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鸽 《师道》2014,(9):32-33
这一次教学《伊索寓言》,初读文本,没多大感觉。 伊索,"寓言之祖",一个奴隶,却知识渊博,聪颖过人,重获自由后,开始环游世界,为人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于是留下了《伊索寓言》——这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显然,这个人,和这部作品都是经典。  相似文献   

2.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里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它的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后代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记得上小学和中学时,就学过许多篇伊索的寓言。后来上大学听外国文学课,老师讲伊索寓言讲得特别细,我还专门找《伊索寓言》读了一遍。《狼和小羊》《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乌龟和兔子》等寓言故事,我至今记忆犹新,可以一字不漏地讲给小孩子听。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有许多寓言故事,但却似乎远不如伊索寓言那样深入人心、童心。伊索寓言教给了我们这世上有富人、穷人,有强者、弱者,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教给了我们许多浅显而永恒的生活道理,还有怎样处世和做人……应该说它给予我们的大多是有益的、正面的教育,我们从来没…  相似文献   

4.
伊索的故事寓言是以凝练的虚构叙事来表现处世智慧的短文。它借助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来启示一个一般的处世准则,其特点是形象生动,讽喻逼真,寓意深刻,含而不露。伊索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寓言家,原为奴隶,后获自由。伊索善讲寓言故事,所讲故事陆续经过后人加工,写成诗和散文,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如果你想感觉一下智慧的气息,不妨读读伊索和他的寓言。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寓言大师伊索大约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当时,希腊已进入奴隶社会,伊索原来是贵族雅德蒙家的奴隶。伊索富有才智,是讲寓言故事的能手。一天,伊索和另外两个奴隶一同被送到市场上出卖。当时有个大富翁要买一名奴隶,便到市场上挑选。他先问那两个奴隶:"你们会做什么事?"那两个奴隶随便夸说了一顿,说自己会做这、会做那,只有伊索默默不言,富翁便问伊索:"你  相似文献   

6.
金亦挺 《学语文》2002,(2):13-13
教学目的: 一、深入研讨《读〈伊索寓言〉》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借纠正伊索寓言故事的偏见,对人性的丑陋现象进行批判。 二、理解文中难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研究探讨、质疑解难的能力。 2.引导学生把握文句深层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6世纪啊!把那块肉也抢来多好!一只狗嘴里叼着肉从桥上走过。它往水里一看,就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噗通!啊,多有意思啊!对!当然知道了!我特别喜欢《吃肉的狗》这篇文章。你们知道伊索寓言吗?汪!啊?去咬它水里张嘴那块肉,嘴里叼的肉马上就掉进河里去了。哈哈,这就是贪婪的好处啊!这篇故事是怎么说的?我最喜欢《两个旅伴与熊》这篇故事。只顾自己的人不是真朋友!那只熊说什么了?当然了!我就总是想着你的事儿嘛!伊索寓言中还有《龟兔赛跑》《蚂蚁与蟋蟀》等许多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可是,由于伊索是公元前的人,关于他的详细情况不太清楚了,…  相似文献   

8.
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在民间流传的散文故事的基础上形成的寓言故事集,相传为获释奴隶伊索所讲的故事。作品主要反映奴隶和下层平民的思想;揭发和讽刺奴隶主、权贵的压迫和暴政;其中也有宣扬安贫、容忍的消极思想。作品以动物(也有植物)为喻,短小生动,对后世欧洲寓言有很大影响。新喜剧这是希腊化时期出现的戏剧体裁。它不同于阿里斯托芬为代表的希腊古典时期的喜剧,内容上不描写政治生活,主要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通过爱  相似文献   

9.
寓言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形式。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手法,寄寓一种思想或教训。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发挥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就有文字记录而言,我国的先秦寓言盛行于战国时代,比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产生的时代稍晚。伊索寓言,因其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寓意深刻,一直流传到现在,成为欧洲寓言文学的鼻祖。我国的先秦寓言,无论其内容的丰富性和教训意义的深刻性,其艺术形象的生动性和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同伊索寓言相较,不但毫不逊色,而且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它。它不但是中国寓言文学的鼻祖,也是先秦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与古代神话、《诗经》、《楚辞》联璧同辉。  相似文献   

10.
伊索是古代希腊杰出的寓言作家,大约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传说中的伊索原是个奴隶,由于他的才智过人,受到主人赞赏而获得自由。他善于运用寓言讲述生活中的哲理,善于运用寓言形式讽刺古希腊的权贵们。他虽然受到奴隶们的爱戴,但最终还是遭到统治者的杀害。《伊索寓言》并不全是伊索本人创作的,在伊索死后约200年,有人把希腊民间流传的寓言,并加上印度、阿拉伯和基督教的一些寓言故事整理出来,统称为《伊索寓言》,并以手抄本的形式世代相传下来。《伊索寓言》在欧洲和世界各地都有很大影响,很多寓言已变成成语为世人所周知。《伊索寓言》内容…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职高《语文》第四册开篇选了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可以说此文“借《伊索寓言》里的九个寓言故事连类引申,洞烛世相”,的确“化陈腐而为神奇,开生面而破余地”。然而在分析课文第四小节时,我发现教参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正教材分析《伊索寓言》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为"故事集锦",有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有历史故事《推敲》,有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有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本课所选的三则伊索寓言,故事情节紧凑,意蕴丰厚,以浅近的语言把角色刻画得绘声绘色,生动传神,令  相似文献   

13.
《伊索寓言》——这部集子里的寓言故事充满了幽默、智慧及深刻的见鹪,提倡勤奋、坚韧、同情和诚实的品质。它们是古老智慧的趣味呈现,老少皆宜。  相似文献   

14.
赵春亚 《考试周刊》2013,(58):34-34
<正>大人小孩都爱听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表达观点、达到劝解的目的是一种独具智慧的行为。寓言故事正是这样一种喻哲理于叙事、喻庄重于诙谐、喻沉思于欢笑之中的微型小故事。中国古代的庄子、西方的伊索都是因为善于用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表达观点而被尊为思想大师。把寓言这个古老而闪耀真理光辉的文体介绍给学生,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品味它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寓言这一文体的特征,寓言教学一般分为这样几个板块:熟悉故事情节、领悟主要寓意、多角度阐述寓意、联系生  相似文献   

15.
《海外英语》2014,(1):31-31,63,I0007,I0008
目标:提高英语阅读和听力水平。 想一想:你小时候读过伊索寓言吗?你还记得哪一个故事?你还读过其他寓言故事吗?你认为它们值得一读吗,为什么? 考试:本文有助于你备考PET和TOEFL等。  相似文献   

16.
一期一题     
《初中生》2009,(5):31-31,30
某校组织“走进名著世界大闯关”比赛活动,活动即将开始。主持人:产生于古希腊时代的《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其特有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今天,我校组织的“走进名著世界大闯关”活动就从这里开始!请你参与下面的闯关活动。  相似文献   

17.
寓言是用生动有趣的比喻性的小故事来说明道理的。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就是它的寓意。寓言故事的情节虽然很简单,但它说明的道理却往往比较深刻。初中语文第二册的《伊索寓言二则》就是这样。在寓言教学中,怎样通过生动有趣的形象,让学生理解寓意,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呢?《赫耳墨斯的雕像》通过赫耳墨斯在雕画家的工场里受到奚落,讽刺了他的妄自尊大。当赫耳墨斯听到雕刻家说宙斯的像值一个德拉克墨时,“他笑了。”这一“笑”,是很传神的,很能表现赫耳墨斯那种狂妄自大的心理。但是学生读到这里,往往一掠而过。  相似文献   

18.
伊索(yi suo)是古希腊的一个寓言大师,传说他曾经是一个奴隶,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他特别擅(shan)长将动物拟(ni)人化,编织成一个个富有哲(zhe)理的寓言故事,以揭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世界名著《伊索寓言》。寓言这类题材作品,常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化手法,来说明一个道理,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在结构上往往分为两部分,先叙写生动有趣的故事,然后点名寓意。  相似文献   

20.
香在何方?     
最近看<伊索寓言>,喜欢故事的简单明了,却内涵丰富.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寓言故事能够流传千古的原因.随着年轮的增加,这些简约而不简单的故事,如粗野的金矿在世事的打磨中愈发闪亮,智慧的光芒"露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