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产生与崛起,使媒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并出现产业融合的趋势。对此,业内称之为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面对新兴媒体对传统纸媒的强大冲击,地市报业的凤凰涅槃,需要报网之间由"互动"走向"融合",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2.
陈挚 《新闻世界》2014,(5):146-147
新媒体是一种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上的"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大数据时代,数据将成为媒体的"富矿"与核心资源,新媒体也呈现出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式,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传播风险。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的发展,既面临着技术问题,也面临着策略重构的问题,将对未来的媒体生态和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球数字化信息革命浪潮对传统媒体格局形成很大冲击,报业正在酝酿着一场深刻变局。面对平面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的趋势,数字报业是面对新兴媒体崛起的一种必然选择,是推动报业实现战略转型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崔瀚文 《新闻世界》2014,(8):429-430
"网友曝"是全媒体时代的产物,它诞生于互联网,而后出现在各种主流媒体上,因此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面对"网友曝",传统媒体应该摆正心态,使"网友曝"与"本报讯"发挥彼此优势,相互补充,形成融合传播、共存共荣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媒逐渐走向数字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给我国报业带来极大的冲击。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新形势,传统报纸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巩固自己的主流媒体地位,与新兴媒体交  相似文献   

6.
余仲樵 《东南传播》2011,(1):132-13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各类突发事件正呈现由偶发到频发趋势。而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地各类媒体蜂拥而来,加上以数字化、网络为代表的传播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论坛、博客、QQ等新兴传播方式的兴起,使新闻及资讯的传播更加快速。在如此复杂的舆论环境下,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应对日趋"常态化"的突发事件,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强化舆论的引导能力,提升引导水平,已成为当前必须面对而且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于都 《军事记者》2011,(7):18-18
"内容为王"永远是媒体制胜的不二法门,竞争激烈的报媒,如何在同质化报道的"拼杀"中"王者归来"?这始终是报媒每天都要面对的考验。以都市报为例,同质化有以下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赵志强 《传媒》2024,(3):22-24
<正>当前,媒体融合已进入全媒体蓬勃发展的新时代,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造就了多形态、多业态、多层次的媒体发展新变化,促使媒体格局深刻调整,舆论生态发生重大变化。党刊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进入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刊如何顺应媒体发展格局和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夯实主流媒体地位,提升可持续发展创新创造能力,是党刊人面对的现实挑战。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原创性、文化主体性、实践指导性,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相似文献   

9.
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媒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形态,而且由这种传播技术创新而催生出来的新媒体,正在推动传媒格局的重大变革。新媒体出现时间还较短,虽然占据了技术上的优势,但并无"强势"可言。传统媒体广播面  相似文献   

10.
面对来自新媒体的挑战,电视媒体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网络化生存的紧迫现实问题。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化已成为媒介发展的总趋势和时代潮流,因此电视媒体只有与互联网相结合才能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OTT TV与智能电视OTT TV是"OverThe-Top"的缩写,从消费者的角度讲,又称互联网电视,是指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其终端可以是电视机、手机、电脑、机顶盒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媒体,这两年经历了极不平凡的考验:同质媒体竞争白热化、新媒体不断“攻城掠地”,还有广告的分流、新闻纸的涨价……传媒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报业应如何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与挑战,如何创新报业的竞争管理,数字化将如何发展,我们的答案是“对报纸实施战略转型”。荆州日报社近年来特别是今年来,向着做强主业、做大产业、做富报业的发展方向做了几件事。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全媒体传播、全球化传播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当下媒体紧迫的现实需求。面对港澳地区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作为国家对港澳广播的主流媒体,中央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依托华夏之声、香港之声两套频率,不断探索中央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优势与规律,坚持"一点两翼"的国家形象塑造策略,即以"核心价值观传播"为中心点,注重"精品节目的精准传播"和"多种平台的有效推广",使国家形象传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3.
面对传播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年轻读者流失、新兴媒体冲击这样一个全球性的挑战,传统媒体特别是都市类媒体如何应对,如何在坚守中超越,再创辉煌,成为媒体人共同关注的话题。新媒体以海量性、即时性、交互性,颠覆了传统的报道方式,但缺陷也很明显,海量性造成信息的粗糙与混杂,即时性伴随着浅表化、碎片化与深度欠缺,交互性带来的是人人都是麦克风,浮躁有余而权威性不足。报纸的根本在"报",不在"纸",即以丰富多样的原创新闻产品满足受众需求而占有市场。  相似文献   

14.
数字时代,新媒体、社交媒体的到来,传统媒体中的议题设置功能被重新检验。垂直媒体的权利逐渐向水平媒体转移,传统媒体提供议题设置的第一层议题对象,而社交媒体提供第二层属性,二者可能在主题上达成共识,但在属性上存在分歧。在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传统媒体如何通过议题设置让新闻舆论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本文以福建省的媒体议题设置为对象,分析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中进行传统媒体议题设置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牛勰 《新闻世界》2014,(6):67-68
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精英人士选择使用新媒体接受信息。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强烈冲击着电视"媒体老大"的地位。面对新媒体的挑战,电视媒体又该如何挽回日益流失的受众?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田珂  崔江红 《声屏世界》2011,(1):134-137
近两年,面对新兴媒体冲击,期刊业的广告量在减少、发行也在下滑,但一些主流期刊媒体,如女性高码洋时尚类、汽车类、文摘类等类别的期刊,却在这步履维艰之际,在发行零售市场上呈现出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进入到品牌化、国际化、数字化的良性  相似文献   

17.
王侃 《新闻窗》2008,(2):61-62
这些年,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日益壮大,传统媒体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阵痛和挑战,面对新的媒体格局,广播如何应对?笔者认为,广播只有更好的发挥独一无二的伴随性媒体优势,才能在扑面而来的新媒体浪潮中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5·12"抗震救灾报道中,我国媒体一改以往面对灾难性事件时的作风,进行积极、公开的报道,在抗震救灾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以《中国新闻周刊》为例,主要从新闻叙事学的角度分析,新闻媒体是如何进行报道,充分发挥了媒体的作用,从而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的。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是一场革命。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必将大大提升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广播电视报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不仅仅是报道视角,更是一种进步的社会价值取向。面对巨大的灾难,媒体记者在第一时间传递信息,通报灾情的同时,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性化"视角传达媒体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