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怎样才能上好数学课呢?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种观点: 一、把游戏引入课堂 教学要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把他们爱玩的游戏引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2.
谢欣 《海南教育》2008,(11):46-46
我们怎样才能上好数学课呢?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种观点: 一、把游戏引入课堂 教学要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把他们爱玩的游戏引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激发、诱导出来的。针对初中生好奇、率真、自信、向上的性格,一定要用切实可行的教法,培养他们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通过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的思路,激发学习兴趣,达到学会、掌握好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首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学,然后再教他们如何学,使之会学,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谈谈自己的认识。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僵化呆板、缺乏活力,教师要转变教育  相似文献   

5.
黄小培 《考试周刊》2014,(95):109-110
<正>为提高和普及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和水平,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是,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小学计算机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从游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好游戏,根据这一特点,我把计算机新课开端寓于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揭示主题。例如在教"五笔字型的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求知欲越强。因此,在小学数学第一册中"十几减8"这节课的教学,我根据低年级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和好胜的特点,借助电教投影手段,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我来谈谈教学实践的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7.
居荣军 《教师》2013,(28):89-89
小学生在8~14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具有好奇、爱表现、喜欢模仿的特点,对于新鲜的事物,他们通常都会表现出极大兴趣。小学英语对小学生来说属于陌生的语言,在教学当中,应该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语言思维,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将在分析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展开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化学教学中,如果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缺乏兴趣,就谈不上发展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成绩也就可想而知。因此,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前提。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几年来,笔者在初中化学中就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了如下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一、上好第一节课初中学生第一次上化学课,总是存在着好奇心理。所以教师在第一节化学课上就要把学生带进一个奇妙的化学新世界,让他们看到许多有趣的化学现象,同时设置许多问题迫使他们去思考、去探索。例如,铁为什么会生锈?木柴为什么会燃烧?煤气为什…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对数学的钟情是从兴趣开始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学习过程的“内驱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做了如下的尝试。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兴趣的产生源于一定的情境,因此要根据小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投其所好”,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出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规范…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一个人如果对某事物发生了浓厚兴趣 ,他一定会不畏艰难 ,锲而不舍地去追求 ,去达到目标。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若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科感兴趣 ,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主动参与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笔者认为可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巧设悬念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 ,他们喜欢新鲜的东西和奇异的刺激物。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巧设悬念 ,培养和激…  相似文献   

11.
蓝国荣 《广西教育》2013,(26):81-82
中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然而他们这种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单调枯燥的物理知识或沉闷的课堂气氛时,便很快地失去了学习兴趣,导致中学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教学中,我主要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是我们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中小学阶段正是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段。1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老师 ,中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好动性、好奇性、自控能力差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他们好奇性和好动性的特点 ,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1 1 更新观念 ,克服威权思想 ,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型 ,一支粉笔 ,一块小黑板 ,一张嘴。教师把学生的创造欲望囚在其中 ,把学生的个性压抑在其中。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敢…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保持在人身上的内在而永恒的原动力。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计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兴趣盎然的数学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获得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正《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看来,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根据小学生爱说、爱唱、爱表演,好奇、好动、善模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以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呢?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1、明确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2、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和激发学生求知欲;3、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4、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5、变换教学形式,发展学习兴趣;6、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提出:在英语教和学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小学三年级是学习英语的起始年级,他们对英语充满好奇与热情,同时他们又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模仿力和表现力,但由于年龄比较小,英语学习兴趣的波动还是比较大的。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爱上英语。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三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化学启蒙教育中,怎样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兴趣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和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注重兴趣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的教师,他们的课都让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回味无穷。那是因为他们利用了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由此观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注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学生一旦对某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时他们的思维、记忆、注意力等就能充分调动起来,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和看法。一、创设竞争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自觉、主动、积极地钻研历史,找出其中的规律特征,使他们从厌学、惧学、逃学转变为想学、好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样历史教学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