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娜 《学周刊C版》2011,(9):85-85
古典诗词是中国璀璨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中华悠久文化的传承以及中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因此古典诗词教学在中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观点.本文笔者主要论述了中学古典诗词的教育艺术.并对相关问题做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十期载葛国光同志《略谈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引入和导出》一文,葛老师认为:“凡是好诗,都是有其美的意境的,给中学生讲授古典诗词,首要的任务莫过于按诗词不同的特点引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在美的意境中品味和思索,从而体会古人所表现的思想,学习古人诗词中非凡的艺术技巧。”凡是好诗,是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表达"孤人"意象及其情感取向的诗词在收录的古典诗词中占据重要的篇幅。"孤人"诗词大致分三种:牧歌般的思乡、怀远诗,顾影自怜的"独处"诗和托物起兴、意境阔达的"孤人"诗。"孤人"诗词的教学在培养中学生审美人格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流行歌曲中渗透古典文化内涵,尤其是将一些著名的古典诗词的意蕴和意境融入歌词中,是当前流行歌词创作的一个倾向。本文以《江城子》和《东风破》两首歌词为例,阐释流行歌词对古典诗词的现代性诠释。  相似文献   

5.
<正>当下的古典诗词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功利性过分突出。针对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特征和音乐人热衷化用古典诗词进入歌曲的创作趋势,笔者寻找到了古典诗词教学的一个新鲜切入点,即巧用流行歌曲,丰富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一、借助流行音乐,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某些流行音乐的情绪色彩和古典诗词的情感色彩是声气相通的,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可以先声夺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生入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送别诗专题学习时,教师可以先播放  相似文献   

6.
选编入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古典诗词作品不仅具有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而且有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意蕴,还蕴藏着先人的品格操守、志趣情怀。古典诗词教学,应让中学生从中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之美,提升中学生的审美情趣,为中学生的精神成长打好底色,润泽中学生的心灵。2022年9月,自实行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来,虽然有一些教师提高了对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视,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笔者在简析了古典诗词的重要性、初中古典诗词教学问题与成因后,尝试从古典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价值美四个方面结合新课标要求来初步探索改进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开始:重视切入 与其他体裁的课文比较,古典诗词更简练、含蓄、深刻。学生学起来颇有难度,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容易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产生枯燥感,进而影响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众所周知,阅读跟主体所处环境、主体情绪密切相关。时代相隔的久远,生活环境的迥异,使如今的中学生容易对古典诗词产生隔膜。因此,教师通过情境营造氛围,重视切入,让中学生对古典诗词产生“亲切感”,是古典诗词学习的理想开始。  相似文献   

8.
叶嘉莹教授一生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现为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她在台湾大学执教时,一天,她上完课,有学生问她:老师,您讲的古典诗词我们很喜欢听,可是学了它有什么用处呢?  相似文献   

9.
追求有温度的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不少中学生的作文可谓是"三有"作文:有文采--辞藻华丽,文采飞扬;有学识--善用名言典故,善化古典诗词;有哲理--小小年纪,却是一副哲人面孔.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歌,能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语言素质修养,丰富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学习古典诗词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诵读,这样可以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1.
古典诗词对于中学生提高修养,了解优秀的文化典籍,充实自身底蕴,汲取文化的营养非常重要。中小学部编新教材在古典诗词的引入方面加重了比例,因而中小学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诗无达诂,方法不止一条,使用方法要灵活,因作品而异,采用最适应的方法切入,更要注重方法的侧重与融合。  相似文献   

12.
"弱德之美"是中国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在其多年的诗词研究过程中总结提出的。在目前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2016年高中语文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方面要求要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但是当前的古典诗词教学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本文将用"弱德之美"这一理论来指导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为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更能体味古典诗词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杨青燕 《学子》2013,(6):99
一、古典诗词教学提升中学生人文素养必要性(一)古典诗词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形式丰富多样,其中,古典诗词是独具特色的一道中国文化风景。古典诗词语言精湛优美,意境深远,主题也突出而深刻,因此深得中外读者的喜爱。不得不提的是,古典诗词带给人们的心灵洗礼和独特愉悦的感官体验。例如,田园派诗词创始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中,有这么一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  相似文献   

14.
当前,许多语类读物和中学生报刊常开辟“学鉴赏”专栏,主要刊登一些学作品(尤其是古典诗词和现当代散诗歌)的赏析章。许多章选例经典,分析精当,对学生积累阅读知识,培养阅读习惯,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以及配合课堂阅读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毋庸讳言,也有一些鉴赏章,由于这样那样的一些弊病,不受中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表示,订购来的书报,这些栏目往往是“一跃而过”。这固然与学生的个人爱好和自身的学素养有关,但与这些章的“冗长、古板、僵化”(学生语),引不起阅读兴趣,难以产生共鸣不无关系。归纳起来,这类章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弊病。  相似文献   

15.
<正>纵观我们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古典诗词常常成为师生倍感焦虑的教学难点。教师难以把握:因为古典诗词内涵的丰富性,文本解读时常常存在着诸多偏差和盲点;学生难以品鉴:因为学生的古典诗词知识储备非常有限,对古典诗词的解读存在着诸多的模糊与空白。更何况,频频而至的学业检测的客观形势严重消减了古典诗词鉴赏的审美愉悦。长此以往,古典诗词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古典诗词教学的特点也得不到彰显。但是,如果我们运用"激之以欲"  相似文献   

16.
古典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教师不可忽视经典古诗文中所蕴含的美学特质,要发掘并利用经典古诗文中所蕴含的审美因素,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以此丰富古典诗词学习的内涵,增强古典诗词教学的效果。本文简要阐述了高中古典诗词美之所在,并对加强高中古典诗词审美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卢小华 《教育导刊》2011,(10):93-94
针对中学生“怕”学古典诗词的现象,笔者通过挖掘古典诗词与音乐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古典诗词音乐化教学的实践探索,总结出填词法、创作体验法两种可行的教学方法。实践表明,中学古典诗词音乐化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古代文化尤其是古典诗词,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丰富自由的想象、精彩绝伦的语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们中学生也应以积极的心态去借鉴学习,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为自己的文章增添亮色。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词教学的研究历来仁智互见,各有千秋,有借鉴价值的如“品读法”、“美读法”、“改写法”等。教法虽有万千,但有一点却始终未变,即诗词是一门经典的语言艺术,它注重用词炼句,讲究反复推敲,绵里藏针;它对语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在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蔚然成风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多采用那种以考试为目的的"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难以引领学生体会到古诗词之美,只有改变这一现状,才能让学生爱上古典诗词,让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应有的体现,使学生的文学底蕴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