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面向21世纪,世界各国都把教师教育改革做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外教师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教师教育的高层次,高标准;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待遇;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要借国外教师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和相应的对策:明确教师教育的目标;改革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的体制。  相似文献   

2.
国外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向21世纪,世界各国都把教师教育改革做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外教师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教师教育的高层次、高标准;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待遇;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要借鉴国外教师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和相应的对策明确教师教育的目标;改革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的体制.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化: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和努力方向。为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必须对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实现教师教育终身化;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教师培养模式,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打破传统的教师培养体系,建立多元化、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创造新时代的义务教育》(2005)咨询报告中,提出了“提高教师质量,确立对教师的充分信任”的教师教育理念,并提出以下四项教师教育改革策略:1.深化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师职业资格证制度改革;2.改革教师聘用方法,完善在职教师进修体制;3.调适教师评价取向;4.拓宽教师聘用渠道,促进多样化人才录用。日本的中小学教师教育理念与改革策略,对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构建教师教育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了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全面突破,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基础教育教师转换角色意识,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并且不断自我发展,教师教育应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建立新的模式,其要义有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进行教师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教师培养综合化。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是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师教育课程整合的要素来讲,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包括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一体化、课程内容一体化和课程实施一体化等方面。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结构比例失调、课程类别不合理,课程之间内容融合度低、教育实践课程欠整合,课程实施方式变革步伐缓慢、学生评价单一等。建立模块化课程网络体系、合理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实施过程等是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构建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新要求,教师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高师院校只有和基础教育改革接轨,更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创新,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培养过程一体化,才能适应曰趋深入的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陈菊 《教育与职业》2008,(3):130-131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鉴于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广西师大在教师教育改革中将课程改革作为着眼点,构建了与培养、培训目标相符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力求满足不同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要,为逐步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和专业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深入,教师教育一体化成为未来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与改革还存在体制机制创新不足、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职后培养缺乏对教师的个性培养等问题。为此,可通过明确教师教育一体化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和任务,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教育一体化机制体制的构建与完善,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一体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等措施,探索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振兴民族的希塑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在论及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时指出.教育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现行的课程教材体系和考试评价制度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尽快提高。教师素质与课程教材体系和考试评价制度并列中国教育改革最重要、最紧急、最难攻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秦平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12):117-120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推广,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文章探讨了适应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教师应具备新的素质。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因此,应该加快师范教育改革的步伐,完善实现教师专业化素质培养的途径,推动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教师教育并不能取代师范教育;师范教育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能随意改变;高师院校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育环境、制度保障、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必须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方向。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化使传统教育体系和教育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同时对专业课教师角色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研究教育信息化条件下专业课教学的新特点,分析教育信息化时代对专业课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提出专业课教师素质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成为国际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如今已演化为世界性的潮流.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必须以专业化为目标,通过完善课程结构、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师德教育、延长学制来深化我国教师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5.
以往我们对教师的成长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总是着眼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及各种业务水平的提高,而对教师成长中的其他因素,比如教师进修制度、进修内容和活动方式,以及地区教研员的作用却很少谈及。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成长的内涵在不断扩大,在当代教育语境下,教研员应起到什么作用?本文对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面临三个基本任务,即有效满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发展要求,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充分发挥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优势等.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巩固教师教育在非师范院校的地位,增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环境.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策略是:确立教师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规格,建构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开放、互动模式,施行学院化管理方式,加强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17.
论高师办学与课程实践的互动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高素质师资是教师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发展的共同责任。实施新课程六年来,中小学教师存在诸多矛盾和困惑,既有教师在职专业持续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职前教育中高师院校办学方面的原因。互动新课程中,基于教师专业化理念,高师院校重审教师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实施切实可行的专业引领策略,促进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既是坚定教师专业情意态度的职责使然,也是提升教师教育理性价值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体系与国际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已不相称。本文对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并就推进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提出如下建议:重新整合现有的教师教育资源,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教育机构;设置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相互贯通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师教育各阶段的培养模式;建立完整的教育专业学位体系;为教师个人设立教育档案。  相似文献   

19.
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针对新的技能要求改革原有的培养方式,提出建立职前技能培训、入职技能辅导、在职技能提高一体化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目前要实现一体化的教师技能培训目标,应从教师终身发展、专业发展的角度,统一规划教育教学,建立三个阶段相互连结的教师技能培训的目的要求、内容方式与措施体系,使三个阶段形成有机结合、系统连贯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高职教育应注重更新观念、突出特色 ,优化专业设置、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改进实践教学、强化动手能力 ,改革办学模式、实现产教结合 ,改革招生制度、拓宽办学渠道 ,才能使高职教育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