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识字教学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形、音、义紧密结合而着重抓字形《大纲》指出:“在教学中要把汉字的形、音、义紧密结合起来,着重指导学生认清字形。”每一个汉字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一个字怎样写、怎样读、表示什么意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字只  相似文献   

2.
识字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用汉字记写汉语。不识一定数量的汉字,便不能阅读和作文。而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每个汉字都有一定的形体,一定的读音,表示一定的意义。由于汉字字形复杂多样,字的音、形、义交叉现象频繁,如一音  相似文献   

3.
形声字世界上的文字有表(?)和表意的分别。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它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汉字构字的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几种(即六书),其中最多的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范围,叫形旁(?)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声音范围,叫声旁。形声字形旁与声旁组合的位置是多种多样的(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形占一角),懂得形声字的造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汉字.但是,由于语音的演变,有些声旁不再代表这个字的实际读音了,靠声旁推断字音容易造成误读.另外,有些形旁也不能表义了,靠形旁也推不出字义来。这两点必须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陈展凤 《职教论坛》2003,(14):42-42
一、因形训义,解决因混淆形近字而写错别字的问题职中生写错别字的现象较为普遍,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形近字的混淆是一种常见现象。比如,把“脍炙人口”写成“脍灸人口”,把“敌寇”写成“敌冠”等等。我们都知道,汉字是形、音、义结合的整体,它的笔画最初是对物相特征的摹写,每一点划皆有来历。如果我们着眼汉字形体演变过程,根据汉字的字形(包括某些偏旁的最初形体)、结构分析字的意义,学生由具象感知抽象理解,能充分展开思维,字词的形、义可以在大脑皮层形成强刺激,建立起较稳定的神经联系。例如,在纠正“脍灸人口”的“灸”时,应该告诉学…  相似文献   

5.
党静 《现代语文》2010,(6):130-132
汉字发展到今天已经产生了大量形声字。声旁表音,可以启发留学生类推示音;形旁表义,可以帮助留学生掌握一些形声字的类别意义;另外,声旁的相关表义功能对留学生识记汉字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对外汉语形声字教学中,要运用好形声字"见形知音"和"见形知义"的特性,尽力帮助学生走出"汉字难学"的困境;还要注意培养学习者的声旁意识和形旁意识,教会留学生自觉运用声旁策略和形旁策略解决字音和字义问题。既然是形声字教学,形和声都需要重视,尤其不要忽略声旁表义。  相似文献   

6.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言教学的一个重点.识字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意义,汉字是音、形、义三个因素构成的方块图形.学生掌握汉字,不仅要分别识记音、形、义三个因素本身,还要建立音、形、义三者之间的统一关系.教学改革要求学生在低年级就能闯过识字类,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在教学中,在我们认识的汉字中有很多字音相同,字形相同的字,还有难记的.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进一步掌握汉字变化的规律音、形、义,使学生在造句、作文中尽量少写或不写错字.  相似文献   

7.
基因识字法     
“基因识字法”就是千方百计挖掘常用汉字的构字基因,并让学生大胆地加以趣味想象,使大多数汉字的形、义、音关系重新生动有趣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习起来新奇愉快。 分析汉字构字基因使低年级学生学习汉字变得简单化,一个字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样念、为什么是这个意思,都有一定的道理。如在教学“中”字时,首先究其字源,它原本是指旗帜,表示中央、中心的意思。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想像力,把“中”字看成是一支箭射中靶子的中心,易于学生理解“中”的字形、字义、字音,并且同时“中”的两个读音都能得以解决,笔顺问题更是迎刃而解。教师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画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学习汉字是有趣的,这样就能充分发挥汉字“以形表义”的优势,适应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性。  相似文献   

8.
吴小琼 《考试周刊》2014,(72):60-61
新课程提出"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理念,因而,在一年级需要大量识字,这对农村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若让学生单个地认,则识字显得枯燥、乏味,识字过程成了一个抽象的过程,把音、形、义分解,阻碍了学生灵活运用词、句的发展。反之,把汉字放入不同情境中,一个个抽象的字仿佛注入了生命活力,降低了识字难度。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了这个字,为将来阅读和写作打下了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使用时不能同音替代,汉字中音同而形、义不同的字特别多,掌握了411个音节,可以读出成千上万的汉字,但成千上万的汉字各有不同的形和义。学生之所以会读错字、写错字、用错字,关键是没有分清同音字、多音字,没有辨清字形、字义。所以教师要把生字教学的重点放在读准字音、分清字形、了解字义上,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识字是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的开始,按照新的义务教育大纲规定,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字2500个左右,达到能够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大部分会用,为写字、阅读和写作打基础。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只有弄清了一个字的音、形、义及三者的关系,才算真正认识了这个字。 一、指导学生掌握字音的措施 汉字是表意文字,一般不能直接表示出读音,至于说一个汉字为什么读这个音,那是约定俗成的。所以在学习字音方面,我们就以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母为例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音、形、义的关系,突破字形这个难关。教师教学汉字时借助字理进行析形索义、因义记形,能够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根据汉字的特点及其自身规律体会汉字学习的乐趣,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下面以“羊”字为例,略谈笔者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望文生义"是一种阅读心理现象,在文言文阅读中,学会望文生义,可以提高文言文阅读效率。根据文言字词的形旁探求改字的本义,叫做"望形生义",根据文言字词的读音和声旁探求字词的意义,叫做"望音比义",而根据句子来推导反求文言字词的意义则可称为"观句求义"。望文生义不是瞎猜瞎想,而是运用训诂常识,建立语感,疏通文意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学习策略改进汉字教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从考察外国学生的汉字学习策略入手,提出了改进汉字教学方法、提高汉字教学效率的设想,主要思路有:重视汉字语素义的教学,优先考虑声旁系联,突出形、音、义关联、规律归纳和汉字应用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字理识字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字理分析。从汉字字义上认识汉字各部分组合的内在联系及合理性,使学生理解字的构形、读音、表意的道理。即以字理为中心,使字的音、形、义统一。这样不仅会使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字的音、形、义,还会理解汉字的造形原理,使之掌握得更加牢固。  相似文献   

15.
汉字中十有八九是形声字,充分利用其声符和形符来建立音、形、义的内在联系,有助于简化识字的心理过程,便于学生从意义上进行识记。从听课中发现,很多低年级小学生都掌握了这一规律,例如学习“鹂”字,知道由“丽”得声,由“鸟”得义。但是,小学生认识事物常常是笼统和粗糙的,因而常常不加分析地将规律当成教条,在学习汉字时生搬硬套。请看几个学生的课堂质疑: 学生甲:“喜鹊”“黄鹂”都是鸟,可“喜”字和“黄”字为什么没有“鸟”字边? 学生乙:“啄木鸟”也是鸟,  相似文献   

16.
字理识字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牢固地记住字的音、形、义,为字的音、形、义建立联系。但字理教学要拒绝"实用字义",慎用"水煮",不可简单剖解字的形体,为字表意,使学生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17.
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是小学生识字的三个关键之所在。引导学生从汉字的读音、书写(字形)、字义做起,认识到学习汉字的意义,帮助学生突破识字关。  相似文献   

18.
陈绍平 《考试》2010,(9):9-11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音、形、义是汉字的三要素,每个汉字一般都有它特定的读音、形体和意义。两个或几个字相近,会涉及到音、形、义的一项或几项,不仔细分辨它们的不同之处,就会张冠李戴,把甲字误写成乙字。  相似文献   

19.
现行汉字的80%以上都是形声字。形指形旁,表示字所指事物的类属或意义;声指声旁,表示字的读音。表义是汉字的本质特征,所以识字的关键是据形析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同一个声旁加上不同的形旁组字教学。如: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可从不同的形旁区别字义,...  相似文献   

20.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汉字教学,不仅行之有效,而且事半功倍,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一、有助于准确掌握古代诗文的词义汉字包括音、形、义三个方面,以今字而论,《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字,其形为"一",其音为"yī",其义有八条: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同一;全、满;专一;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