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充分研究大量古代音乐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相关考古研究成果对楚国的器乐与乐器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索,认为楚国器乐与乐器的繁荣主要体现在“钟鼓之乐”“古琴音乐”,以及“八音乐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冰雕与音乐,两者都能给予人们来自自然的感触,也都让我们在喧嚣的现代社会里找到内心的宁静。冰雕同时也能产生冰音乐,用冰制作成的乐器,同样可以产生震撼人心的乐音。"冰乐"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通过自然的声音给了我们最真实的艺术和审美体验。人们通过演奏冰乐器,启发我们去回报自然给予我们的艺术体验,尽自己的力量去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楚国作为周王朝分封于南土的一个子爵诸侯国,其滥觞时期的音乐文化,源于远古楚部落古老艺术并融合中原音乐文化而形成,其音乐制度既体现出对中原文化的继承,又具有自己的特色。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民间的歌舞之风及楚国乐官对楚地民歌的收集与整理,使得文人有机会注重楚国地方民歌,从而汲取营养,创作出完全不同于《诗经》的诗体;楚地从上至下普遍盛行的巫风,不仅影响着楚辞创作者的心态,同时也影响着楚辞作品的风格;楚国音乐文化的高度发达,熏陶楚辞创作者,使他们不仅有着很高的音乐修养,同时也在作品中多层面地反映楚国的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4.
二胡的历史悠久,从唐代已出现的"奚琴"到"胡琴"的转变,由合奏乐器再变成现代社会具有魅力的独奏乐器,这样的过程使得二胡这一民族乐器更具时代特色。二胡演变为独奏乐器,要归功于现代二胡学派的创始者刘天华先生和丰富二胡音乐情感的民间艺人华彦钧(阿炳)先生,而二胡音乐的流传与发展是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刘天华先生和华彦钧先生对二胡音乐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入手,指出当今二胡音乐继承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还记得那一盒盒磁带和一张张光碟吗?把它们放进唱机里,音乐便飘了出来。这似乎是很遥远的事了,如今人手一部音乐手机,连Mp3都过时了。给耳朵堵上耳塞,一路上,一个人沉浸在独享的音乐世界里。多亏了网络,我们有了更多与音乐邂逅的机会,也多得了网络,我们走入了一个“唱片已死”的时代。大众轻而易举地就从网络上下载了歌曲,谁还会为唱片埋单?难怪音乐人扼腕长叹:唱片已死。唱片业走下坡路,音乐人只有另辟盈利的途径,并进一步促进音乐版权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学中,各种各样的小乐器琳琅满目,演奏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它们进行有效地教学,如何发挥每种乐器的主观性能,是研究者近年来教学实践中重点探究的问题,并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笔者从有固定音高的乐器、打击乐器和自制小乐器三方面进行介绍。这些做法不仅让孩子们轻而易举地学会了各种音乐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音乐素养,激发了他们的创造能力,体会到了音乐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音乐既要保存、又要发展 ,艺术家们只有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创新发展 ,才能在辩证地扬弃中不断吐故纳新 ,保持住中国音乐传统和传统音乐旺盛的生命力。汉代音乐文化正是在对先秦音乐文化的继承基础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首先表现在乐器上 ,汉代宫廷乐府在继承与改造先秦时期乐器的基础上 ,不断吸收民族民间乐器 ,并进行了一些科学的改良 ,使乐器品种增多 ,数量增大 ,质量提高 ,功能加强。从史科文献及汉代画像等文物资料所见 ,汉代乐器品类繁多 ,严格说来 ,已超越八音的范畴 ,如笛已有玉制、铜制 ,还有兽角制成的“角”。由此可见 ,汉…  相似文献   

8.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创立的音乐教学法在当今世界音乐教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世界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体系。现如今,其德文版《学校音乐教材》已经被翻译为20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流通。而依托此套教材出现的奥尔夫乐器也不断的被挖掘创造,这些乐器已经在许多国家、地区的学校音乐教育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将主要阐述奥尔夫教学法及奥尔夫乐器在高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及其其可行性分析、必要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音乐与美术、戏剧、舞蹈等姐妹艺术有着相通之处,音乐教学可与这些姐妹艺术相结合。音乐与美术的结合。当教学欣赏民族打击乐器时,我要求学生们用绘画的形式将锣、钹、鼓、碰铃等乐器画出来,紧接着听辨其声音,把它的响声和乐器名称一同书写在对应的乐器旁,再用人声模仿打击乐的声音唱一唱,然后选择其中一种乐器,用废纸将该乐器仿造出来,最后让学生们用这些自己制造的“乐器”加上模拟乐器的音响,为歌曲进行即兴伴奏……这些环节包含了音乐以外的绘画、制作、即兴创作等艺术形式。其中绘画和制作不仅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使学生们…  相似文献   

10.
钢琴艺术发展到今天不过300多年的历史.但是钢琴作品的体裁、演奏技巧、情感表达手段、演奏风格在其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钢琴艺术的流派与演奏风格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19世纪欧洲民族乐派、20世纪法国印象主义及近现代钢琴音乐多个时期的发展。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它的发展历程,足以代表每个时期音乐艺术发展潮流方向。  相似文献   

11.
欧洲古钢琴音乐的起源,早在十七世纪以前,受到中世纪弓弦尔器的影响而发展建设起来。在中世纪欧洲的乐器就确立了弓弦乐器为主。当时的一种乐器叫洛塔琴,它是一种拨弦乐器,又是弓弦乐器。第二种乐器是维沃尔,这种乐器是法国游吟歌手的弦乐器。维沃尔是小提琴的前身。弓弦乐器的演奏如歌的旋律,感人极深,被人喜爱。它大大地促进了乐器音乐的独立的发展。在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之间,音乐文化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进步倾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音乐文化非常丰富多彩,人文主义世界观,为艺术发展创造了非常自由的条件。音乐的主题,形象…  相似文献   

12.
口琴,是乐器中携带最轻便、价格又低廉,既可吹奏动听的旋律,又可吹奏配有和声的乐器。口琴进入音乐课堂,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新的突破。通过口琴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能促进视觉、听觉和动作的协调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开阔音乐视野,引导学生进入神奇多彩的音乐殿堂。   通过探索、实践,我们总结出口琴教学的几个要领。   一、介绍口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学好一种乐器,首先就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这种乐器的构造和优点,培养兴趣。在口琴教学时,…  相似文献   

13.
如果没有乐器的发展、外来民族音乐的渗透以及唐人对音乐的特殊爱好,就没有唐代的乐诗和声诗的繁盛。西部乐器和音乐因素的加入,大大改变和丰富了中原音乐,唐代诗歌中所反映的音乐演奏状况,正是中原地区人们接受西部音乐和乐器的过程和心理感受,为后世留下了被诗化了的音乐,从中可以看到西部音乐从民族的、民间的“新声”逐步主流化的过程。通过对西部乐器的流布历史考察,却发现另一种有趣的现象,即许多乐器与中原地区早期的乐器同源,或是从中原传入西域的,例如秦琵琶和筚篥之类,经过改造和发展,伴随着西域音乐再次流入中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乐器。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考古的对象中.一类为乐器,另一类是音乐图像.音乐考古与文献相结合,在音乐史的发展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早中期,先民们继承着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战国早期,封建制度则出现了大的变革,形成五霸争雄,相互割据的局面,礼乐制度遭到诸侯们的僭越,礼崩乐坏、百家争鸣和奢靡之风盛行,但是钟磬悬乐制度与音乐实践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其中制造乐器、享用音乐和乐器种类都超乎前世。诸如此类的事件不仅在传世文献中多有记载,而且在地下出土有极为丰富的音乐文物中得到佐征。  相似文献   

16.
陆玲 《教师》2013,(28):57-57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家长越来越多地重视孩子们的素质教育。音乐的学习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小学音乐是孩子系统地接触和学习音乐的初期阶段,这个阶段决定和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程度。本文从乐器课堂出发,阐述其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以及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诞生了歌剧这一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它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艺术发展的结果。从歌剧的产生与发展、"通奏低音"记谱法的应用、确立大小调的和声技法、乐器的发展及重要乐器体裁的确立以及乐器色彩功能的运用等方面,探析巴洛克时期音乐中的节奏特点,对比旋律的扩展和力度,阐述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主要特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这一时期音乐发展史的脉络。  相似文献   

18.
联邦德国人常自豪地说,音乐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统计,联邦德国有50%的人每周至少听8小时音乐,全国约有400万业余音乐工作者.多数家庭均有钢琴、小提琴和其它乐器。普通的工人、农民也能演奏一种乐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看好艺术这门学科。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送孩子去学习器乐、声乐等等(其中不乏盲从者)。在这里我要说的不是有关这方面的问题,而是关于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一点见解。因为音乐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不是单单学习一种乐器或唱歌就可以体现其全部内涵的,它需要多方面的贯通。首先是需要我们去培养孩子们这方面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是开阔其视野,陶冶其情操,提高其音乐素养。这样一来,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谈竖琴音乐     
刘琳 《考试周刊》2007,(30):138
竖琴,是一种被认为与天使、长发美女有关的遥不可及的乐器,在经过不断地发展与改良以后,已经摆脱了被柴可夫斯基认定只能做为"伴奏乐器"的形象而成为能弹奏调式复杂、高难度技巧及各种不同风格乐曲的独奏乐器。通过这篇介绍竖琴音乐代表作的文章,希望大家能走近这种乐器,了解并进而喜爱竖琴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