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年级语文教学训练的重点之一,就是词语训练。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词语呢?我们通常看到的方法是让学生查字典,并将字典上的解释抄下来,或是教师用抽象的语言给词语下定义,如“辛勤”就说是辛勤苦劳;“严肃”就是神情、气氛等使人敬畏。这种做法对理解词语抽象语言能力还不强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足不适刚的。学生即使把定义背得滚瓜烂熟,也不一定就真正理解了。 词属于第二信号,只有与第一信号(即它所代表的客观事物)挂起钩来的时候才有意义。基于这种认识,  相似文献   

2.
词语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大纲指出“对于含义比较深刻的词语,要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和对于表述思想感情的作用。”在教学中,我除教会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外,还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词义及认识它在课文中的作用。一、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许多词语只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领会其确切含义。因此,在教学中,不要孤立地讲解词语,而要把词语放到文章中引导学生去理解。如教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卜文中的“折磨”一词时,我先让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联系描写“小萝卜头…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材从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开始,就出现词语。因此,教师应重视词语教学,把学词品义的方法教给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为读懂句子、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打好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我是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词义的。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词(语)义呢?一、看图学词(语)。看图学词是低年级词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其中“马、牛、羊”,“水稻、棉花、花生”和“读书、写字”等词语所表示的事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一看图便能理解词义,教学重点是指导他们正确地读和写。而对于“上、中、下”,“大、小、多、少”等词语,由  相似文献   

5.
字理析词是根据词语中汉字的偏旁部件组构原理寻索词义的一种理解词语的新方法。在教学中运用字理析词理解词义,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中之义,这种教法形象生动,趣味性强,诠释到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句所包蕴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学生在阅读时领会句意,把握文意,概括要点,探究内容,感受意蕴,无不建立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传统的词义教学多为纯理性的方法,其中包括”下定义”、”加注解“、“查字典”等,它们当然有一定的效果,至今也还不失其价值,但这种以词解词、从概念到概念、从抽象到抽象的做法,即使让学生把词义背得滚瓜烂熟,其所蕴涵的形象感、色彩感、分寸感等等,也很难体会得到。言语的学习与心灵的丰富是同步的,如果词义教学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词语的形象、意趣、音韵和色彩,就能让词语依附于学生的心理结构,更容易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而“感悟”堪担此任。  相似文献   

7.
讲解词语,重要的是要把词语的含义讲准确,这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词语用法的基础。所谓把词语讲准确,就是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讲清讲准词语在具体课文里的真正含义,让学生对这个词语的意义和感情色彩都有正确的理解。在学生的作业中,由于他们对词义理解片面而造成词语运用上的毛病并不是少见的。譬如,我在学生的作业中看到这样的句子:“天汾小学是举世闻名的。”“下课了,老师溜出教室。”显然,句中“举世闻名”、“溜”两词都用错了。“举世闻名”就是名闻全世界,用它来说明—个小学是大词小用;“溜”,是偷偷地跑开的意思,含有贬义,用它来说明老师走出教室就不恰当。学生这种运用词语的毛病,是与教师没有真正讲清楚这些词语的意思有关的。怎样把词语讲解准确呢?我认为,认真备课,教师先弄懂课文里词语的含义,是讲清讲准词语的先决条件。在备课时,教学参考书上的词语解释可以参考,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因为在一篇课文里,  相似文献   

8.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是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师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对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着字理解法着字法就是说有些词如果把它拆开,把其中每个字弄明白,整个词也就搞清楚了。这种方法在小学低年级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9.
词义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相当重要。学生学习生字词要掌握词义,阅读课文要理解词义,说话、写话要运用词语,也必须理解更多的词义。现就本人平时的教学情况,谈一点教学方法。一、就地取材我们备课时,对词语的解释,要考虑好最佳方案。但教课时,还要灵活掌握当时的环境,学生的情绪,尽可能用最简易的方法,求得最佳效果。第四册语文《春天来了》一课里,有一句“微风吹来,水面泛起鱼鳞似的波纹。”这句话描述水面上的波  相似文献   

10.
很久以前,一位三年级老师教《麻雀》一课的情景仍深刻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上课一开始,老师就叫同学们解释词义(课前已预习),被指名者均能熟练地按字典上的说明作出回答:“无可奈何即无法可想”。“安然就是安安稳稳地”。“庞大即巨大”等等。他们能较流利地背出抽象词义,但是否真正领会了词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或具体事物?课后笔者询问了成绩冒尖的两位学生。“庞大是什么意思?”“巨大”。“生活中哪些事物是庞大的?”无言以对。我再举例若干让其判断庞大与否,他们也难以确定。学业优秀者尚未能真正理解词义,一般同学就可想而知了。据了解,此类现象至今仍流行甚广。词语教学从抽象到抽象,让学生不求甚解地去记那一条又一条的词语注释,这是多少年来一直被沿用的一种传统的词语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做法急需进行改革,因为它有许多弊端: 第一,不利于知识的掌握。从前面一例可以看到,学生虽然已经牢牢地记住了庞大等词的本质意义,但并没有真正学懂,他们只不过是在死记硬背抽象的结论而已。没有领会当然更谈不上知识的应用了。以抽  相似文献   

11.
词义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准确理解和运用词语,除了平时的学、说、用之外,还要把词义教学贯彻在阅读教学之中,教词不离文,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词义。一、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阅读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是最经常、最重要的教学词义的方法。这是因为,汉语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因此正确理解词语是学习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就必须让学生懂得准确解释,就要符合词的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为重点,同时,要加强词和句的训练,以便从一年级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词义教学要重在确切。教学大纲规定:要重视词汇教学,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语并正确地运用词语。这里弄懂词义是关键。教师要抓住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和对表现课文中心有较大作  相似文献   

13.
以读促写     
阅读是习作的前提,笔者认为,在低年级阅读课中着重抓好以下几点,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弄清词义,建立句子概念弄清词义,是用词造句的第一步。学生作文中的用词不当、词不达意、词语贫乏等毛病,大多是由于学生对所学的词语理解得不清楚、不深刻、记得不牢,到运用的时候,词语就无法出现在笔端。小学生初学语文,接触到的词语大多是意义明确的实词,困难就在于要让他们记得很熟,变为自己语言中的一部分。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一般通过讲解、比较、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句式。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中有“小壁虎爬啊爬,爬到……”的句式,…  相似文献   

14.
《小语教学大纲》指出,“词义教学很重要.只有讲清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和对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作用的词语,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重要词语呢?有人完全否定以词解词;有人主张把参考资料中的注释都抄给学生,有人则主张不必要抄;总之,众说纷纭.我认为,还是从课文实际、词语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采用灵活的教法为好.下面是我对词义教学的十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点教会学生抓重点词理解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让词语教学变得生动而高效。根据平时在教学中的尝试、摸索,结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词语教学方法。一、演示参观法对某些抽象的词语可以用实验演示或室外参观等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词语所代表的具体形象,以加深对词义的领会。如,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导,观察抓不住重点、特点,不具备准确理解词义、句子的能力;朗读课文不能自己把握重音、读出感情,而一味的分析讲解是很难将学生的这些能力培养起来的。“比较”是一种让学生看得见、听得到、比得出的训练方式,因而在低年级语言训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低年级语文文字训练中,“比较”具有以下作用。第一,利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句中的某个重要的词意思抽象,很难直接讲述清楚,将它去掉或换掉  相似文献   

17.
以前,我们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时普遍采用的是反复抄写、背诵解释等机械的方法。采用这些方法无法实现词语和学生精神的同构共生,积累的词语是呆滞性的,不可能真正嵌入学生的思想和语言系统。当下,我们既要舍弃原先机械的边缘学法,舍弃教师直接抛出词义的被动学法,又要真正理解词语的含义,这的确对我们的词语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新挑战,我所采用的方法是领着学生走进生活,勤查“无字词典”,或称“走词语”。我以为,只要是和当下生活和虚拟生活可直接链接的,均可以在词与境的相似匹配、对应回流中,真正地理解、感悟它的丰富蕴意。查…  相似文献   

18.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优美的语言之一,词汇非常丰富。一个中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两万左右的词语,但达到这个要求的很少。其原因就在于广大中学生没有学到释词的方法,不具备释词的能力,只知道抄词典,背词义。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认为:在给学生讲解词义知识的同时,应给学生传授一点释词的方法。这样,既可以节省抄词典、背词义的时间,更可以培养理解词义、解释词义的能力。为此,我试用“词不离句,一语破的,顺藤摸瓜,校验词义”的办法来教学生,收到了  相似文献   

19.
大纲中明确地指出词汇教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其中以懂得词语的意思最为重要。因为只有懂得了词语的确切意义,才能读懂或听懂句子、理解成段的话和整篇文章,才能运用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因此,必须在词义教学上多下功夫。一、结合事物理解词义教学有关事物名称、颜色、形状的词,可以出示挂图或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学“橄榄绿”一词,如果教师出示橄榄树或其果实的挂图,学生就会  相似文献   

20.
1.什么是词义 1.1词义的定义:词义是词所表达的意思,它是人们对巩固在特定语音形式中的某一客观事物、现象、过程的本质特点的概括反映。例如,“学校”的词义是“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这就是“学校”这一客观事物本质特点的反映,我们使用“xuexiao”这个语音形式来称呼它。再如“前进”的词义是“向前行动或发展”,这就是“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