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唉』天天下地干农活,累死了l一塾堕鐾堕固名人名。言:{】≯扎铷㈣Ⅲ光,:l样就爪全她到州黔 l美】海伦·凯勒名人名言:多办一所学校,就呵少建一所监狱。一一【法】雨果名人名言: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爆笑寓言之六 守株待兔$喜悦堂卡通工作室  相似文献   

2.
关于如何读书,郭沫若曾经说过,“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现阶段,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多读书会读书,无疑对我们的成长、对应考有百利而无一害。可是,怎样读书,才能使我们获得更大的收益呢?  相似文献   

3.
正一直认为,一本好书就像一丛柠檬草,仿佛有那么一股清新、淡雅的微风,吹入每个人的心灵,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一时的身心乃至一世的性格。我非常喜欢读书,尤其是世界名著,虽然读的量并不多,但我自认为读得挺精。刚开始接触郭沫若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这句话时,我感到非常惊讶:书真有这么大的  相似文献   

4.
把书读活     
少年朋友,你们知道吗?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把我为书所用,这个人顶多也就是个长着两只脚的书橱。应当说,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这样,读书才算读到家了。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根据学校语文课程资源的基本类型 ,我们可以把这些“对话”关系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生本对话。指的是学生对教科书及其以外的以纸质材料印刷出版的辅读教材、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等的阅读理解。有人说 :“活人读死书 ,可以把书读活 ;死书读活人 ,可以把人读死。”这话很形象地告诫我们 :读书不应该将书的内容纯粹看成是一种定格的文本 ,而应该将它们看成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 ;阅读它们时 ,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 ,灵活地、多角度…  相似文献   

6.
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用,把活书读死,就是把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我今年87岁了,从7岁上学起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其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听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特别是哲,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一精其选。二解其言,三知其意,四明其理。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  相似文献   

7.
闭户读书论     
关起门来努力读书,翻开故纸,与活人对照,死书就变成活书,可以得道,可以养生,岂不懿欤?  相似文献   

8.
闭户读书论     
关起门来努力读书,翻开故纸,与活人对照,死书就变成活书,可以得道,可以养生,岂不懿欤?[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读“活”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  相似文献   

10.
导写读书可能成为读书种子,像顾炎武那样,专心读圣贤之书又事事关心;也可能成为书呆子、会走的书橱,不仅把书读死了,把人也读死了。所以,读书之于成功确乎是或然性的联系。读书几近成功之论虽用心良苦但并非尽然,善良的谎言中有误导成分。尽信书不如无书——别掉进坏书的陷阱;不信书又不如读书——“我是文盲我怕谁?”你谁也不怕并不意味着别人就都怕你,谁怕谁呢选读书不是为了让人怕,当然也不为了怕别人。自己别往陷阱里跳。怎样把书读薄了,怎样把书读厚了;什么是我注《六经》,什么是《六经》注我?怎样在陷阱上穿行又不落入陷阱,这需要何等…  相似文献   

11.
读书与悟道     
近日读《庄子》,书中有一段话颇令人深思。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有一个在堂下正在做车轮的木匠过来问道:“请问国王读的是什么?”桓公说:“是圣人的书。”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恒公说:“已经死了。”木匠听后不禁感叹地说:“既然圣人已死,那你所读的东西就不过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他的话中对自己所读之书竟如此地充满轻蔑,心中可就来了火,怒道:“我读书,你一个做车轮的木匠哪有资格妄加评论呢?能说出道理来也就算了,说不出道理就得把你处死。”  相似文献   

12.
冯鸷 《考试周刊》2011,(57):62-62
朗读是语文教学传统的且很有效的法宝。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先生说:“文章的精华在句子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不会自己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纸上的铅字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读,让它在你嘴里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心里活起来。”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以读代讲,以读促问,读能人情,读能达理。“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主线,是语文素养的储备积累和语文能力形成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3.
We Can Do     
许多同学都觉得自己是个平凡人,有太多事情不能完成。但当你读了一本名叫《WeCanDo》的书,你就会知道,不是天才,照样可以做出不同寻常的事情。那么它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相似文献   

14.
《女儿的故事》梅子涵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点灯人梅子涵怎么自己推荐自己的书呢?可是难道自己不能推荐自己的书吗?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你读了就知道。等你读得哈哈大笑的时候,你就知道,梅子涵是有理由推荐他自己的书的!书中的女儿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到法国去读硕士了。点灯人每月推荐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要让生命到场。只有生命在场,阅读课堂才能勃发生命活力,活人读书,才会把书读活。进一步的问题是:用生命酿造出的阅读教学是怎样的一种味道呢?换句话说,对活化的阅读教学,我们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判标准。否  相似文献   

16.
《校园真是逗活人》口号:放心,笑不死你,就是死了,我也能把你逗活! 摘录: 我和屁:不能不说的故事十二岁那年,小学的最后一堂课上,我放了一个屁,老师说要我下课去她的办公室解释为什么上课讲话,同学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手中都握着失败的种子,也都握着伟大的潜能. 欧洲有一则寓言:"在意大利威尼斯城的小山上,住着一位智慧老人,他能回答任何人的问题.当地的两个小孩儿想愚弄一下这位才人,他们捉了一只小鸟儿,就去找他.到智慧老人,一个小孩儿手里握着那只小鸟就问:您是无所不知的智慧老人,那您知道吗?我手上的小鸟儿,是死的还是活的?老人不假思索地说:"孩子,如果我说鸟儿是活的,你就会攥紧你的小手儿把它捏死;如果我说鸟儿是死的,你就会把手松开让它飞走.你知道,你的手握着这只鸟儿的生死大权."  相似文献   

18.
活教育是针对死教育而言的,陈鹤琴决心把陶行知所描写的“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状况,改变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该理论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以及教学原则、训育原则等。“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陈鹤琴对“活教育”课程论的概括表述。他反对传统教育中的书本万能论,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应该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他强调以“做”为中…  相似文献   

19.
用作标题的这 6个字是四川师大的李成良教授赠给我的,这是他20年来治学经验的总结,我也一直视若珍宝,把它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我想,如果考“状元”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这6个字就是了。相信有兴趣读我这篇小文章的同学都能从中得到一点启发。 从应试的角度来看,光靠一点背死书的功夫肯定没戏。读书就是要把书读活,要能读出书里边的和书背后的道理。可惜有时候“矫枉”太“过正”了,就出现问题。我知道很多中学生压根儿就不去背书,要背的话也就背背数理化公式和英文单词,那么多的唐诗宋词、绝妙好文是不愿意去理睬的。这样怎么行…  相似文献   

20.
书摘     
编者的话 盼望已久的暑假到了。不知道除了外出旅行,睡懒觉,和同学、朋友玩等,你有没有找到一本有意思的书来读。如果暂时还没有,那就来看看这本《乍放的玫瑰》吧——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