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淘气是儿童的智慧表现孙荪孩子们淘气,往往惹得大人们生气。因之,许多少儿家长都喜欢听话的孩子,而不喜欢淘气的孩子。在学校里,听话的学生常常受到老师的偏爱,而调皮淘气的学生则往往成为老师批评、训斥的“靶子”。调皮淘气的孩子果真不是好孩子吗?其实不然!著名...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2010,(5):10-11
四川一位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顽皮、淘气,开始我以为男孩子有时候顽皮和淘气也是正常的。但是有一天,我听到他的同学告状,说他捉弄和嘲笑他们学校的一名肢体有残疾的学生。我觉得这很不好,就严肃地批评了他,好像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有人说,要好好教训孩子才有效。请问,有没有比打骂更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懂得善待他人,尤其是善待残疾人呢?”  相似文献   

3.
煤城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城市不大,却滑出两位冬奥会冠军,一个是名扬天下的短道速滑名将杨扬,另一个是初出茅庐一飞冲天的王蒙。淘气顽皮的“假小子”王蒙小时候,淘气顽皮,她不喜欢留长发穿裙子,女孩外表包裹着男  相似文献   

4.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好问是智慧的摇篮.那些顽皮、淘气、甚至被视为越轨的行为,那些“不合常理”的“奇思异想”,  相似文献   

5.
肖川 《教育导刊》2002,(5):31-33
学校"学校"一个可能的定义就是学生可以犯错的地方;在孩子离开了父母之后仍就可以淘气、顽皮、打闹、追逐和嬉戏的地方;是与同伴产生冲突,并可以学习解决冲突的地方;是孩子可以每天都能见到自己喜欢的同伴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淘气儿童往往“让人欢喜让人忧”,并且往往“忧虑”大于“欢喜”。使家长们更为头疼的是,淘气儿童的比例似乎还在不断增加。常常可以听到家长发出诸如这样的感叹:我家的3个儿子通通都是淘气鬼……我小时候可没有我家的小海茨顽皮……为了帮助为人父母者教育好淘气儿童,德国的几位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总结了一些开明又颇富创见的家长教育引导淘气儿童的经验。A.不要让淘气儿童自感异常。要是家长常把“这小家伙太顽皮了,连老师也怕他”“这野小子的淘气是整个街区都有名的”,或“我从来没见到过这么淘气的孩子”等话挂在嘴上,顽童们…  相似文献   

7.
孙雯 《山东教育》2002,(12):62-62
一、树立新观念,正确地看待孩子在幼儿教育中“求异”被上升为教育目的,幼儿从事任何一项活动,教师都要求幼儿做到“和别人不一样”。但有的教师受旧观念的影响,喜欢幼儿规规距距,顺从听话的“乖”幼儿,不喜欢“淘气”的幼儿,实际上“淘气”是儿童喜欢探索的心理特点在行为上的反映。幼儿淘气,一般是由于他们的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这往往会给教师带来“麻烦”。但从幼儿的发展来看,淘气是他们思维力、想象力及创造力在探索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要树立新观念,正确看待幼儿,给予淘气幼儿以理解和宽容,以保持…  相似文献   

8.
从教十余载,蓦然回首,真可谓一路风尘一路歌。作为班主任,谁都希望自己班里的学生个个儿品学兼优。但顽皮淘气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总听见有的班主任在抱怨:我们班的孩子总是不听话。其实不然,孩子们很可能是不听"你"的话,若换一名教师或变换一种教育方式,他可能就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孩子。而对于我班有些调皮淘气的孩子,在我"爱"与"巧言"两把剑下,他们不仅愿意接受我的教育,还特别喜欢我当他们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9.
教与罚     
阿丘 《八小时以外》2011,(9):123-123
幼小的孩童,天真烂漫.因为他们没有碰过壁、犯过错。等长大一点,就开始淘气、顽皮,若是淘气顽皮过了家长还纵容不管不教。孩子长大了就会栽跟头。就像人们说,小的时候偷鸡摸狗,长大了就会成了江洋大盗。所以乡盯避免孩子长大栽跟头,一定要在孩子成长中进行适当的教育。人说,孩子的耳朵长在屁股上,小孩子不听话打打屁股总是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不少朋友向我咨询:孩子“顽皮”、“捣蛋”、“特别”怎么办? 眼下,许多家长为孩子的成长日益烦恼着。其实,孩子在成长中也充满了烦恼。在成人眼里,“顽皮”的孩子不够“乖”,“乖巧”的孩子不够“灵”,孩子要讨大人喜欢,一定得是“多面手”。  相似文献   

11.
典型个案 “阿豪,安静些!”阿豪是个喜欢吵吵闹闹的淘气孩子,总爱搞些小动作。因此,在幼儿园里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警告。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首对少年放飞理想的赞美之歌。诗人郑敏先是为我们展示童年生活中的美好回忆。在碧绿的田野里 ,松软的土地上 ,一群孩子快乐地奔跑着 ,手中牵着长长的风筝线。蔚蓝的天空中 ,淘气的风筝 ,亦如淘气的孩子 ,飞翔、飞翔。作者在描述风筝时 ,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把风筝比作一个顽皮的孩子 ,赋予了孩子的性格特征。你看 ,风筝“是这样淘气” ,像“一个拉着母亲的手 ,向玩具跑去的孩子”。由此 ,风筝“随风向高空飞翔、牵着少年奔跑”的形象倏地在读者的脑海里具体形象起来 ,使少年读者感受到心灵的共鸣 ,因为作者的描述 ,恰巧符合了孩子们自…  相似文献   

13.
谈赏识教育     
杨琼  邹荣盛 《今日教育》2004,(11):29-30
侯聪是一个比“猴子”还聪明的孩子,同时又是一个比“猴子”还淘气和顽皮的孩子,身为初中生,却依然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上课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几乎每天到校丢三落四,日常行为经常让老师哭笑不得。老师多次和家长一起配合教育,但收效甚微.情急之下难免流露出失望的情绪,有时在语言上可能对孩子有所伤害,久而久之.孩子对老师的教育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破罐破摔,完全不学。当老师发现并意识到这个问题后,  相似文献   

14.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一句话足以把我们对孩子的一片挚爱之情表白得再清楚不过了。孩童时代,既有天真可爱的一面,又有顽皮淘气的一面,为人父母者,不仅有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力,也有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当孩子淘气或犯错误时,父母理当循循善诱,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改正缺点,使他们从小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管是喋喋不休地说服,还是大喊大叫地命令,有些孩子全然不理,为此,很多家长感到很苦恼。其实,家长应该换一换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顽皮是很正常的,孩子顽皮、不听话、淘气,有时是他们把握不了分寸,比如揪小朋友的头发取乐。或将东西藏起来。看他人心急火燎而暗自得意。父母管教孩子之后。希望可以使孩子下次不再做同样的错事,孩子会自觉地反省哪些地方做得不对,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用“淘气”一词概括孩子的顽皮、聪明、好动和活泼。有人认为,淘气是孩子聪明可爱的表现;有人则认为淘气是一种反常的、错误的行为。淘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淘气是儿童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所出现的必然现象,是儿童渴望独立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和实际能力之间矛盾的反映,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倾向性的行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周围世界总是持积极态度,这集中表现在对运动永不满足的欲望和对周围世界无穷无尽的好奇。尽管他们年纪小,经验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差,他们并不因此依赖成人的帮助,而是想摆脱成人的帮助,从自己独  相似文献   

17.
有些幼儿园老师只喜欢聪明、伶俐的乖孩子,讨厌顽皮的孩子,他们会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去对待顽皮的孩子,虽然当时孩子被降服了,但孩子的内心是多么的难受 ,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多大的伤害 !长此下去,会给这些孩子造成不健康的心态。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对待这些顽皮的孩子呢 ? 1.找寻孩子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   我从寻找顽皮孩子的优点着手,常常对他们身上一些细小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在他们不愿意参加活动的时候鼓励他们,说他们只要参加就一定能成功,一定很出色;并常利用协商、建议的口吻与他们交谈,充分尊重和信任…  相似文献   

18.
薛卫民 《小朋友》2004,(10):2004
我们都喜欢小动物。我们也都曾经细心地观察过小动物。那么,你是不是觉得,小动物就像人类中的小孩子。人类的小孩子,动物的小孩子,只要是小孩子,就总免不了顽皮、淘气。  相似文献   

19.
童谣     
陈洪金 《新读写》2009,(7):84-84
两篇记叙童年的文章,生动、精彩。一篇从顽皮淘气的学龄前孩子,写到高小时已开始尝试文学创作;一篇具体展现了“一大段被童谣包裹着的时光”。文章角度不同,但都饱含真情,动人心弦。  相似文献   

20.
筠筠 《家庭教育》2013,(12):4-5
严厉和柔情并存 少年时代的贾樟柯不是一点点的顽皮,因为他实在太淘气,所以老师称他为“猴子”。为此,贾樟柯不依不饶地追到办公室质问老师,无奈的老师只好把他父亲请来。也是做老师的父亲对儿子循循善诱:“你太顽皮了,老师才管你叫猴子的呀。”他慢慢让儿子明白:老师叫他猴子有喜爱的成分,但过于顽皮和淘气确实会让人头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