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陈锐锋 《编辑学报》2012,24(1):84-85
探析科技期刊编辑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技期刊编辑职业紧张及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预防对策,呼吁人们关注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健康。认为应把科技期刊编辑职业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列入科技期刊学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学报编辑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关系编辑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正确认识学报编辑心理健康问题,有利于采取正确措施,帮助学报编辑走出心理困境,提高工作效率。在学报编辑心理健康问题上,一是要注重文化因素,增强编辑工作者的文化责任感与使命感;二是要完善激励机制,让编辑工作者的劳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三是加强心理辅导。在日常工作中,应当高度关注编辑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辅导,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科学看待学术期刊编辑心理健康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上发表的相关文献,根据作者工作经验,探讨学术期刊编辑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从学术期刊编辑职业的特殊性、心理卫生评定工具的适用范围与不足、实验设计的缺陷3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编辑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所在,提出可操作性较强的综合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加入出版行业,他们带来了活力,但他们的择业观也造成了管理问题。本文探讨了编辑职业的特殊性与新生代编辑流失的原因,并就新生代编辑如何坚守职业提出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编辑心理健康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心理健康既与个体自身相关,更会通过其劳动成果——出版物而关涉到优秀文化的传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系统分析中国大陆编辑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与不足,指出未来发展趋势,提倡采取多学科融合视域,整合多方研究力量与方法,深入展开编辑心理健康研究,做到既关照现实,更着眼未来,科学地帮助编辑认识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激发心理潜能。  相似文献   

6.
论编辑职业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亓国  闫玉玺 《出版科学》2010,18(2):22-24
编辑职业精神与编辑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特征。编辑职业精神是精神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是为人民服务。本文论述编辑职业精神及其特征,探讨编辑职业精神的实践内涵,分析构成编辑职业精神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7.
探讨提高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质的途径。分析了提高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质的必要性及途径。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应关注学科交叉和新工具、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通过形式内容多样的培训活动、参加社会活动、加强期刊检查以及团队合作来促进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出版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网络编辑这一新兴职业也应运而生,并且在进年来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业人员的队伍也在不断地扩大,本文通过对网络编辑的定义、工作内容及特点的解读,对网络编辑人员的从业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网络编辑工作目前存在着缺乏系统的职业规范以及标准,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网络编辑能够向着更好的方向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编辑心理健康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米加德 《出版科学》2010,18(5):22-25
综述编辑心理健康的标准、实证研究、影响编辑心理健康的因素、提高编辑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四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编辑心理健康研究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强化编辑的标准化意识 促进编辑工作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对编辑的素质要求给予了很大关注,诸如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等,都有过很多讨论。其实,强化编辑的标准化意识,也是一个不应被忽视的问题。熟悉标准,执行标准,应该成为编辑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1.
期刊编辑亚健康状态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 《编辑学报》2014,26(1):76-78
调查结果显示,约9成的编辑工作者处于亚健康状态。为此,首先简析编辑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原因:生理亚健康主要源于用眼过度、颈椎腰椎超负荷、饮食不规律和久坐不运动等;心理亚健康主要源于工作压力大所导致的厌倦、焦躁和困惑情绪等。然后针对这一系列的亚健康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和解决办法,以此帮助多数编辑改善亚健康状态,同时呼吁社会对期刊编辑的职业健康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安徽省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特点,探讨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因子的预测作用,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90项症状量表对安徽省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各因子都不同程度影响编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加社会支持,减少职业倦怠可提高编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期刊编辑的心理压力及心理调适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吴月红 《编辑学报》2004,16(2):150-151
对科技期刊编辑存在的多种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并针对此,就编辑如何调适自身心理进行探讨,以期减少编辑心理疾病,促进心理健康,以更好的心境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编辑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4.
丁滨 《编辑学报》2013,25(4):402-404
由于科技期刊工作的特点,长期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容易出现焦虑、厌倦、淡漠情绪。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只有生活精彩,工作才能精彩。应保持生活的激情、思维的活力、怡情的爱好、写作的热情和优雅的形象。只要热爱生活,就能保持工作的动力与创意的源泉,灵感与思路、热情与干劲,让编辑工作在快乐愉悦中完成,实现自我效能的最佳发挥。  相似文献   

15.
结合编校工作实践,对责任编辑在处理通读编辑的修改、疑问时应秉持的态度和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责任编辑在处理通读编辑修改的文稿时,要认真严谨,仔细甄别,尊重而不盲从;在处理通读编辑的疑问时,不可草率,应“勤”字当头,认真核查补缺.  相似文献   

16.
学术期刊编辑应善为人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马勤  韩燕 《编辑学报》2014,26(3):289-290
从编辑工作实际出发,认为学术期刊编辑应善为人师。为人师者,首先应"先正其身":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努力提高编辑业务能力,并坚持不断学习专业理论;应德善躬行:培养青年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帮助青年作者提高写作技能和投稿技巧;更要诲人不倦:对作者耐心答疑解惑,有教无类,做到"退稿不退人";还要做到"润物无声":不求名,不求利,默默奉献。  相似文献   

17.
论编辑工作的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桂珍 《编辑学报》2003,15(5):318-319
通过编辑实践,认识到编辑工作具有依附性和隐匿性的特点。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依附于作者和读者;编辑工作是隐性的,这是编辑职业行为的特点,反映了编辑良好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8.
青年编辑是医学期刊编辑部的中流砥柱。对其需求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直接关系到医学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形势下,更具有时代紧迫性。本文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医学期刊青年编辑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特点,据此提出提高薪酬待遇、明确改革动向、培养社交能力、重塑行业形象、制订职业规划的相应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9.
科技期刊编辑的价值及其业务拓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瑞 《编辑学报》2011,23(5):455-456
针对目前编辑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不高,以及很多编辑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迷茫和厌倦等现状,分析编辑价值的挖掘及编辑的努力方向,认为编辑应该从以往的“编校稿件”为主要职责转变为更新的编辑职责定位。详细总结了编辑的业务流程,提出了编辑为推动和促进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可以拓展的8种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