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文有话要说》是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非常受欢迎的一档情感谈话类节目,节目话题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注女性情感、婚姻生活。本文通过讲述节目中发生的几个小故事,带您走进、了解《叶文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2.
情感热线节目是目前广播收听市场上的一大亮点。据黑龙江广播的收听调查,情感热线节目占有巨大收听份额,除了著名的《叶文有话要说》、《午夜倾情》外,FM94.6的《心事了无痕》、FM98.4的《刚好18点》等新兴情感热线节目也很热播,呈现“百花齐放”态势,有的节目甚至成就了收听之最——据央视索福瑞的收听率权威调查结果显示,《叶文有话要说》创造了广播收听史上24%的收听奇迹,雄踞黑龙江广播频率的收听之首;  相似文献   

3.
《叶文有话要说》前身为《有话好好说》,节目于2005年1月1日创办至今,备受广大听众朋友的喜爱。节目以关注女性情感、婚姻生活为宗旨,集新闻性、思辨性、参与性于一体。作为节目的忠实听众,笔者通过对节目的收听和研究,分析了节目深受听众欢迎和喜爱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阎亮 《中国广播》2016,(10):75-77
近年来,以《叶文有话要说》为代表的广播情感类互动节目获得了很多关注。节目中主持人态度立场鲜明、语言犀利直接、风格彪悍霸气,一贯被奉为主持人必备素质的"亲切感"遭到了颠覆式的热议。在该类节目获得巨大关注和热情追捧的同时,质疑和思辨的声音也层出不穷。为此,本文以《叶文有话要说》为例,分析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诤友型亲切感,提出了诤友型亲切感可以直言不讳,但不能出口伤人;需要思维敏捷,但不必语出惊人;可以侠骨柔肠,但不能咄咄逼人的观点。广播节目主持人,应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作为诤友,应少一些讽刺,多一些关怀。  相似文献   

5.
闻罡 《新闻世界》2013,(6):74-75
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具有广泛的听众基础,是人们情感宣泄与表达的平台;作为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要突出人本关怀的主题,正确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的情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以《相伴到黎明·情感专线》和《叶文有话要说》节目为例,从节目定位决定主持人定位、地域性和时空性决定话语方式的不同、主持风格的迥异等三个方面予以比较分析,谈谈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人本关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宋立红 《大观周刊》2012,(34):68-68
情感热线节目是结合了早期的热线节目和谈话类节目发展而来,在中国可以认为是始创于1996年浙江文艺广播电台的“万峰时间”——《伊甸园信箱》。进入二十一世纪时代之后,情感热线节目如雨后春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情感热线旋风”。各地电台纷纷推出自己的情感热线类节目,如辽宁电台的《轻风夜话》,天津人民电台的《夜访百家》,深圳电台的《夜空不寂寞》,哈尔滨文艺广播电台的《午夜倾情》,黑龙江都市女性广播电台的《叶文有话要说》等等。  相似文献   

7.
张淑玉 《新闻传播》2009,(12):44-44,46
在哈尔滨滚滚的车流当中,一边听《叶文有话要说》一边开车,已经成了很多驾驶者的习惯,而叶文的话题,也成了很多出租车司机与乘客的延续话题。对叶文和叶文所谈论的话题,对参与叶文节目的形形色色人等,都是大家很感兴趣的谈资。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新兴媒体的崛起,广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但由于广播自身强大的优势和固定的收听群,让广播在大众媒介中仍然处于优势地位。因为面临挑战,众多传媒人不断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新,将种类繁多、特点各异的广播节目送到受众的耳边。在全国公众广播节目当中,作为一档女性情感类节目,《叶文有话要说》独树一帜,展现了不凡的魅力,一经播出便大获成功。《叶文有话要说》的前身为《有话好好说》,从2005  相似文献   

9.
<正>过去的十年,媒体情感类产品风起云涌、名牌辈出。仅本土黑龙江,就诞生了《叶文有话要说》、《卢汉的倾心上午茶》、《刚好十八点》、《心事了无痕》等一系列创下收听率、市场份额、知名度纪录的情感类节目。此外,还有电视类的情感节目、报刊类的情感专栏等共同构成了龙江百姓情感生活中倾诉、倾听、排解、求助的重要阵地。直到今天,他们很大程度上引领着公众的情感脉络,梳理着家长里短、夫妻婆媳间的种种纠葛,也在一定程度上把持着社会道德标准的话语权。天长日久,其对公众价值观的引领有着润物无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力道。  相似文献   

10.
李清 《视听界》2012,(5):111-112
6月下旬,江苏电台总编办(策划研发部)、交通广播部一行四人赴黑龙江电台、哈尔滨电台交流考察,重点是黑龙江台,其在办台理念、宣传管理和节目运行、品牌推广、社会影响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特别是黑龙江女性台的《叶文有话要说》以其独特的风格,强烈的社会反响,赢得听众和市场的高度认可。目前,该节目已成功营销全国25家电台。作为一档语言类的广播节目,其形态、结构并无花哨、复杂之处,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强烈的  相似文献   

11.
珠海电视台《有话要说》节目从开播以来.所关注的对象有相当一部分是未成年人。在节目中,既有关注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舆论监督内容,如《送给老师的礼物》、《公车票价学生能否优惠》、《中小学学生校服是否必须一刀切?》等。又有对未成年人成长相关问题思考的内容。如《身为人父》、《孩子,你别再出走》、《未成年人,网吧》等等。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有话要说》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使节目得到了优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声屏世界》2015,(4):87-88
山东电视综艺频道是山东地区的省级专业娱乐频道,多年来,节目贴近百姓,娱乐大众,深受观众喜爱。2015年3月起,山东电视综艺频道全新改版,制作山东最火的综艺娱乐节目,打造山东第一造星平台!王牌节目《我是大明星》、《快乐向前冲》凸显亮点,品牌升级!户外综艺节目《明星·宝贝》、《当红不让》全新登场,温馨、爆笑、感动、挑战、突破;情感援助节目《幸福向前冲》从周播扩容为日播,温暖天天相伴!  相似文献   

13.
广播法制节目要长足发展,获得生存空间,方法就一个,贴近群众。基于此,结合地方媒体自办的一档《直播说法》节目,谈如何做到让节目贴近群众,受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牌调解》《幸福魔方》《8090》等众多情感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民生调解类电视节目已经成为各家卫视的主流民生电视节目类别。宁波广电集团社会生活频道的调解类电视节目《娘舅大石头》自开播以来,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态度,报道百姓生活、化解家庭矛盾、调解邻里纠纷,向公众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正能量”。但从电视节目制作的角度看,我们还要关注这类“正能量”栏目是否可以长期生存,也就是它是否可以产生优质电视节目的其他效益,如收视率、经济价值等,也就是市场价值。只有当社会从道德上评判它是一个好节目,同时制作方又从市场的角度评判它是一个好看的节目,它才能得以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5.
明星投身真人秀节目早已不算新鲜事,唱歌、跳舞、跳水、带孩子,怎么出彩怎么来,怎么博眼球怎么演,故而同质节目出现了扎堆现象,收视疲软、审美疲劳也在所难免。而由湖北卫视制作的《如果爱》节目开启了中国首档明星恋爱真人秀先河,清新的节目形态逾越了电视节目的同质化藩篱,有独特个性的艺人嘉宾吸引了无数粉丝,平民化的情感视点有效贴近了受众的收视心理。  相似文献   

16.
刘洪 《新闻传播》2013,(12):132+134
由海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频道苗茜①创办并主持的一档名为《真情如歌》的新闻性、与听众作心理情感交流的广播专题节目之所以获得成功,在于节目定位的不断调整。何为定位?美国学者杰克·特劳特、史蒂夫·瑞维金在不久前出版的《新定位》中说:"通常讲,定位是对大脑的定位","探讨大脑是如何接受、储存或否决信息的"②。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每日各类信息层出不穷,引导受众关心哪些信息、接受哪些信息是主持人的社会责任,尽量满足受众欲求信息的可望更是主持人的义务。《真情如歌》恰恰是以此为目标不断地调整本身的节目定位,使节目的内容与受众欲求贴近,节目形式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1月21日,嘉善人民广播电台新农村有线广播开播了,这是嘉善县广播电视台在现有FM99.3嘉善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节目的基础上,整合资源,着力打造的一套对农村广播。这套节目以“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生活”为宗旨,新开设了《农根伯跟你说》、《农民服务台》等节目,整套节目分早、中、晚三个时段播出,农民可以通过数字电视机顶盒、  相似文献   

18.
《农牧天地》是新疆电视台汉语节目中唯一的一档农业专栏节目。《农牧天地》节目从开播到现在.一直都倡导着这样一个节目宗旨,那就是做农牧民生产和生活的好帮手。《农牧天地》中的《乡村纪事》讲述的就是农牧民自己的故事.《刘红信箱》,《农牧信息窗》还有《科技大篷车》板块都是针对性非常强的服务类节目.它针对农民的需要.及时地提供各类信息。就《农牧天地》近五年的播出情况来看,节目内容几乎100%都是关于乡村.来自于最基层。那么《农牧天地》在“三贴近”上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回头看看《农牧天地》走过的这几年.我们觉得虽然形式上的贴近有了,但实质上的贴近还做得不够.有些时候我们虽然在表现农民.  相似文献   

19.
刘娟 《视听界》2011,(4):96-96
近年来,电视财经访谈节目愈来愈多,如央视的《对话》、《奋斗》,上海第一财经的《财富人生》、《中国经营者》。在生产力诸多要素之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电视财经访谈节目从人的角度出发来报道经济,增加了经济新闻的趣味性和人情味。这类节目以个案的形式记录中国经济建设的脚步,大处着眼小处着笔,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围绕采访者的创业故事讲述其心路历程,有效利用叙事技巧,增加了可看性.  相似文献   

20.
《生活》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创办的一个新节目.几个月的登台亮相,开局不错。我看了8个重点节目,总的印象是:贴近百姓,引导生活。生活类节目,首先要贴近老百姓,抓一些趋同性强、差异性小,大多数人喜欢的话题.在增强节目的实用性、服务性中,引导人们过健康、文明的生活,引导人们进行理智的消费,合理的花钱。我认为《生活》栏目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了“贴近百姓,引导生活”这一指导思想,具体说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题材的贴近世。《生活》栏目比中央电视台的另外几个经济类栏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比如安居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