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五四”时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落潮,“革命”的逻辑渐渐取代“启蒙”与“复兴”。以胡适、周作人等为中心的新文化诸将在与国民党右翼的对话过程中呈现出“立人”与“立国”的思考。胡适对“个人主义”的坚持、对“实验主义”哲学的尝试和周作人对国民党杀伐的批评、对政治力量的拒绝,构成了对“立人”与“立国”的重要思考,这些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2.
抗战前十年,国民党政权下县长与县党务系统之间的关系,最明显、最主要的是党政冲突。这些冲突掺杂着国民党内部的派系矛盾、地方实力派的"拥势自重"、军队对县政的侵凌以及私人龃龉而呈现出复杂的样态。进一步看,这些复杂性直接决定了县级权力格局的特点。总体而言,县长挟行政权与司法权在县政权中占据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皖南事变过程,中国共产党坚持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坚持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一致性,随着时局的起伏和矛盾冲突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灵活运用,沉重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动气焰,维护了统一战线和团结抗日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正> “五四”运动前期,新旧思潮冲突已很激烈,北京尤其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新思想的影响下,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傅斯年逐渐发现自己以往尊崇的旧的学术思想和传统的种种弊端,于是毅然投身到新文化运动的洪流中。为了响应《新青年》的号召,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在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的大力支持下,1918年暑假,傅斯年邀请同窗好友  相似文献   

5.
"二次革命"失败后,围绕国民党与国会关系问题,国民党系议员发生了严重分歧,选择继续留在国会的国民党议员寻求通过政治手段而非军事手段解决与执政当局的冲突。为此,他们通过国会平台,采取了一系列动作,以缓和与政治对手、政府以及袁世凯本人的紧张关系。不过,国民党议员的转变很大程度上难以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也使得国民党在国会中的制衡作用不断消解。随着袁世凯成为正式总统,国民党议员被迫暂时终止其政治生命,民初议会政治至此也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是国民党的创始人,他一方面形塑了国民党的组织架构、构建起主要的制度文本,另一方面主持制定了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宗旨和纲领;孙中山曾领导国民党从事护法、推进国民革命,同时引领国民党实行三大政策和改组国民党。在孙中山的领导和影响之下,国民党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并且曾经取得了全国意义上的执政地位。孙中山更是一位民族英雄和世纪伟人,他从未放弃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从未放弃对民主共和理念的向往和传播,孙中山对于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已经载入史册。是否继承孙中山的遗志、坚持孙中山开创的事业,当下特别是能否坚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是衡量国民党历史地位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7.
《甲寅周刊》是近代中国比较有影响的期刊之一,由著名政论家、逻辑学家章士钊于1925年在北京创办,其作者群因政见相似,被称为"甲寅派",他们在思想文化上,反对新文化运动,主张保存国粹;在经济上,反对工业化,主张农工并重,侧重农业的发展;在政治上,反对国民党党治,主张民权。  相似文献   

8.
东北解放战争中,南满根据地的坚持、巩固和发展为最终东北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南满的对敌斗争历程中,南满分局在斗争最艰苦的时刻,充分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不但巩固、发展了南满根据地,并且打破了国民党"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东北战略,迫使国民党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其斗争经历是实现解放战争时期"党指挥枪"这一原则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9.
"问题与主义"论战是以《新青年》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阵营在新思潮的汹涌澎湃中发生裂痕、内部分化的标志性事件。在论战中,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们,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斗争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前进道路。经此论战,曾经的同人各自坚持着主义,在各自道路上渐行渐远。论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使新文化运动阵营产生分化,培养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们的斗争精神,使很多人认识到输入和实行主义须注意实际。这些都是论战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宜宾学院学报》2019,(11):46-55
作为学衡派的核心人物,梅光迪的学术活动折射出学衡派中的个体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有独特贡献的事实,这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人的发现"的价值回归,又是彰显新文化运动丰富性与复杂性的重要体现。因此,重识梅光迪,不仅是丰富个体化经验与体验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面相,更是进一步推进新文化运动研究走向深入和多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学习提示本单元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 5、6两章内容。中共创立时期的内容高考命题突出的特点是 :考题数量小 ,多侧重于基础知识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考查的重点集中在新文化运动 (该考点考得最多 ,涉及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后期的新发展、功绩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的表现和特点等。大革命时期的内容主要考查了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五卅运动(上海总工会的成立 ) ;孙中山召开国民党改组会议 ;中共支持孙中山北上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以退让求团结”的史实 ;192 4~ 192 6年间国民党的性质 ;最早建立党代表和政治部…  相似文献   

12.
在持久抗战局面下,国民党被迫实行战时农民总动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农民能够坚持并争取抗战胜利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国民党对农民所确定的动员理念、政策、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导致了与其愿望相悖的动员效果。本文拟对国民党的农民动员作深刻剖析,使人们认清国民党的阶级本质,从而印证了"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3.
1929年,新文化运动背景下发生了“子见南子”案,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民国政府参与“子见南子”案的处理,反映出近代中国文化的讨论始终与国家政治诉求分不开,新文化运动背景下国民党政治转型的激进迅速与文化转型无法“齐步走”的矛盾.然而,政治诡谲多变,与主流文化倾向有离有合,有同有异.政党政治兴起,新文化运动走向了学术思想与政治上“各种主义”的分野.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是一生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人民群众的民主精神的光辉典范,他的这种无产阶级的崇高思想品德,开始于青年时代的学习和锻炼,坚持于长期革命实践中.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我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开始.科学和民主,是"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两面战斗旗帜.这两面旗帜,曾在"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中,起了横  相似文献   

15.
1939年抗战时期西康宁属的“禁烟”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台北国民党党史馆所藏"国防最高委员会"档案为主,探寻1939年蒋介石为巩固川、滇、黔等西南抗战基地、控制西康,在西康宁属实施禁烟的历史真相。然而"禁烟"的背后却涉及中央、地方集团之间不断的利益争夺和冲突,以至烟患禁而不绝、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6.
"桐城谬种"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文化运动之后,"选学妖孽,桐城谬种"成了批判旧文学的口号,通过当时钱玄同和林纾、黄侃以及桐城派的关系,探究"桐城谬种"最初所指对象,当是林纾,后来在新文化运动中被扩大为指向整个桐域派.  相似文献   

17.
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福建省党部组织机构急速增加,但组织趋于涣散;党员人数迅速膨胀,但党员对党更加淡漠;党部经费大都来自政府拨款,经费不足,许多活动难以开展。在党政关系中,不仅实现不了党对政府的指导、监督,反而处于从属地位,影响到了国民党的执政能力。这种局面的出现,源于国民党中央地方党务设计的失策。但从根本上说,是国民党的主义、政纲、政策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相冲突,与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趋势相冲突,它没有广大的民众基础,只能依靠政权的力量推行其主张。  相似文献   

18.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启蒙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成果很多且研究很深入.但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语言文化,却鲜有人从历史的角度论及.事实上语言文化上的革新,对文化的传播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其本身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白话文运动"以及"注音字母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对推动中国语言文化发展所作出的重大努力.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发展,使汉语走上了"言文一致"的道路,使我国注音字母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扩大了影响,壮大了声势,并造就了我国教育与文化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9.
2015年9月19日,"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巢湖召开。与会代表就新文化运动与《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与百年中国、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等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和热烈讨论,提出了不少具有学术价值的新见解、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戏剧往往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那么,教学活动是否也需要通过矛盾冲突来提高教学质量呢?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就曾主张在教学中"利用‘冲突’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人为地为掌握知识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