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世纪的中国有三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五四运动处于前两次巨变之间,它是第一次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巨变的起点,对第三次巨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什么说它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  相似文献   

2.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邓小平亲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1956年八大一次会议前后"以苏为鉴"探索中国建设道路为第一次,1978年批判"两个凡是"为第二次,1992年"南方谈话"为第三次。在这三次思想解放中,邓小平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第一次思想解放,邓小平  相似文献   

3.
何云峰 《云南教育》2008,(10):13-17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邓小平亲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1956年八大一次会议前后“以苏为鉴”探索中国建设道路为第一次;1978年批判“两个凡是”为第二次;1992年“南方谈话”为第三次。在这三次思想解放中,邓小平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在近百年的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由此引发了三次历史性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巨变和进步,随之而产生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三座里程碑。三民主义是在扬弃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基础上,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振兴的实践结合起来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他们的核心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统一全中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全面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下半叶,我国曾经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即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思想解放,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的思想解放与1997年江泽民在中央党校“5·29”讲话和党的十五大为标志的思想解放。从1978年到1...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指引下,不断解放思想的历史。在新时期思想解放的瑰丽图景中,最为耀眼的是在三次重大历史关头的思想解放。这三次思想大解放一脉相承,前后衔接,形成强大的思想冲击波,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改革和建设一步步走向深入。第一次思想解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剧1976年粉碎“四人帮”,10年动乱结束,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如果不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铜,“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就不能否定,拨乱反正和全面改…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中国有三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五四运动处于前两次巨变之间,它是第一次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巨变的起点,对第三次巨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什么说它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呢?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此后想登上皇帝宝座的一切独夫民贼,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这个革命及相继的“二次革命”都失败了,封建军阀窃夺了政权,使孙中山的一切美好的建国方案,都无从实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革命缺乏一种文化思想上的启蒙作为前提,因而革命不容易…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民族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首要标志。本文分析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主题及深刻内涵,说明了进一步解放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思想解放的历程 ,可以发现 ,新时期的三次思想解放具有四个显著特点 :一、思想解放的实质是破除“崇拜” ;二、思想解放的主线是防“左”、反“左” ;三、思想解放的过程波浪起伏 ;四、思想解放使理论跃升改革深化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0.
历史是很有意思的。三十年以来的三次思想解放,第一次是从北京发起的,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轮是1991年2月15日,上海的解放日报发表皇甫平的文章《做改革开放的带头人》。而第三波的思想大解放是从广东发起的,在海外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与前两次相比,第三次思想解放有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从三次思想解放看邓小平的辩证思维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的辩证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形成并一贯坚持的思维模式,邓小平的辩证思维方式是在同各种错误的或陈旧的思维方式斗争中确定起来的。当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是邓小平辩证思维方式的具体运用,通过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辩证思维方式的唯实性、系统性、开放性、战略性的特点,它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学习和坚持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我们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分别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南巡讲话及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为标志展开的。这三次思想解放解决了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世纪三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摒弃了对资本主义的幻想,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摒弃了教条式的照搬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模式,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摒弃了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迷信和神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历史性巨变;在思想上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在经济上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首次规划了中国工业化发展蓝图;在社会文化习俗方面,移风易俗,迈开了中国全面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步伐。辛亥革命是近代亚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最高峰和光辉典型,是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突出标志。辛亥革命这种开拓性、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使之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本世纪的百年历史中,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本文试对三次巨变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区分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几个阶段,揭示其内在逻辑轨迹,以探索继续解放思想的目标和重点,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三次思想大解放”论或“第三次思想解放”论离开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无视三中全会后至80年代初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思想解放,以至对思想解放的历史进程的定位、对改革推进的评价、以及对思想解放实质的概括,都有可商榷之处。今天思考继续解放思想的着力点,依然要遵循历史和逻辑统一的原则,准确把握新的历史起点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并以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为中心,它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领域进一步改革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进入20世纪后,中国发生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实现了三次历史命运的转折,找到了三条正确的发展道路,进行了诬次理论创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8.
赵社民 《文教资料》2008,(32):82-83
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次思想解放与读者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回首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思想解放史.邓小平一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8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这次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的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条件。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序幕,宣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华大地上从此席卷起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狂风暴雨,使古老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历史巨变。五四爱国运动也是中国青年运动的发端,先进的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