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在近代来华的传教士中,狄考文热衷于通过科学知识为基督教传播开拓道路。他一方面创办基督教学校传授科学知识,另一方面还建立科学制作所和博物馆向普通民众传播科学知识;狄氏的科学传教观意在利用近代科学清除愚昧迷信思想,为基督教传播扫除障碍;并且通过科学知识塑造新型人才以引领中国社会,最终推动基督教在华传播。狄氏的科学传教观的形成原因主要归因于他对中国社会的准确认识。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教育与近代中国妇女社会思想观念的变迁李湘敏剖析长达千余年的基督教在华传播的历史,我们发现在中国妇女社会思想发生了划时代变化的历史过程中,基督教教育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从基督教教育下的中国妇女中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人才,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  相似文献   

3.
美国传教士卫三畏是19世纪初期来华传教士中的先驱人物之一,他具有传教士、翻译官、外交官等多重身份,是近代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同时,他还把中国研究作为一种纯粹的文化来进行综合的研究,成为美国早期汉学研究的先驱者,也是美国第一位汉学教授。他编写的《中国总论》,是美国汉学开端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工业化、城市化两股力量的冲击下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这一时期蜂拥而入的东、南欧移民使众多社会矛盾日益加剧。面对这一局面,美国新教进步派在欧洲基督教社会主义和高级批评思想的影响下,在汲取美国新教传统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基督教博爱精神和社会公正为根本的思想观点,并主张运用这一思想去应对和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弊病。以此为基点,新教进步派在与其他社会进步力量的互相声援中掀起了一场旨在匡正社会弊端、提升社会公正、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福音运动。  相似文献   

5.
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的过程中,创办各种社会事业是基督教本土化的重要一环。近代基督教在泉州地区创办医疗、教育、社会慈善以及文字出版事业,正体现了本土化过程中调适的积极一面.这种“以学辅教”的策略赋予传教士“西学传播”的新使命与新形象,客观上为基督教平添了不少亲和力,增进了基督教与泉州地方民众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信誉,并且为中国近世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基督教在华传播最成功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李大钊在中国最早接受并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并非偶然。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李大钊曾经发起反基督教运动,并对基督教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行过深入地研究。然而,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前,李大钊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接触和认识,却有一个十分艰难复杂的发展过程。早期李大钊曾经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他虽然没有加入任何宗教,但是其留学生活及留学时期的思想发展却一度深受来自基督教文化的各种影响,特别是对基督教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接触是李大钊接受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途径,对他后来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岳岚 《语文知识》2011,(4):37-39
卫三畏在《中国总论》中谈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结构,内容涉及汉字的起源、发展、构成、字典编排、字形笔画等,并从音义、方言、文法等诸方面探讨了中国语言的性质,还对洋泾浜英语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出于向美国人普及中国知识和纠正他们对中国的偏颇印象之目的,卫三畏对中国语言文字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中国总论》反映了他的汉语语言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丁韪良(W·A·P Martin)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华最重要的新教长老会传教士之一。他在中国生活将近60年,其使命本是传播基督教,但他多年从事翻译、教育工作,却使他无意之中在中国近代西式教育的酝酿和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英语在中世纪晚期发展为英格兰民族语言所经历的过程漫长而曲折。在中世纪英国基督化过程中,基督教因其宗教传统、独特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影响并推动着英语的向前发展,而民族宗教的形成是英语民族语言的形成与发展的最关键宗教因素之一。用本民族语言诠释宗教信仰、传播宗教理念是民族宗教形成的前提条件,以伦敦语为基础的英语方言顺应了这一历史需求,成为传播基督教的新用语,客观上为民族语言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督教文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其传播主要有三种途径:教会内部传播、报刊出版传播和网络空间传播。虽然这三种传播途径往往是共时存在,但仍然存在着一条线性的发展历程。考察这个发展历程,一方面可以解读基督教文化在新时期以来中国的传播,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窥探到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基督教文化精神的观念变化。而中国基督教文学则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坚定了自身存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的佛经汉译、基督教的汉译和马克思主义翻译的三大个案表明,翻译对意识形态的影响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似乎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经抽象概括,认为这种影响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大进程,本文主要以佛经汉译个案为例,并简单结合基督教的汉译和马克思主义的翻译,对这四大进程进行了详细阐述。翻译具有一种引进异质的意识形态的社会政治文化功能,在某些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消解大众某些原有的意识形态,在大众中建构起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并在一定的阶段,通过这种特定社会语境下的一些权利机构,这种意识形态的翻译和传播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并在该社会中稳定下来,成为该社会的主流,但从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观上看来,这种意识形态也有可能成为其它意识形态消解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基督教在近代中、韩传播成败的原因进行了比较研究后,指出:基督教传入朝鲜半岛之时,不但与韩国的爱国独立运动相结合,而且还与韩国本土的萨满教在上帝观念上相互认同。当以理学为基础的韩国儒学陷入困境时,基督教就成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部分韩国人的精神支柱,从而创造了基督教传播的“奇迹”。儒学在近代中国也经历了危机,但其影响仍然很深,因此,与强权政治结合而进入中国的基督教就很难获得中国知识分子和民众的认同。基督教在近代中韩传播的不同境遇告诉人们: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和交流,不可采取把自己的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的文化霸权主义态度,强势文化要强行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就会造成社会的对抗和不幸。  相似文献   

13.
基督新教自1807年传入我国,至今已有180余年的历史,它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曾产生过深刻的冲击和影响。本文试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以推动学术界对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一、基督新教的传入与“洋教”之称号首传新教于我国者为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Rober Morrison, 1782—1834),他于1807年到达广州进行传播基督教的活动。随后来华传教的还有德国路德宗礼贤会(1830)、美国公理会(1834)、美国圣公会(1835)、美国浸礼会(1836)、  相似文献   

14.
1830年2月,作为第一个被派到中国的美国传教士,裨治文与雅裨理同行到达广州。而后,传教士卫三畏和医生伯驾也先后于1833、1834年来到广州。基于基督教拯救全人类的伟大教义,他们想改变中国人的传统信仰,但传教活动所带来的客观效果却远远超过了他们的主观动机,可以说是收效甚微、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5.
明代晚期,基督教进入中国,基督教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其策略是不断变化的,最早传教士采取的是与佛教认同的策略,后来他们逐渐认识到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于是改变策略,开始向儒家靠拢,并批判佛教,同时,传教士还以西方的科学知识的工具传播基督教教义,使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有了一定的进展,他们在中国建立了几处传教的基地,并发展了一些信徒。  相似文献   

16.
惠鑫 《英语辅导》2010,(3):169-170
本文主要讨论基督信仰在中国的形成、发展、传播过程、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特殊性质、受到的中国本土信仰——儒教及道教的影响。中国本土的文化特质阻碍西方文化的传播和发扬。本文还将讨论基于西方哲学和传统下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程度。  相似文献   

17.
李提摩太是近代英国来华的著名传教士,他将基督福音的传播与兴办世俗事务有机结合,编书办刊宣传基督教的传教特点,力图实现在中国基督教传播的本土化,引导更多的中国人皈依基督。他的传教过程,大大推动了由利玛窦开创的基督教传播的本土化(或称为中国化)路线,走上了一条"李提摩太式"的传教路线。  相似文献   

18.
基督教与中国近代医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进行西医传播的历史概述,论述了在西医传播的过程中,近代医学教育体系随之形成,它既区别于中医传统教育的模式,又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有所调适,形成了建立在医学基础理论之上的近代教育形式,这种教育模式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积极而有效的,对近代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尤其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但是由于传教士的帝国主义文化优越感和救世主心态,加上基督教自身的保守性、传教士思想的局限性,基督教和中国文化的这次对话成为霸权主义行为,本质上与父权制社会的性别主义相同,而真正有效的平等对话还有待于双方的进一步探寻.  相似文献   

20.
宗教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复杂,基督教在高校的传播和发展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基督教团契是基督教在高校传播的重要基地,是大学生基督教信徒过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大学生基督教团契带有诱惑性、组织性、隐蔽性等特点。高校、政府及社会应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基督教团契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