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梁永源 《班主任》2011,(6):13-14
【梁永源家长】在我看来,男老师一些品质对培养学生尤其是男学生的全面素质非常有利。首先是幽默风趣。记得四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孩子兴高采烈地说起张老师给他们说过的每一个笑话,当时不苟言笑的我也笑得前仰后合。当然,欢笑过后是孩子对学校的规矩和老师的教导铭记于心了。其次是稳重阳刚。从小就在女人堆里长大的男孩子特别需要男班主任来培养和激发他们的"阳刚之气"。很多家长都说张老师给孩子们树立了"男  相似文献   

2.
开学初家长跟老师打"招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个好座位的情况相信每个班主任都碰到过,我当然也不例外。像徐老师那样,跟一个家长还没解释清楚,另一个家长又过来提这种要求时,老师究竟该如何处理呢?依我看,这时如果老师耐着性子逐个跟家长  相似文献   

3.
开学初家长跟老师打"招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个好座位的情况相信每个班主任都碰到过,我当然也不例外.像徐老师那样,跟一个家长还没解释清楚,另一个家长又过来提这种要求时,老师究竟该如何处理呢?依我看,这时如果老师耐着性子逐个跟家长解释,恐怕是不大现实的.  相似文献   

4.
王立平 《学前教育》2023,(18):20-21
<正>大班第一学期刚开学,班里转来了一位新小朋友,名字叫琪琪。她个子不高,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每天都梳着两个小辫子。琪琪一来到班里,很多小朋友都围在她身边问这问那,可她一句话也不说。我发现这个小姑娘来到班里已经一周了,跟其他孩子一样吃饭,参加户外活动、区域游戏,但没有跟任何人说过一句话,只是自己一个人玩。我想她可能是刚转来还不熟悉,慢慢就会适应。  相似文献   

5.
儿子放学回来,撅着嘴,一声不响地坐在书桌前。“又是怎么啦,才开学几天?”我走过去问。儿子委屈地说:“妈,今天评班干部,我又没评上!”又是这个老问题。作为家长,又是教师,我不能不替孩子考虑这个问题。公平地讲,儿子各方面表现不错:成绩名列前茅,兴趣广泛,人缘也挺好,有一大群好朋友。上个学期,我曾就他是否适合当班干部问题跟他们老师了解过。老师笑笑说,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英美等欧美国家在教育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尤以小学教育为典型。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如英国圣玛格丽特小学的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天活动,主要就是认识新同学和老师们;而校方在开学第一天往往会对陪孩子来学校的家长提一点要求,那就是"离孩子远一点"。因为孩子们一般会对第一天上学表  相似文献   

7.
开学了,校长室的楼上楼下,门里门外,都能看到家长领着孩子的情景.他们大都是忙于孩子转学的事.这时,班主任李老师从楼上走下来,脸色很不好看.几位老师关心地上前询问,得知学校让她和另一名老师换班任教.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需要,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呢?这件事还得从上个学期谈起.一次自习课上,该班的纪律有点乱.李老师回教室了解了情况后,对几个带头捣乱的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教育过程中,李老师用戴手套的手在其中一名学生的脸上轻拍了一下.就这么一下,惹来了麻烦.这名学生家长听说孩子被打,气势汹汹地带人来学校大闹了一番,弄得李老师很是尴尬.一个学期很快就结束了.原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今年开学头一天,该生家长不依不饶地要求学校调换老师,学校居然同意了.李老师感觉一点面子都没有,便请假"病"休.  相似文献   

8.
王玲玲 《课外阅读》2011,(2):236-236
我刚调入一所新学校,接了一个人们心目中的差班,让我面临过多少尴尬的局面:开学第一天报名,就有两个家长领着自己的孩子在教室看了看就走了;才上两天课,又有两名同学不翼而飞到了别班;学生在教室里上课,有几位家长时不时地在教室外走廊上站着,或在校内溜转,当时我还认为是对他们孩子刚到一个新学校不放心;竟有家长直截了当对我说他的孩子在我这个差班中有些失望,这时我才有所明白;  相似文献   

9.
刘霞 《生活教育》2012,(19):77-80
刚开学三周时间,便接到不少家长的咨询,有说孩子对新环境不适应,不喜欢新老师的;有的问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报校外辅导班;有说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的……归纳起来会发现,这些家长反映的现象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一位母亲和我说:"我每天下班之后,主要任务就是陪孩子学习,看着他做作业。前天晚上,我到小区门口买点水果,前后离开大概10分钟,回来发,  相似文献   

10.
开学一周了,我发现班级有个孩子怪怪的,上课提问从来都不回答,仿佛听不懂老师的话.无论怎么鼓励、如何启发,她就是不说话.尽管我无数次示意也无济于事.下课了,有个孩子对我说:"她在学校从来就没有说过一句话,我们怀疑她是'哑巴'".谁都不愿意和她同桌,她也不愿意跟别人同桌,独来独往,在班级中没有一个朋友.  相似文献   

11.
开学一周了,我发现班级有个孩子怪怪的,上课提问从来都不回答,仿佛听不懂老师的话.无论怎么鼓励、如何启发,她就是不说话.尽管我无数次示意也无济于事.下课了,有个孩子对我说:"她在学校从来就没有说过一句话,我们怀疑她是'哑巴'".谁都不愿意和她同桌,她也不愿意跟别人同桌,独来独往,在班级中没有一个朋友.  相似文献   

12.
冼永贵 《家长》2013,(5):17-17
孩子之间的互相攀比不一定是坏事,但关键在于他们在比什么、他们该比什么,这需要家长正确引导。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对我说:"爸爸,给我买个带拉杆的书包吧。"我说:"你的书包不是上学期刚买的吗?为什么又要买新书包?"儿子说:"我们班  相似文献   

13.
正小坤是我们班一名"特别"的学生。有一次我出去听课,还没到家,他妈妈就打来电话,一边哭,一边气愤地跟我说:"老师,我们家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您看看,这哪行啊!他一回家就跟我说,一个孩子把他推倒并打了一顿,还说就看他不顺眼才打他……把孩子放在这种环境里我一点都不放心……"跟我哭诉了半个小时。因为我下午不在学校,只能先安抚家长,并答应第二天进行调查。谁知,第二天我刚到班里,还没开问,就有孩子找到我,跟我讲述昨天发生的事情。经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描述,我了解了大致情况:原来,课上小坤一直在  相似文献   

14.
六一记事     
(一) 强强今年上一年级.头一次在学校过六一节.节前几天一直很兴奋。可刚过完节日不久.强强妈妈就到学校跟老师反映.说孩子这两天很郁闷。并一直跟她说,“伯伯、老师都骗人。  相似文献   

15.
罗定 《辽宁教育》2013,(9):17-17
英美等欧美国家在教育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尤以小学教育为典型。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如英国圣玛格丽特小学的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天活动,主要就是认识新同学和老师们;而校方在开学第一天往往会对陪孩子来学校的家长提一点要求,那就是“离孩子远一点”。因为孩子们一般会对第一天上学表现出兴奋和积极的态度,反而是他们的父母会因为担心孩子在学校不适应、遇到各种问题而焦虑不安。  相似文献   

16.
老师打来电话,说儿子班上转来一名新同学,因为腿脚不灵便,包括儿子在内的一帮男孩子,经常跟在这名新同学后面学她走路。老师发现后,讲了很多道理都不奏效,他们还是聚在一起取笑新同学。无奈之下,老师只好请家长与学校配合,一起来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要问老师一天中最累的是什么,恐怕不少人都会告诉你是"看作业",恨不得把那几个老不完成作业的孩子狠批一顿。每当学习委员交作业时报告谁的作业又没做时,老师心中的怒火就燃烧了,但"他"却依旧我行我素,不做作业。这学期,我班来了一个插班生,叫王兵(化名),他就是典型的懒惰学生。刚开学第三天,就不做作业了。我首先采用了请家长监督的办法。家长来了,来的是王兵的奶奶。在谈话中,我知道了王兵的父母都在外打工,由于他成绩差,原来学校的老师让他转学到了我校,他的奶奶就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专门带他读书。我把王兵  相似文献   

18.
真正的爱心     
我小孙女所在的美国学校十分注重保护孩子的隐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其重视程度太令人感动了。她念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学校通知开家长会,我也想跟儿子去见识见识。儿子跟学校电话联系后,老师答复说,欢迎我去学校参观,至于参加家长会,就要征得孙子的同意。我感到很怪,经儿子一番解释,我更感到新鲜。原来,美国学校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家长会不是像中国那样让家长集体听报告,表扬和批评甚至指责都当众公开进行,而是由老师分别和家长单独交谈,孩子表现得好坏优劣,只让家长(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本人知道。这样的家长会,一般一学期进行两次。学校…  相似文献   

19.
还是去年的寒假时候,我在校门口听到家长的谈话.她们刚刚跟孩子拿了成绩单从学校出来,大概是学生同班,或是彼此熟识,只听见一个说,老师写的评语都是一些套话.另一个附和着说,是的是的,都是应付式的,看了等于没看.听得出,她们的失望和不满.每一个学生对于老师来说,只是班上的几十分之一,而对于家长来说,却是他们的全部.家长满心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寒来暑往,一学期下来,孩子表现怎样,进步了多少,还有什么问题,这是家长最想知道的.他们需要真实的道白,贴心的交流.可是老师写下的评语却是千篇一律的套话,怎不叫人失望?  相似文献   

20.
事情发生在上学期刚开学,学校要求各班把收费标准告知学生,限期两天内把书本费用收齐,但我班有一个学生,每次跟她收费,她总说忘带。学校一再地催促,我有点郁闷。一天下午放学,其他教师都走了,我一个人正在办公,她突然来交作业,我叫住她,就跟她聊起收费的事情。师:晓荣,你为什么总忘带书本费呢?能告诉老师原因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