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电视文化的主体陈志昂“广播电视是教育、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工具,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以上是中央于1983年10月对中国广播电视(其小当然包括电视文化)的性质、任务、地位与作...  相似文献   

2.
全面做好奥运档案工作 留存珍贵奥运文化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档案”成为北京市档案部门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奥运档案工作”成为全市档案工作童中之重的任务。市档案局(馆)以在历届举办城市中留存最完整、最齐全、最系统的奥运档案为目标,为留存珍贵奥运档案遗产,努力拼搏着……  相似文献   

3.
(一)问答题(每题五分,共二十分) 一、中共中央提出的广播电視的根本性质和任务是什么? 答: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关于批转广播电视部党组《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汇报提纲》的通知指出:“广播电视是教育、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工具,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4.
贴近“三农”———县市报的基本立足点射阳报社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三农”的稳定和发展,就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县市报是最直接面对“三农”的报纸,担负着最直接服务“三农”的任务。因而,贴近“...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新闻学开始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统称为“公众通讯工具”、(Mass communication 也有人译为“公众传播工具”“公众宣传工具”、“公众交流工具”等等)。在垄断财团的资助下,有些大学设立了“公众通讯工具研究中心”,有些大学新闻院系改名为公众通讯工具院系。现在“公众通讯工具”一词,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各种宣传工具的通称,也是掩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的阶级性的,最流行的资产阶级新闻观点。  相似文献   

6.
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前新闻媒介的中心任务。河南安阳人民广播电台通过打造“市政热线”、“882调查”、“百姓话题”等一批承担着舆论监督任务的名牌节目,深入生活,代表最广大群众的利益,扩大了媒体的社会影响,提高了听众信赖度。突出发展主题,促进经济发展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把发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三农”的稳定和发展,就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县(市)报是最直接面对“三农”的报纸,担负着最直接服务“三农”的任务。因而,贴近“三农”,是县(市)报的基本立足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宣传改革、改革宣传。作为党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宣传工具的广播,为了充分发挥其宣传效能,在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也必须进行改革。县级广播台(站)的节目,究竟应当如何办好?改革节目要朝哪些目标努力?根据各兄弟台站的经验和本人在日常编播实践中的体会,可以概括为以下八个字: 一是“新”。除了要求报道速度,注意新闻时效,“以快取胜”外,还要求报道内容要新,富  相似文献   

9.
列宁说过:“我们的报刊应当成为鞭策落后者的工具,成为教育人们去积极工作、遵守纪律、加强组织的工具。”毛泽东也说过:“报纸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报纸刊物要成为这样的工具和武器,就不仅要大力表彰先进事迹,传播积极因素,而且要批评消极落后现象,鞭挞违法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10.
广播法制节目承担着弘扬正义、捍卫公理的重要职责。从1985年开始.我国正式开展全面普法工作,中宣部、司法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明确要求“报刊、通讯社和广播、电视、出版、文学艺术等部门都应当把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常识作为经常的重要任务”。由此,广播媒体与“普法”重责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1.
王乾荣 《传媒》2002,(6):22
《环球时报》驻伦敦特约记者许安结3月14日报道:“近日,英国《星期日快报》完成了一项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评选全世界最美丽的三百位女性。” 我认为这不是“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而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星期日快报》评出的,仅仅是它这个报,或者说它所聘请的五十位评审委员心目中的“最美丽女人”。所以它拉的“全世界”这个大旗,完全是唬人的。 世界何其大,是区区五十双眼睛所能搜寻得过来的吗?我看便是他们每个人都长着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不行。恰巧我最近看到一位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和指引新闻界又展开了关于“舆论监督”的讨论。对此,笔者略陈已见。一、舆论所进行的监督包含哪些方面。对这个问题,我想借助先哲们关于报刊的论述来进行探讨。1847年10月,恩格斯曾指出,党刊的任务:“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驳斥和推翻敌对党的妄想和论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00页)。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也指出:“我们的报刊应当成为鞭策落后者的工具,成为教育人们去积极工作、遵守劳动纪律、加强组织的工具。”(《列宁全集》第30卷第120页)这两个论述显然是阐述党的报刊的任务和职能,但却清楚地表达了这样几点:(一)捍卫党的纲领和路线;(二)同敌对党作斗争;(三)鞭策落后者;(四)教育人。其中的同敌对党作斗争,即包含着监督敌对党的言行,并采取有效方式同其斗争;鞭策落后者,即包含批评公仆、群众及社会上一切不合乎时代要求和违背公德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3.
一党的报刊是党的重要宣传工具,党和毛主席一向把它当作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有力武器。毛主席教导我们:“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他同时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綫,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论述的新闻策划,不仅包括人们所说的“新闻策划”,也包括所谓的“策划新闻”。应当说,无论前者还是后者,这些与“策划”有关的词条基本上都是伴随着都市报的兴起而在新闻界更广泛和更明确地流传开来的。虽然在“策划”被广泛运用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对这些词语的争议,但是反对的声音至今仍然认为,新闻应当报道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媒体不应当对报道对象进行更多“操纵”和“炒作”。尽管如此,策划意识仍一直在各家都市报内部被强调和提倡,“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仍在各家都市报上举目可见,策划能力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普遍被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企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现阶段,我国的企业报究竟应当办成一种什么性质的报纸?担负着什么任务?应具有哪些功能?这正是新闻界同仁正在总结、思考的问题。关于新时期企业报的性质问题,前一段时间有不同的认识,在新闻界曾发生过争论,一说企业报应姓“党”,一说企业报应姓“企”。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但无  相似文献   

16.
贴近“三农”──县(市)报的基本立足点贺寿光,刘必建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县(市)报是最直接面对“三农”的报纸,担负着最直接服务“三农”的任务。因而,贴近“三农”,是县(市)报的基本立足点之一。一、贴近基础产业,以稳定社会大局为...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新闻媒介承担着“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双重任务,但建国后的最初三十年中,更多的则是强调新闻媒介作为执政党和政府的喉舌及工具的作用。新闻媒介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明显呈弱势。使用“呈弱势”这样一种表述,是因为从舆论监督、决策监督的角度进行研究时,国内国外的学者较为普遍地认为我国的新闻媒介是以宣传党和政府的  相似文献   

18.
荷马说:“罪恶有很多工具,而谎言是最适合工具的手柄。”若进一步想,那么“包装”就是谎言手柄上裹着的一层漂亮皮套。  相似文献   

19.
论新闻事实的确立与意见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媒介无疑应当“以新闻为本位”,但是,新闻事实又与传者意见具有多样复杂的联系。西方“客观报道”的理论,最先明确、系统地阐明了西方新闻界对于新闻事实与意见关系的理解。“客观报道论”就其强调新闻的主要任务是传布事实而不是表示意见,应当不带任何偏见地、真实地“记录事实”而言。  相似文献   

20.
马荣丽 《新闻世界》2012,(11):144-145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依赖网络,使网络成了最有力的传播工具之一,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一些网络语言通过网络的传播迅速走红,成为“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与传播学中的“魔弹论”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