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高考、会考中、常遇到要求判断出题中细胞分裂图象是何种分裂,及分裂前细胞中染色体数的问题,这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分析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之间的异同,掌握了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情况,就容易得出准确答案。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分裂间期复制,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被着丝点连接着,染色体数在间期、前期、中期都没有变化,到了后期,着丝点断开,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变为两个染色体。染色体数加倍,再经未期把复制的染色体平均分给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得到一套形态、数目完全一样的染色体,可见,整个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也就是在分裂的每一个阶段是细胞中都存在着同源染色体,并且,除后期染色体数加倍外,其余时期染色体数与细胞分裂前一样。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第一次把同源染色体分开,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初级精母细胞经过联会,四分体,中期、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分给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因此,初级精母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数目和分裂前是一样的,而次级精母细胞中则不再具有同源染色体了。在次级精母细胞分裂过程中除后期因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使得细胞中染色体数变成与分裂前一样外,前期、中期都只有分裂前的一半。?  相似文献   

2.
《考试》2004,(Z1)
1.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I洛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B.外毒素C.抗原D.抗体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上述两…  相似文献   

3.
一、知识网络二、难点、重点剖析1、核基因传递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染色体的行为。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各自独立地进入到两个配子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重组而自由组合。2、染色体组。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  相似文献   

4.
<正>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称为联会。联会是性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和等位基因分离的原因,联会导致了基因交换和染色体畸变。联会时,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排列位置的随机性,决定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必然性。深刻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的意义,对于掌握遗传的本质,理解遗传学定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联会是性细胞(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和等位基因分离的原因性原细胞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其中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在细线期,同源染色体好像一对对恋人,天各一方。在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远渡重洋,从两  相似文献   

5.
三体的形成原因,一般出于两个时期,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容易发生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移向两极;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移向两极.在必修2《遗传与进化》人类遗传病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有一种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病.教材上说: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会相互分离,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为体细胞的一半.但是,如果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就可能形成21三体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各地的模拟试题,有很多考查减数分裂的题目.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在遇到减数分裂过程中涉及异常配子产生的题目时,学生常常由于对减数分裂过程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解题时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本人在讲解过程中,紧扣减数分裂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开,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通过以母图为依托,进行分析,发现就可以理清脉络,化难为易.现将讲解过程展示出来,愿与同行交流、切磋.  相似文献   

7.
同源染色体是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学生不容易真正弄懂,下面就两种类型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介绍几种常用方法,仅供参考。1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分裂图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分裂图中同源染色体的判断直接用定义法。同源染色体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态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能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在解题时,往往是根据形  相似文献   

8.
减数分裂过程是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的重要内容。它详述了两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复制、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当然还有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曲志才 《生物学教学》2008,33(12):57-58
同源四倍体的染色体分离主要是2/2式的均衡分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染色单体的分裂而分配到配子中。重点分析了单基因座上同源四倍体各种杂合基因型中有关基因随染色单体不完全随机分离所形成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0.
<正>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有种种染色体行为:染色体的复制、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等,同时染色体上的基因会随染色体行为的变化也相伴变化,掌握这些知识最初需要通过绘制细  相似文献   

11.
谭家学 《新高考》2009,(12):52-53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准确把握它们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相似文献   

12.
本刊在1996年第二期刊登了“也说减数分裂”一文。文中说雄蜂是单倍体,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不进行减数分裂。我认为该提法不妥。应该说,雄蜂在配子形成时,进行一种特殊的减数分裂。首先,雄蜂在形成配子时,包括一次染色体复制和两次细胞分裂,这符合减数分裂过程的模式。所不同的是:在第一次减数分裂时,只形成单极组捶体,从而使所有染色体移向一极,染色体是不分裂的,数目也就不减半(仍旧是16条),接着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只产生两个精子,每个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为16条。其次,从结果看,二倍体细胞通过减数分…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教学》2019,(4):43-44
<正>细胞分裂中经常考查生物的变异,判断姐妹染色单体间等位基因(以下简称"等位基因")的来源是常设问题。基因突变和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以下简称"交叉互换")均可让一条染色体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判断其来源时则要联系细胞分裂的方式、结合个体基因型,并参考对  相似文献   

14.
汪剑涛 《中学生物学》2011,27(12):52-53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门考点,其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人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在近几年的生物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不少以复等位基因为考查背景的基因分离定律试题,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以及二者的比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其中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同为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如何区别这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我们往往给学生一个区分它们的标准,即看分裂的细胞中是否存在同源染色体,如果有即为有丝分裂,没有即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如下图(1)被认为是有丝分裂.图(2)被认为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相似文献   

16.
正真核细胞在细胞分裂时常因染色体分配异常而形成异常的细胞,若此种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则会形成异常的配子,此种异常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受精后会形成染色体异常的个体,并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就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来说,细胞分裂过程中异常细胞形成的原因,如果从染色体的角度来分析(不考虑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种:(1)复制后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但移向细胞的同一极,最终进入同一个子细胞;(2)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以及二 者的比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其中有丝 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同为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 单体分开。如何区别这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我们往 往给学生一个区分它们的标准,即看分裂的细胞中是 否存在同源染色体,如果有即为有丝分裂,没有即为 减数第二次分裂。如下图(1)被认为是有丝分裂.图 (2)被认为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丝、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细胞不分裂,染色体不分离,在这样的细胞中,经过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就会导致染色体加倍。但问题是没有了纺锤丝牵引,连在一起的两条染色单体是如何分开的呢?科学研究发现: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开始,几乎所有姐妹染  相似文献   

19.
一、基础知识的掌握利于解题
  1.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其特点是细胞中DNA分子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的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是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结果,产生精子和卵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一些特殊的染色体行为,如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由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这些特殊的染色体行为导致产生的配子多种多样,经过受精又产生多样的受精卵。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通常只关注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对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基本不涉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会导致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则被认为毫无价值和意义。因为姐妹染色单体上的DNA的碱基顺序是完全相同的,无论交换还是不交换,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都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丝毫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在平时的训练,还是在期末统测,甚至在高考命题中一般都将它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