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摄影和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摄影的传播功能,以达到为旅游“造势”的作用,这可以称之为旅游摄影。在这两年的工作实践中,《牡丹江晨报》注重发挥摄影的功能,让摄影为当地的旅游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闻摄影是摄影艺术中最能体现摄影本质和特性的形式之一,也是最能直接和真实地反映社会本质的重要手段。在浙江,以艺术摄影成名者固然不在少数,而在纪实摄影领域里,也出现了不少在全国摄影界有影响的人物,譬如徐永辉、卢广、王芯克等。当我们在仔细欣赏他们作品的时候,就会明白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拍照,不仅是用手按快门,而是用思想在拍照;他们不仅仅在反映现实,而是在用图片记录历史!  相似文献   

3.
摄影人在日常摄影活动中,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微距摄影。主要用于拍摄较微小的物体,如花卉、钱币、混虫等等,微距摄影在静物、动植物、刑侦、医学以及科研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4.
新闻摄影要实现自身价值的方法之一,就是新闻图片能及时成功地在媒体上(报纸、刊物)发表出来并传播出去,使其真正发挥形象新闻的作用,否则新闻摄影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多年来,我们强调新闻摄影的重要性,并加强对新闻摄影工作的研究和领导,最终目的同样也是要在报刊版面上,见到正确运用新闻图片的效果。这种效果本身,不仅是表达了人们对新闻摄影的一种认识、一种态度,更是给摄影记者的实践以方向性的引导。  相似文献   

5.
郭琳 《新闻爱好者》2010,(10):129-129
1839年,摄影术宣布发明,170年来,摄影技术飞速发展,从初期的单纯记录到现在的艺术摄影、观念摄影的兴盛,从初期复杂的器材和操作方法到现在数码技术的广泛运用,可以说,摄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它记录的功能却始终不曾变更。  相似文献   

6.
陈启宇,男,1955年生,上海市嘉定区档案局副调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市艺术摄影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摄影家协会理事,上海市嘉定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自1977年起从事摄影工作,曾任上海市嘉定区(县)文化馆文艺、摄影辅导干部。1988年筹建成立上海嘉定摄影协会,任副会长兼秘书长,擅长新闻、体育、风光摄影。  相似文献   

7.
新闻摄影与摄影艺术的关系,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在我国摄影界引起激烈的争论,结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了也没论出个所以然来.这两年在摄影界发生的一些事情和某些摄影人提出的一些观点,又引起了人们对新闻摄影和摄影艺术关系的议论,虽然不像上一次那样热烈,似乎有老生常谈的感觉,但我认为应该把问题谈清楚,因为这两者的关系摆不正确,就会在新闻摄影理论上产生误区,影响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用摄影报道重塑中西部形象范岐山新闻摄影是新闻媒体传递信息敏捷、直观、可信、受欢迎的宣传手段之一。新闻摄影工作者,尤其是在这一岗位的负责人,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审时度势,综观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大局,用摄影报道重塑中西部形象,积极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码摄影技术的出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专题报道摄影带来了一个高效、快捷的全新平台。专题报道摄影是通过一幅或多幅照片来集中地阐述一个主题、讲述一个故事,通过辅助的文字.以真实、形象、令人信服的视觉阅读方式完成叙述.是网络、报纸、画报甚至电视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专题报道摄影创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数码相机已如同手机、电脑、电视机一样,在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在选购、使用和应用数码相机的过程中,由于缺少认识,往往存在一些误区,也因为缺乏经验,走了不少弯路,怎样才能用好我们手中的相机,让它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拍摄出有价值的照片?从本期开始,“数码沙龙”请来了几位资深数码摄影爱好者为我们支招,系统谈谈他们应用数码相机的实战秘笈。在接下来的几期“数码沙龙”中将陆续探讨“数码相机功能解析”、“人物摄影”、“特殊光线摄影”。“近距离摄影”、“新闻摄影”.“数码后期创作”等内容,也欢迎各路数码摄影爱好者加入我们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记者摇篮》2014,(8):3
影像是视觉文化,在这个文化圈里,摄影和摄像是天生的一对兄弟。许多传神的瞬间是由摄影完成的,电视是动态的影像,是流动的记录,它们各有各的艺术魅力。把经典的静态影像用动态的平台做出口传播出去,不能不说是个开拓。随着文化发展,摄影产业的发展,电视以其形象和传播优势得到摄影的青睐,在电视媒体上,摄影这块蛋糕成本低、竞争少,作为地方台,努力做好它,是地方媒体在差异化竞争上新辟的一条路径。本溪电视台的《咔嚓瞬  相似文献   

12.
丁萨 《大观周刊》2011,(8):25-25
当杨高林亲口说出自己并非专业摄影出身时.几乎所有人都吃了一惊,随之而来的便是敬佩。这确实是一位非科班大师,他不仅将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发表过论文、出过专著,更将爱好——摄影,发挥到极致,用三十年的时间边工作边琢磨摄影、研究摄影,用光和影记录着云南最美的山水风物。  相似文献   

13.
交通岗亭前,一位青年民警正为坐着残疾人的轮椅车充气。残疾人探身用手摁着管卡,一根皮管如同一条纽带,将两人的感情连系在一起。人民警察爱人民的炽热之情,温暖着残疾人的心。这就是奎屯市公安局刘玉贵同志的摄影作品《胜似亲人》。这幅作品立意新颖,构图明快,富有时代气息,在1986年全国公安系统“卫士之光”摄影美术书法作品展览中,被评为优秀作品。刘玉贵从事公安工作20多年,业余爱好摄影。他节衣缩食,自己购置照相机及洗印放大设备,同时还购买了不少摄影方面的图书资料,如饥似渴地钻研摄影技术。最初,他只拍些生活照片。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闯进了新闻摄影的门槛。1983年的一天,兵团131团场派出所顾满良的  相似文献   

14.
摄影作品不仅是艺术品,也是表现人们思想情感的载体。摄影创作更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是最复杂也是最有趣的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摄影设备不断更新,数字化大潮扑面而来,专业摄影工作者和业余摄影爱好者,出于表现形式的需要,在新闻五要素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拍出了一些新颖独到感染力极强的新闻照片,并且广为报刊采用。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新闻摄影是经济生活与报纸传媒共同发展的产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报纸进入“读图时代”的大背景,决定了经济新闻摄影承担着日益重要的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7.
刘铁生 《军事记者》2006,(5):I0002-I0002
夜战,是军事训练的重要课目。优秀夜战军事摄影作品的产生,取决于题材和手法的表现,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表现。《激战之夜》作了较好的尝试。战争年代表现我军夜战的出色作品《铁路大翻身》、《夜攻单县》都是摄影人在敌人鼻子底下拍摄的。拍摄夜战的光源,凭借的是一次性镁彩闪光。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拍照片,靠的是大无畏牺牲精神。战争与时俱进了,表现今日的军事题材,应是摄影人的思维和摄影文化素质的体现。夜战题材的表现,首要的仍旧是光源和光的利用。夜的视野中只有以火炮枪弹为光源的环境光线,它们有强有弱,有明有暗。如何舍取这些光线…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后,数码技术越来越普及:特别是数码技术在新闻摄影卜的应用更是与日俱增。从报纸发出的照片来看,多数是用数码相机拍的。凡是用过数码相机的摄影者再也不想拿传统相机。因为,数码相机拍摄完毕后,可立即取出存储卡.插入计算机,对其采拍蜥面进行精益求精的后期加工处理。如果是新闻照片可直接发排到报纸版面上去。很显然.数码摄影比传统摄影极大地提高了工作质效。但数码摄影技术不是万能的。  相似文献   

19.
吴柯波 《新闻实践》2010,(11):72-72
新闻摄影对少儿报纸有着不同寻常的重要作用。以照片传播信息,具有直观、形象、省时的特点,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图像给少年儿童的印象最为真切深刻。让新闻摄影进一步贴近少儿的实际生活,不断创新,才能创造出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20.
黄馨茹 《青年记者》2020,(13):27-29
2月20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带领中国摄影家协会赴湖北一线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以下简称"摄影小分队")奔赴抗疫一线。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支摄影小分队先后为全国驰援湖北各地的医疗队共4.2万余名队员拍摄了个人肖像。目前,"为援鄂‘白衣天使’造像"这项中国摄影史上首创、世界摄影史上罕见的大型摄影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本期茶座,《青年记者》邀请到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记者李舸,为我们讲述这一活动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