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凡读过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悲惨世界》的人,都不会忘记冉阿让,凡熟悉冉阿让的人,想必不会忘了米里哀主教。冉阿让何许人也?他曾经是一个善良正直而穷困的青年,为了饥饿的小外甥女,他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了五年苦役。他三番两次地逃跑,结果使刑罚越加越重,竟至被关押了十九年。牢狱的黑暗伴随他走完了青春的旅程,也彻底摧毁了曾经在他身上存在过  相似文献   

2.
提到前段时间荣获三项奥斯卡电影大奖的音乐电影《悲惨世界》,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它改编自百老汇著名的同名音乐剧,而这部音乐剧,又是根据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著名小说改编的。小说《悲惨世界》写于1862年,冉·阿让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的基本情节也就是冉·阿让的悲惨生活史。冉·阿让是一个伐木工人的儿子,他从小就成了孤儿,由姐姐抚养成人。在他17岁那年,他的姐  相似文献   

3.
前些天,我读了雨果的作品《悲惨的世界》。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使我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书中讲的是:失业工人冉阿让因为贫穷被迫偷了一块面包,却被判坐了19年的牢。出狱后,冉阿让受到了米里哀主教的感化。后来,他改名换姓当上了市长,济穷救苦,大做好事,人们十分敬爱他。他受女工芳汀之托,收养了她的私生女———珂赛特。为了珂赛特的幸福,他成全了珂赛特和马吕斯的婚事,却不料受到马吕斯的轻视,不让他与珂赛特见面。当马吕斯得知冉阿让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时,就马上带着自己的妻子去看他,但冉阿让年事已高,身上有病,再加上情感上的打击,在马…  相似文献   

4.
冉·阿让是一个伐木工人的儿子,他从小就成了孤儿,由姐姐抚养成人。在他17岁那年,姐夫不幸去世了。就这样,冉·阿让担起了抚养姐姐7个孩子的重任。他身体非常强壮,但是他发现如果继续干目前所从事的职业,难以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面包。  相似文献   

5.
我为学生读《悲惨世界》已一个多星期了。每天吃了午饭,学生们匆匆赶到学校,坐在教室里听我的“小说连播”———这一个小时,对学生来说简直是充满魅力的时刻!自从学生们认识冉·阿让、芳汀、珂赛特让以来,就对他们的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关注和真诚的同情。特别是对冉·阿让,学生们对他更是充满敬意。这天,我读到已经更名为马德兰并当上市长的冉·阿让,突然得知一个和他长得特别像的穷苦人,正被当作“冉·阿让”押送法庭审判———马德兰苦思焦虑了一夜。这样的想法萦绕在他的脑际:无辜的人代我受过,将要被人当作罪人判刑。我不能置之不顾。时…  相似文献   

6.
我为学生读《悲惨世界》已一个多星期了。自从学生们认识冉·阿让、芳汀、珂赛特让以来,就对他们的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关注和真诚的同情。特别是对冉·阿让,学生们对他更是充满敬意。这天,我读到已经更名为马德兰并当上市长的冉·阿让,突然得知一个和他长得特别像的穷苦人,正被当作“冉·阿让”押送法庭审判———马德兰苦思焦虑了一夜。这样的想法萦绕在他的脑际:无辜的人代我受过,将要被人当作罪人判刑。我不能置之不顾。时而又出现了这样的想法:那个人成为罪人,跟我没关系。而且,那个人进了监狱,沙威尔就不会再盯着我了,所以我…  相似文献   

7.
与名著同行     
涓涓流水,悠悠书河,我沿着这条河踏上了去寻找名著里的灵魂的征程。春清风闲坐,白云高卧,绿涛如浪,百花争艳,这就是春的底色。璀璨!卡福汝大主教的慈爱点燃了冉阿让对生活的信心,而他的仁厚让冉阿让掉入冰窟  相似文献   

8.
悲惨世界     
冉阿让出狱后,没有任何人理会他,最后是一个好心的主教收留他,然而他却偷了主教的银器逃走。他很快就被警察逮捕,主教不但不责难他,还为他开脱罪名。冉阿让深受感动,决心改头换面,重新做人。他化名为马德兰,来到蒙特漪,从工人做起,不久便累积财富,开了一家工厂。又因他乐善好施,受人敬重而被推选为市长。工厂里有位女工芳婷,因为有私生女儿被开除  相似文献   

9.
门上发出声音。是医生进来了。“早安和再见,医生,”冉·阿让说,“这是我可怜的孩子们。”马吕斯走近医生,他只向他说了两个字:“先生?……”但说时的神情等于完整地提了一个问题。医生向他丢了一个有表情的眼色作回答。“因为这种事使人感到不愉快,”冉·阿让说,“这不能成为自己对上帝不公正的一种借口。”大家静默无言,所有人的心都感到沉重。冉·阿让转向珂赛特,向她凝视着,好像要把她的形象带到永生里去那样。他虽己沉入黑暗深处,但望着珂赛特他还会出神。这个温柔的容貌使他苍白的脸发出光芒,墓窟因而也有着它的光彩。医生为他诊脉。…  相似文献   

10.
证人不公正     
看过影片《悲惨世界》的人也许会记得这样一段情节:马车夫商马第被警长指认为前苦役犯冉阿让而被押上了法庭,而冉阿让的狱友们也一致指认其就是冉阿让。这时,已化名为马德兰的冉阿让挺身而出,这才避免了冤案发生。人证与物证是法庭判案的主要依据。人证即所谓的目击者证词,然而由于它一般是证人在相隔一段时间后对所发生事件的回忆,因而事实上它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可靠。人们往往会以自己的方式解释所经历的事或人,并且很难把实际发生过的事和自己经过推理而认为理所当然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中唐古文家李观以古文知名当世,韩愈与其交好,为其作墓志,称其“才高乎当世,而行出乎古人”。他在古文运动之前英年早逝,留给世人诸多遗憾。其生平事迹在历代文献中记载甚少,专门研究李观的文章更是屈指可数。整理回顾前贤学者对李观的研究成果,可以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以便对李观进行恰当的文学评价和适当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2.
申跃中几十年起伏多变的创作命运,始终没有离开过中国当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时代因素的缠绕。这一因素既把他涌向潮头,也把他推向低谷,使他与时代、与社会结下了永远的不解之缘。在这一过程中,作家对创作道路的自觉选择和对艺术境界的自觉追求对创作命运具有重要意义,时代感召和主体抉择的共同作用,使作家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3.
在七塔寺的历史上,有过不少名人物,他们大到对中国佛教,小到对浙江的佛教,乃至四明地区的佛教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慈运法师是中兴。他在中国佛教最没落的时候,怀着复兴佛法的热切愿望,在复兴宁波的佛教活动中,贡献突出,受到后人景仰。  相似文献   

14.
由于汉武帝对司马相如辞赋的赏识,使其由一个落魄的卖酒郎而一跃成为皇帝的宠臣.在当时引起极大的反响,刮起一股司马相如赋传播的旋风.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司马相如效应:时人或向其求取赋作、讨问作赋之法、模拟仿习、作赋或托其名;后人或褒贬其赋作、以其赋作为模范等.并都以文章家来定位他,皇帝以文章家蓄之身边,史家以文章家为其立传,使得司马相如成为“文章祖”,也使得文章成为一门独立之学.司马相如效应使后人对其“为文章倡始”给与认可,文章便由此慢慢独立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5.
巴金笔下的"F地"即福建,具体地说是闽南地区一带。20世纪30年代巴金4次走进福建的闽南地区,尽管停留的时间不长,但这块土地却给巴金留下美好的回忆和深切的依恋。巴金借助小说形式,于《新生》《雷》《电》《星》《春天里的秋天》等作品里讲述了"F地"的英雄战歌和青春故事,表达了他对那些"为着理想而牺牲个人的一切"的安那其主义者的同情和赞赏,也表达了他对普通人生命状态的关注。有关"F地"的创作,具有典型的巴金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6.
白居易于元和十年含冤贬江州司马 ,是其思想从“兼济”转向“独善”的转折点。遭贬的原因究竟何在 ?王涯为何对他落井下石 ?对此 ,学术界迄无定论。本文钩稽大量正史和野史资料 ,运用文史互证的方法 ,结合从永贞内禅到元和前期的政治形势 ,以及新旧两派势力之间尖锐复杂的斗争 ,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并作出了令人信服的有见地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一生的荣誉和遭遇同他鲜明的个性和人品密不可分。分析和探讨陈独秀的个性与人品是深刻了解和认识他的一把钥匙。自信自负、偏激倔强、敢说敢为、义无反顾的个性既决定了他是一个永远的新青年,这使他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又注定了他是一个终身的反对派,这又使他遭到各方政治势力的排斥,最终见逐于政坛。然而他的正义凛然、光明磊落、坦诚直率、实事求是的品质必将享誉后人。  相似文献   

18.
拜伦的诗歌并非单纯歌颂自然,而始终把追求自由的精神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对自由的向往促使拜伦漫游在大自然中,寄情于各地风情美景,寻找到自我的精神家园。同时,大自然接纳了拜伦并给予其一种自信,让他身体力行为自由献身。拜伦留给后世佳作无数,常常反映了他对自然生态的关切,反对各种破坏自然甚至人类本身的变革活动,厌恶基督教教义的谎言,并积极主动与大自然直接对话。这些诗歌隐约表达出诗人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崇拜自然、融入自然、感受神圣而伟大的自然之美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19.
颜元身世考     
颜元是历史上知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他的身世和家事颇为复杂。可是多年来极少有人对此作详细考究,故对他的介绍往往不够全面,甚至有误,特别是对其实学思想的形成,更是难以找到其个性根源。对其身世和家事做一详考,可以使我们深知其人,特别是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其实学思想形成的个性根源。  相似文献   

20.
佛教“苦谛”与杜荀鹤诗的身世之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唐山林隐逸诗人中多叹老嗟卑之作,在杜荀鹤诗集中,更是充满了感伤身世的凄凉戚苦之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饱经坎坷、屡受摧挫的人生体验使他不得不信解佛理禅意,尤其是对佛教“苦谛”深有体会:另一方面也因为与佛门有较深渊源,所以对世事人生有比一般人更深的感悟和更多的感叹。这种身世诸苦的诗篇,反映了封建社会部分文人的心灵归宿与精神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