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都曾思考过的问题。其实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把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放在首位。关于阅读教学,吉春亚说:“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于永正说:“把书读好,这是本分。”名家的说法不一,但主体是一样的,即语文的阅读教学要有浓厚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2.
一   毕养赛先生主编的《中学语文基本教学技能》一书中称:“讨论,就是在教师组织和主持下师生共同对有关问题切磋议论,力求取得共识的教学活动。” 二   语文教学中的师生讨论方式,要取得什么共识呢 ?是不是要取得共识呢 ?这是一个应当引起关注的问题。   笔者认为,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讨论方式的使用目的不应该是取得共识,起码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共识。在教师精心组织的语文课堂教学讨论中,学生积极的思维成果,有新见解的萌芽,有幼稚的表现,有第一次不系统的语言表达,甚至有“异端邪说”,这样的问题有必要取得共识吗 ?能取得…  相似文献   

3.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纲 《科学教育》2009,(4):36-37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我参加过的多次语文观摩教学活动中,有以阅读教学为主的,有教写作的,但却以进行阅读教学的教师最多。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小学语文大纲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同时,我还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这种理念层面上的认同和共识,并没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更多地把目光投射在课文内容上,把精力花在“理解”上。于是,“得意忘言”成了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讨论“课堂造境”这一话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如下问题达成共识。语文学习有两个基本阶段:生活阶段与课堂学习阶段。我们姑且称之为“生活语文”和“学校语文”。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展开讨论往往被认为是活跃中学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途径。的确,讨论教学用得多,那么中学语文课堂就比较热闹,中学语文课堂的形式就丰富多彩。但是真正有效的讨论却很少,在“热闹”的背后,仅有三分之一的讨论具有积极的效果(达成共识);有二分之一的讨论收效甚微,流于形式,有些讨论则属浪费时间的无效劳动。因此,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有一种观点就广泛传播开去:阅读即对话。于是有人呼吁:语文阅读教学的独语状态已经延续得太久,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深受其苦,亦招来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的批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实施“对话式”语文教学。当然,这种独语状况被摈弃后,有目其睹的结果就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喧哗与骚动。  相似文献   

8.
中学的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不少学生视为畏途。有人甚至深恶而痛绝之,发出这样的诘问:现代社会,科技时代,还学那些“老古董”究竟有什么用?在经过了先后几次“文白之争”的讨论之后,中学语文界已基本达成了共识:文言文仍然需要学。现在不是学不学文言的问题,而是如何强化中  相似文献   

9.
李悦 《现代语文》2007,(3):119-120
近年来,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老师们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即:高中作文真难教。与之相对应的是,高中生们普遍感到高中作文越来越难写。面对这样一个尴尬局面,张志公先生曾感叹:“作文教学恐怕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一个极度关注教育的国度,我国作文教学的历史不可谓不悠久,积累的经验不可谓不丰富。然而,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经验依然难以掩饰当前作文教学苍白的面容。在层层炫目光环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只是中学作文教学的软弱无力、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0.
1.问题的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前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在这方面,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阅读教学课是实现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但是综观我们目前的阅读教学课,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忽视了能力训练。现实中不少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的是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关注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当前.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对话”这一观点已成为语文教学界的共识。对话理论,给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对话.给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语文对话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在民主与平等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13.
教语文,要立足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证明,小学语文教学应抓好“五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和基本习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有营根固本、正心启智,学生方能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陈德兵 《广西教育》2012,(44):30-32
一、“板块式阅读教学”的基本内涵 “板块式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模式,一种教学思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板块式教学”的创造者余映潮先生给“板块式教学”所下的定义为:所谓“板块式教学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呈板块状分布排列。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听、说、读、写的训练 ,虽各有要求和渠道 ,但一个共有凭借便是阅读教学。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首先必须着眼于阅读教学的改革 ,力求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三性”——即主体性、活动性和创造性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一、在阅读教学中突出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阅读教学要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 ,学生是阅读行为的操作者 ,自始至终学生决定着阅读目标的认定、阅读方法的选择和阅读效果的达成 ,因此学生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深化阅读的主体性 ,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王泽贤 《成才之路》2023,(19):77-80
深度学习强调学做一体、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与新课改的目标要求相一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是培养语言听、说、写等基本能力的重要途径。沉浸式阅读实际上就是一种深度阅读学习模式,其能促使阅读教学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过渡,帮助学生沉浸于阅读文本之中,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文章分析当前学生语文阅读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沉浸式阅读教学机制构建策略,以期促进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7.
赵春长 《考试周刊》2012,(15):32-33
阅读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诸如,知识灌输的教学观念仍根深蒂固,阅读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语文课堂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把语文看做纯工具性的学科,重各种阅读技能的操练,  相似文献   

18.
“内容分析式”是阅读教学低效高耗的症结,这是反思阅读教学历史、审视教学现实后的结论.崔峦老师旗帜鲜明地提出:与“内容分析式”阅读教学说再见.广大教师逐渐认识到,“课文内容”不是“教学内容”,“讲课文”不应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教学形态.接下来的问题是,阅读教学“美丽转身”后,该往哪里去?与“内容分析式”说再见后,该教什么?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其基本任务自然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这应该成为我们“转身”后前行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于促进学生的,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为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这个人文应用学科的使用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确立了以下的教学思路,即:阅读教学:明确目标,先读后导,自主读书;基础训练:针对目标,先学后教,自主练习;作文教学:把准目标,先试后评,自主写作。经过深入反复的探索、试验,构建了以“明确目标-自主尝试-交流反馈-引导矫正-升华实践”为基本环节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个课堂教学模式用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各个环的学习活动中教围绕学习的目标展开。  相似文献   

20.
魏永才 《辽宁教育》2007,(11):35-35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广大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让学生主动学习,很多教师精心设疑,积极引导学生探究。但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仅仅靠教师“设疑”、学生“探究”是远远不够的。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问题设计,更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