一)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剪纸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在校本课程中融合多民族文化,使当地民间美术资源与美术教育融为一体具有重要意义。而广西壮族的图腾文化是我国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拥有丰富的文化价值,能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素质。因此,开发与应用民族传统资源是美术校本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画像石画像砖艺术是中国古代民间美术中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以石和砖为媒材,以刀代笔的绘画艺术,制作过程融绘画、刻制、拓印为一体,内容丰富,风格雄沉气派。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开展画像石画像砖艺术校本课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技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对现有的国家美术课程设置的有益补充和实践拓展。近几年,我校以开设画像石画像砖选修课、开展实践活动为切入点,探索和构建可行的、适合初中学生的画像石画像砖校本课程体系,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1.
就如何在初中美术剪纸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剪纸技能与美术剪纸创作能力,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给初中美术剪纸教学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肖婉蓉 《考试周刊》2023,(2):158-162
围绕着《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对学校开发美术校本课程的相关规定。现阶段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围绕黏土为介质来开展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学生小时候都特别喜欢玩橡皮泥,能用橡皮泥捏出形态各异的作品。黏土比橡皮泥更轻,延展性更好。且在手感方面,黏土更加细腻,可塑性极好。因此在当前适合将黏土融入校本课程开发中。文章结合黏土开发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以提升初中美术课程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助力初中美术教学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徐慧 《考试周刊》2013,(49):178-179
新课程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是学校教育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相联系的切入点,是最具价值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具有学术性和创造性的美术校本课程资源。皮影、剪纸、香包、刺绣、面塑等庆阳民间美术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民间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给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14.
“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文化园中的一支奇葩,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发地小学就把剪纸艺术作为教学内容引入美术课堂教学,2000年又将其列为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5.
"卓尼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在美术校本课程中的整合运用研究"是指以卓尼县辖区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为资源,搜集整理这些艺术资源,以校本课程形式引进课堂,使民间艺术与学校教育构建成完整的艺术教育格局,使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使学生受到家乡美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6.
"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文化园中的一支奇葩,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发地小学就把剪纸艺术作为教学内容引入美术课堂教学,2000年又将其列为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继承和发扬民间优秀文化传统.以对重庆大渡口区堰兴剪纸这一地方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切入口,秉承剪纸艺术教育从儿童抓起的教育理念,着力将民间剪纸艺术融合于学校美术教学,开发校本课程教材,引入堰兴剪纸艺术形式进入课堂教学,并开发儿童的童心、童趣、童真的“儿童化”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一、现代儿童剪纸校本教材在小学阶段实施的背景及意义1.现代儿童剪纸校本教材在小学阶段实施是文化传承所求。剪纸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它蕴含着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承载着民间古老、质朴、清新的文化,具有独特的美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的初中美术剪纸艺术的教学中,单一教学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这样仅仅能满足传统教学资源的,不能促进体现之间的情感和交流,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已经出现了很多的局限性。因此,在现代的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的情况开展合适的STEAM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民间剪纸走进课堂,提高初中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美术审美。  相似文献   

20.
徐慧峰 《考试周刊》2014,(56):174-174
民间艺术是宝贵的财富,是最直观、最鲜活生动的教学资源。庆阳市的皮影、香包刺绣、剪纸、石刻、面塑等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方特色,享誉全国,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民间美术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使学生从当地民间艺术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最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创造性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