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HS4位码贸易数据,根据需求信息事后反推法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对1998年至2018年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制造业产品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中国对东盟出口产品质量呈上升趋势。从东盟各国来看,中国对不同东盟国家出口的产品质量均呈现不断提升趋势。但是不同的国家具有异质性,总体上对低收入国家出口较低质量产品,对高收入国家出口较高质量产品。从不同产品技术类型来看,高技术、中技术产品和低技术产品质量均有所上升,但是高技术产品和中技术产品质量高于低技术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旅游服务贸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先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服务贸易是现代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东盟国际贸易及服务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近 1 0年 ,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不仅对带动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服务贸易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而且在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也发挥着先导作用。因此 ,文章紧密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阐述了旅游服务贸易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先导作用 ,并对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间品一直是中国-东盟贸易的主要商品,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分析影响中国-东盟中间品贸易的各项因素.其中,两国经济总量、双边FDI和关税水平的降低都可以有力地促进双边中间品贸易.东盟各国的货币升值和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经济环境的恶化则对双边中间品贸易起到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4):116-122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主要的区域经济体,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之一就是协调税制以消除贸易壁垒和避免双重征税。中国-东盟自贸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税制结构有较大协调空间。"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自贸区各国的税制结构、税收优惠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税收协定等国际税收协调机制都有待完善,因此应当从所得税、流转税和财产税等方面共同促进各国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间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更好地为"一带一路"战略目标铺平经济与法制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2007年1月14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正式签署,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东盟经济的共同发展,尤其是双方服务贸易的发展.本文采用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净出口比率指数和对称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及其七个主要成员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处于不利地位,与东盟10国的整体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相比也略逊.因此,中国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框架下争取对东盟的旅游贸易优势,必须大力改善国内旅游环境,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涉及高等教育服务承诺,这些承诺将对中国和东盟各国在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些承诺的法律解读,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各方的相关权利和义务.这种解读对于确定中国高等教育服务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构以及影响因素对中国与东盟文化创意产品贸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2年间中国与东盟文化创意产品贸易总体上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部分产品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从产业内贸易结构来看,虽然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中国与东盟文化创意产品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有所增长,但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仍占据主导地位。人均收入差距和文化差异是影响中国与东盟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贸易开放条件下实际汇率的变动将通过出口价格、出口份额、进口成本等渠道对居民就业产生显著影响.如果考虑到贸易开放程度等因素,实际汇率对居民就业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以我国贸易开放程度较高的制造业为例,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制造业就业量下降,贬值则促进居民就业.而制造业出口份额、进口要素投入及国内投资水平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则将抵消因实际汇率波动对就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变动一直是业内焦点问题,其与中国贸易出口究竟有多大相关关系值得考证,为此,通过建立相关的计量经济模型,运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对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进行分析。同时基于回归结论进一步分析原因。以此得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真实影响。  相似文献   

10.
广东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以广东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为研究对象,以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广东与东盟产业内贸易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广东与东盟间的贸易正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转向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且这一趋势正在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1.
农业在各国的经济体系和对外贸易中一直扮演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日本作为一个有着根深蒂固的农业保护思想和传统做法的发达国家,其农产品贸易政策极具保护主义特色,这给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很大影响.综合分析WTO框架下的日本农产品"保障措施"体系,能够为政府科学定位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以期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月14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正式签署,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东盟经济的共同发展,尤其是双方服务贸易的发展。本文采用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净出口比率指数和对称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及其七个主要成员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处于不利地位,与东盟10国的整体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相比也略逊。因此,中国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框架下争取对东盟的旅游贸易优势,必须大力改善国内旅游环境,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出口促进战略的成功实施,取决于参与者偏好的满足程度,但出口的扩张及其效应所产生的反身性却侵蚀了这一基础.出口促进战略的初期目标是赚取急需的外汇,农民工、厂商和政府从各自的偏好出发,实现了合作博弈;当出口成为GDP的主要增长力量时,在出口价格内生化和汇率管制的条件下,它的高速增长是以福利损失和资源耗费为代价的,在三者博弈的进程中,政府成为赢家,厂商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而农民工只是扮演着体能输出者的角色;随着高额的外汇储备的累积,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使得依赖低廉劳动力成本的出口促进战略难以为继.政府主导的出口促进战略演变的是"初吉终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汇市急剧动荡,尤其是我国传统贸易地区的日本及东盟各国货币对美元比价大幅暴跌,使人民币汇率受到巨大贬值压力.与1997年7月相比,1998年7月亚洲6国的货币贬值幅度从新加坡的23%到印尼的537%不等,使继续维持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相对升值达23%至68%以上,严重削弱了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近20年来,我国出口年均递增值达16.7%,不仅高于世界8%的年均递增值,也远远高于我国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主权国家之间的国际税收竞争正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2010年,中国与东盟各国将建成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跨国贸易、投资和服务快速发展,税收成为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该文就中国-东盟各国税收竞争协调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伴随着进口中间品关税的降低与贸易管制壁垒的削减等一系列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中间品贸易和最终品贸易均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由此贸易自由化如何影响企业出口行为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基于2000—2006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关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企业出口关系进入退出的影响的经验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企业出口关系的进入,抑制了企业出口关系的退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出口关系的影响因企业生产率水平、加工贸易份额以及企业所有制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表现为加工贸易份额越高、生产率越高的企业以及外资企业,中间品关税下降对出口关系进入退出的影响作用越强;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同时也因企业所处行业的要素密集度和竞争程度的不同而不同,表现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竞争程度越小的行业,企业进口中间品关税下降对出口关系进入与退出的影响也越强。对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会通过提高进口中间品种类的多样化、提升进口中间品的质量和降低进口中间品的价格这三条途径对企业出口关系进入退出产生影响。这些研究结论意味着,扩大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对于促进我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业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两者之间的农产品双边贸易格局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焦点。在总结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数据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内在结构进行阐述,分析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双重格局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07~2013年中国对东盟七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CAFTA贸易便利化措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出口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出口国不合法开支和行贿、减少出口国贸易壁垒,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有显著作用;同时,减少进口国海关程序负担和进口国不合法开支和行贿,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也有一定贡献。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作为CAFTA中起主导作用的大国,中国应当积极与其他成员国公开协商贸易便利化措施,简化海关和政府部门手续,加强立法,通过颁布法律法规,消除在贸易环节中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减少和消除贸易壁垒,以求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和东盟五国经贸的迅速发展,比较两者的出口竞争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运用贸易竞 争指数和修正后的RCA指数,测算1998年至2002年中国与东盟五国在世界商品市场和美国制成品进口 市场上的出口竞争力,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五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不会给中 国商品的出口带来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Melitz(2003)构建了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得出出口企业的生产率高于内销企业的生产率.在那之后,国内外学者纷纷用各国的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当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检验时,发现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比内销企业生产率还低,这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结论相违背,学者们称之为“生产率悖论”.针对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做出了解释,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学者们提出的一些主流观点并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