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唤醒学生的求同意识,通俗地说,就是在写作之前和写作过程中,要学生“心中有读者”。要学生用自己在文章里表达的思想、感情、观点去打动和影响读者,使读者的思想、感情、观点与自己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2.
卓玛信箱     
卓玛:
  成为真正的志愿者
  我不想只埋头在课本里,我不想只在教室里浪费我的青春,我希望让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我想成为一个志愿者,比如去非洲保护野生动物那种,或者去大山里和需要陪伴的小朋友生活在一起。我想让自己的爱心生根发芽,想用自己年轻的心点燃周围的人。可是现在,我却每天坐在同样的教室里发呆,每天对着不知所云的课本,感觉活力正在离我而去。是不是该做一个决断,是不是到了选择的时刻,请你告诉我。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百科》2011,(10):62-62
舒心姐姐: 您好!我是个特别没主见的人。比如看过一个电影,本来还觉得挺好的,可是同学一说这电影哪儿哪儿不好.我便也觉得不好了。还有,什么事我都爱随大流。比如,我根本都不爱打排球,但斑里的大多数同学都参加了排球队,我便也跟着进去了。就连买衣服,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我同学说:跟你在一起真没劲,什么事让你给点意见.跟没问似的。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中,一般情况下,命题、批改、讲评是教师的事,而选材、写作则是学生的事。其实,应该让师生互相参与到对方的各项活动中去。教师参与选材、写作。教师如果布置一道作文题就让学生去写,学生极有可能无话可说。针对这种情况,我参与到学生的观察生活、选材中去。如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村子里,与学生一起帮助老人扫地、挑水,听老人们讲村里的人和事,我一边指导学生收集材料,一边自己动手记录材料。教师参与的另一环节是写“下水文”。我与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一同写作,与学生一比高低,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5.
潘石屹 《教师博览》2013,(10):28-29
<正>名字里暗含的期许:懂得让,要得少我常常感到现在的教育,让人很紧张,比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小的孩子,就教育他去争去抢,告诉他这个世界是怎么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你不争不抢就没饭吃!我曾经在北京动物园里亲眼看  相似文献   

6.
自从看了《马达加斯加》这部电影之后,我就特别希望自己能去那儿玩玩儿。终于有一天,电影里那四个“调皮蛋”来接我了——  相似文献   

7.
著名歌词作家乔羽近日接受记者采访。对流行最广的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中,许多读者关心的问题作了解答。乔羽当时回到长影,导演沙蒙立马让他看样片。并让他看在长影摄影棚里搭的“上甘岭坑道”。沙蒙对乔羽说:“你的歌就在这洞里唱……你就写一首将来我的电影没人看的时候,但大家还要唱的那种歌。”乔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闷了几天,对沙蒙说:“在这洞  相似文献   

8.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一、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产生写作兴趣
  教师应着力创设符合写作内容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去观察思考、去发现认知。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写作活动,让学生觉得有内容可写。比如,教学写作写景抒情的散文时,让学生描写秋天的景物,我把学生带到学校操场,看着一片片随风飘落的黄《,听着秋风送来的各种虫鸣鸟啼,呼吸着秋天特有的爽朗空气,学生自然就能产生写作需求。教师再结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有效回忆相关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并顺利地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在写作实践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来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9.
个人介绍Hi,大家好!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女孩。也许是因为生性比较天真吧,我总爱去幻想不存在的事物,比如圣洁的天使。我喜欢用心去体味世界,用笔去书写心的每一次跳动,时时刻刻在寻找生命中的美丽,用笔记录下随想随感。我把写作当做心灵的释放,用梦想去放飞快乐!朋友眼中的我,一直是一个既活泼又沉默的人,玩的时候笑得最开心,写作的时候沉默如钟。父母对我写作也是比较支持的,时常带我去郊外,融入大自然,使我的文字多了一些自由和奔放。当他们看到我飞扬的文字时,总会忍不住惊叹起来。呵呵,我会在写作的世界中继续做下去,记录自己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5月15日晴人和书是有缘分的,你一旦遇见了一本好书,就如在茫茫人海遇见了一个知己。她让你感到趣味无穷,让你朝思暮想,让你魂不守舍,把你的所有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比如有一次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了一本《鲁滨逊漂流记》,回到家,我连忙打开书,躲在自己小小的房间里读得津津有味。我深深地被鲁滨逊的悲  相似文献   

11.
一、打破定式,引发创新1.命题要"新"。学生在写作时因为提不起兴趣,采用被动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增强创新意识,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比如,对于同一写作题目可从多角度来考察,选择不同的写作角度;对于同一写作材料可从不同的立意出发。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准备,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带着写作目的去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积累的写作素材自己去命题,并根据内容确定新颖的题目。在学生的写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半  相似文献   

12.
这半年的日子过得很热闹,也很疲惫,最大的原因是自己介入了电影《梦想照进现实》的商业化运作。原来,只要电影拍完就基本没我什么事了,其他事情都交给投资公司和发行公司去设计、执行。经过一些不大不小的挫折之后,老徐痛定思痛,决定自己把以前老觉得不满意的事情做起来,比如,电影的商务开发,比如上映和宣传的配合,积着一股子劲,投入了电影商业化运作的滚滚洪流当中。我必须承认自己是一个较劲的人,只当演员的时候有劲使不上。因为在整个一个电  相似文献   

13.
桑淼 《中学生百科》2023,(Z1):110-112
<正>年末的风来自山谷和大海,穿过老城寂寞的长街,书桌前的线装本轻轻翻动,那里记录着我最爱的俳句和诗篇。时常想分享点什么,比如午后三点的阳光,比如抬头遇见的初雪、留声机里播放的旧曲、刚看完的电影……这些闪光的碎片,就像玻璃糖纸叠成的千纸鹤,在冗长的岁月里给予我遥远的回响,让我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14.
三个小故事     
<正>谈写作,可以从许多方面谈,比如生活积累,比如多读书多吸收,比如思想观念。我要讲,还可以从自己的写作经验上讲,只是我觉得,这些都远了,谈我自己倒是近,也没有多少价值。不如具体地讲一个人的写作观念,连带的说些其他的,就够了。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的写作风格不一样,我自己则希望每一次写出的都有所不同。我的小说以前没有大的修改,现在要修改,我的想法是,把以前小说里的错误进行改正,把留下的遗憾挽回,修改主要是围绕情节来进行的。过去的诗人,比如杜甫,他可能觉得自己的一首诗不够好,但流传出去了,就没法动了。我现在有机会改,多好啊。我的小说娱乐性还是很强的。我认为娱乐性很重要,能够让人家看了开心、高兴,我觉得并不是一件坏事。小说离开了娱乐性就不好看了,没有味道,我认为这是一种创作的失败。现在有一种文学风气,不重视读者的感受,不注重故事,老是要从小说的内容里寻找思想,寻找意义,这就变成“文以载  相似文献   

16.
写议论文,就是要表明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并让读者信赖、接受你的观点。那么,对于已有“观点”(比如“勤能补拙”),该怎样撰文阐述呢?初学议论文写作的人常对此感到一筹莫展,无从下笔。笔者认  相似文献   

17.
<正>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一、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产生写作兴趣教师应着力创设符合写作内容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去观察思考、去发现认知。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写作活动,让学生觉得有内容可写。比如,教学写作写景抒情的散文时,让学生描写秋天的景物,我把学生带到学校操场,看着一片片随风飘落的黄叶,听着秋风送来的各种虫鸣鸟啼,呼吸着秋天特有的爽朗空气,学生自然就能产生写作需求。教师再结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有效回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我是在《中学生读写》改版时接触到这本杂志的。感觉很不错,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不过,我觉得《中学生读写》有些地方可以进一步完善: 1.对写作的针对性还丕够强,建议增加话题作文训练,可以在上期给出一个话题,让读者投稿,然后择优发表。 2.作文指导类文章最好能结合具体作文进行分析。 3.还可以给出几个配有写作导引的作文题目,让读者自己练习。只欣赏别人的佳作,不去亲笔实践,便无法得到更多。 祝《中学生读写》办得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9.
和一个女孩子聊天时.不知道怎么就说到了梦想。女孩子说她很喜欢唱歌,并认为自己很有音乐天赋.她将来要尝试进入音乐界;如果不成功的话,就去考律师,因为她十分敬佩电影里舌辩无敌,扬善惩恶的律师;如果考不上律师,她就尝试写作,因为她从小就梦想着能让别人读她的文章……女孩子说着,眼里神采奕奕,充满向往。我不由得想到春天细雨之后的清晨,花瓣上的雨滴,纯净剔诱,纤尘不染。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孩子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就是说,写作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了能让孩子们在写作中展现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