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学中年级的作训练,是由说话、写话、写片断向成篇作过渡的阶段,它既是低年级作训练的延续和发展,又是高年级作训练的准备和铺垫,对以后学生能否写好作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2.
话题由来同学们在作文中常常会写到各种各样的场面。如何写好场面呢?抓住典型、渲染气氛,是一种最基本的写法。抓住典型,就是写好“点”,就是写好有代表性的个别人、事、物;渲染气氛,就是写好“面”,就是从整体上写出那个场面给人的感觉和印象。如果能做到这两点,你笔下的场面就“活”了。  相似文献   

3.
情感的力量     
“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这是作者对落日别致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独特的感受?作者对戈壁落日,云海落日,平原落日和大海落日的描写,首先营造了浓烈的抒情氛围,为后文写家园落日作了铺垫,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重笔描绘充满爱意、给人深切感悟的家园落日。“那才是我的太阳啊!”作者在一番大肆学渲染之后,抒发了自己一腔浓烈而深沉的爱乡之情。  相似文献   

4.
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属描写手法之一。中学语文课本中,运用铺垫艺术的颇多,尤其是小说。小说中的铺垫,是使故事情节、人物行动、布局结构向合理、严密方向发展的一种台阶,往往能收到“盘马弯弓故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效果。综观铺垫艺术手法的功能,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1注意起点,从上学初就要为以后的写作教学作好铺垫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连续性和延伸性的,因而,作,应当做到如下几点。写作非朝夕之功。教学是要使学生顺利开始学习写  相似文献   

6.
一、意境渲染。课前铺垫 同学们。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曾留下许多思乡思亲的千古绝唱。看不够的家乡景。念不完的家乡人。写不完的还是家乡情啊!你脑中有哪些思乡思亲的诗句呢?老师这里也有几酋送给大家(播放古诗意境动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写酒来表现英雄是古典名《水浒传》的重要特色,而武松应该算得上是众多英雄中最抢镜头的酒中豪杰了。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等壮举佳话无一不是通过对武松喝酒的层层铺垫渲染来凸现他的英雄本色的。  相似文献   

8.
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好办法牡丹江市第五中学孟云很长时期以来,仿写没有被重视起来。实际上,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好办法。从初中生实际情况看,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批评性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他们喜欢模仿成年人,希望能挤到成年人的行列中去。而仿写可以调动学生作...  相似文献   

9.
看·思·说·写──小学语文第四册“基础训练2”看图说话、写话教学设想宣威市榕城三小黄芬看图写话是小学生作又训练的重要形式之一。抓好低年级的看图说话、写话尤其重要,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为高年级的命题作文起到了铺垫作用。小学语又第四船“基础训...  相似文献   

10.
曹雪芹在《红楼梦》前三回中五处写到林黛玉的外貌形象,突出其精神气质之美。手法由远而近,层层渲染,又以其他人物为起点、作铺垫,最后以模糊描写完成这一美的典范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张忠丽 《考试周刊》2011,(55):125-126
课堂导入环节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部分。它仅是一节课的开始部分,但是通过教师的精巧设计却能起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作用。它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生进行下一步学习作良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12.
《峨眉道上》是著名作家玛拉沁夫的作品。课文写的是作者在峨眉道上看到背石板上山的铺路人及由此引起的感想。本文内容不仅真切感人 ,而且构思巧妙 ,是训练学生“边读边想”、深化理解并使之感知有关写作技法的好教材。下面就本文教学应该把握的有关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作简要提示。一、让学生感知铺垫与对比的作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的是“我们”攀登又陡又长的梯形石板路 ,感到非常吃力。本段看起来与文章的中心没有什么联系 ,但它却为下文写铺路人作了很好的铺垫 ,埋下了几处伏笔。其中第二、三、四句话是颇有深意的。第二句的“所谓路 ,…  相似文献   

13.
写景是对自然景色、客观环境和周围陈设的描写。景物描写有的直接赞美祖国的壮丽河山,有的起渲染气氛、烘托中心的作用。一篇好的景物描写,能反映出时代的气息和当时、当地的社会风貌,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刻画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串连故事情节。许多写景物的习作,作者通过写景,抒发了某一方面的感情,它不仅能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读者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还能提高读者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从而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增长见识。一、写出景物最显著的特征世界上的景物千千万,形态各异,千姿百态。就是同一景物,…  相似文献   

14.
闲话烘托     
作诗写文章,可以从正面进行渲染,也可以从侧面进行烘托。正面渲染,不用说,一般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当然渲染得如锦上添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侧面烘托,则不是人人所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了,然而烘托得好,效果并不比渲染差,甚至还要好一些。王昌龄《少年行》:“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猎长杨。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不写服饰,写“白马金鞍”,却显示了服饰的豪华;不写地位,写“从武皇”,却显示了地位的显贵;不写声势,写“旌旗十万”,却显示了声势的煊赫。这里没有正面写主人  相似文献   

15.
写景,或者说景物描写,在文章中往往可以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为故事的发生、发展作好铺垫.有些景物描写还能反映独特的地域风貌或强烈的时代气息,所以,好的景物描写往往可以渲染气氛,组织故事情节,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正>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或时代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为后文作铺垫,蓄势。③烘托人物性格、品质或前途命运。④揭示、深化主题思想。⑤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和思想感情。⑥推动情节的发展。⑦照应标题。  相似文献   

17.
<正>通过对《背影》和《阿长与〈山海经〉》这两篇经典散文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何为铺垫、铺垫有何作用、铺垫的常见形式。希望同学们在写作中尝试运用铺垫写法。何为铺垫从题目就能看出两篇散文的主要内容分别是关于“背影”“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朱自清在散文的开头提到“父亲的背影”,然后用近600字写其他内容,真正写“背影的故事”与末段对“背影”的追忆加起来不过700字;鲁迅用不到1200字写“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之前却用2000字写其他内容。  相似文献   

18.
[名师画板]写文章时,我们已经学会了过渡和照应,但与二者有同等作用的——“铺垫”,在作文中的作用也不应忽略。简而言之,“铺垫”就是为写好后面的内容起到铺路、下台阶的作用。为了使文章的内容前后相辅相成、衔接紧凑,必须注意巧妙地铺垫,才会使文章的内容有条不紊。否则,就  相似文献   

19.
一篇好的作批语,不仅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写好作,而且能促进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友谊.教师写批语时,首先应谊认真确定作批语的内容,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素质,慎重地评价.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大家好,记叙文中的人物出场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那些重要的人物,在他们出场之前,一般来说作者会事先做一些铺垫与渲染,着力地营造氛围。当这种氛围营造到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