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教育必然走向与课程整合的阶段。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语文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不能停留在工具层面上,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形成教学模式,应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以推进语文教学的彻底变革。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土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不能停留在工具层面上,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形成教学模式,应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以推进语文教学的彻底变革。  相似文献   

3.
<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在建构主义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利用信息技术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使教学内容得以更高效、更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与应用”正成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视点.多媒体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模式,给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势在必行,整合有利于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师生真正的双向互动,可以强化阅读教学效果,可以革新作文教学模式,可以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并更有效地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必将带来语文教学的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6.
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教育必然走向与课程整合的阶段。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定,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阅读、写作、听说等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英语素养,使得“习得”英语成为一种可能。本文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实践,试图探究在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新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及形成的教学模式,以期推动英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瞿婷婷 《考试周刊》2014,(97):27-28
高中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为载体,以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语文知识和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高中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了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打破了以往"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统天下的语文教学格局,实现了从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黑板静态教学模式到"人机互动式"动态演示教学模式的转变。同时,它还拓展了高中语文学习空间和视野。  相似文献   

8.
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与实践,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以及与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和探讨了信息技术下创建语文高效课堂的优势,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进行整合实践的具体措施,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如火如荼地变革着。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是每一位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工作,对“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课题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教育必然走向与课程整合的阶段。目前,信息技术为中学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语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素养。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为载体,以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和手段进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高中语文知识和信息技术,提高综合素质,达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信息技术素养的全面发展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与课程的整合越来越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研究中值得关注的话题。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紧密结合,解决了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优化了语文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翠玲 《考试周刊》2011,(23):43-44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进行整体协调,使其相互渗透,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和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为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教学,我们在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势在必行。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更好地学习语文;二、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课中运用信息技术;三、制作精美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作用已以绝对优势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它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不仅要利用各种电教工具,还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寻找各种辅助教学媒体与语文学科的最佳结合点来切切实实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推进语文教学改革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阅读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获得新的发展动力,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将必然走向与课程整合的阶段。信息技术可以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在各行各业都已经占据不可估量的地位.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在一定范围内取得很大成效.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极大地调动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