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白《静夜思》浅显易懂,明白如话,本无疑义。可是幼年代以来不断有人在“床”上作文章,“新解”迭起,影响至广,却又不能切合语言事实,因而有必要为“床”正名。“新解”主要有两说:(一)“床”是榻,长0.84米,只能容一人独坐。《初学记》卷二十五引《通俗文》曰:“床,三尺五曰榻,八尺曰床。”《释名·释床帐》曰:“人所坐卧曰床……长狭而卑曰榻,言其榻然近地也。”李白《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小姑娘“门前”摆上一张卧床,当然说不通,也只能是榻。东汉的一尺约合公制24厘米,…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1999,(4)
(三)将败、将失汉简本《将败》、(将失)原文:将败将败:一曰不能而自能。二曰骄。三曰贪于位。四曰贪于财。□□□□□。六曰轻。七曰迟。八曰寡勇。九曰勇而弱。十曰寡信。十……。十四曰寡决。十五曰缓。十六曰怠。十七曰□。十八曰贼。十九曰自私。廿曰自乱。多败...  相似文献   

3.
《出版参考》2008,(9):24
2007年在全民读《论语》的一片热潮中,李零悄悄地推出了他读《论语》的著作:《丧家狗——我读论语》。此书一出便引起轩然大波。2008年,李零与三联书店合作,出版了“我们的经典”之《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据悉,李零为了写这本书,重走了孔子路,跑到山东、河南,实地考察了孔子生活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西山一带自明朝中叶便传闻有安葬建文帝朱允炆的所谓“天下大师墓”一说,如《长安客话》中曾引用了明代学者王在晋的观点:“建文墓在西山。闻嘉靖十五年九月,圣驾尝幸此。”又如,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景泰陵)又北二里,一丘一碑,碑曰天下大师之墓。仁和郎瑛曰:建文君墓也。通纪称建文自滇还京,迎入南内,号曰老佛,卒葬西山。”再如,杨士聪在《玉堂荟记》中写道:“建文帝葬处,距景帝陵不远,石碑题曰:‘天下大法师之墓’。”其后诸多北京志书中也沿袭此说,似乎是言之凿凿、铸成铁案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买“正史”记胡卫平(湖南省双峰县图书馆411500)曾国藩一生酷爱读史,尤好《史记》、前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书,尝曰:“鄙人尝谓四部之书,浩如渊海,而其中自为之书,有原之水,不过数十部耳……‘史则《廿四史》暨《通鉴》是已。”先后购得...  相似文献   

6.
胡学彦 《出版史料》2011,(1):110-111
晚清偏处浙南一隅之瑞安,有孙家父子异军突起。平阳宋恕尝说:"自楼船下益,青盖入洛,武烈支裔,尽多留江表……其居吾州者,明以前未有闻。至皇代,始有著《礼记集解》之敬轩先生(孙希旦)及表章永嘉先哲遗书之逊学先生(孙衣言)、止庵先生(孙锵鸣)兄弟。  相似文献   

7.
颜林 《四川档案》2007,(2):42-43
1920年5月7日,孙中山先生亲笔为胡汉民(国民党元老,孙中山的重要助手)撰写的《余健光传》题写了序。序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语文建设》1998年第9期刊登了蔡永贵先生《一则引文的出处》一文,读后深受启发。特别是蔡先生那一丝不苟、严谨认真,为求真理,不辞万难的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学习。蔡先生是在对勘沈兼士先生《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与洪诚先生《训诂学》引用晋杨泉《物理论》的文字时发现问题的。沈先生的引文是:“《艺文类聚·人部》引杨泉《物理论》‘在金曰坚,在草木曰紧,在人曰贤。’”洪先生则将首句引作“在金石曰坚”,并在脚注中注明:“是杨泉《物理论》佚文,见《艺文类聚》人部。”究竟是作“在金曰坚”还是“在金石曰坚…  相似文献   

9.
A.子瞻(苏轼)在维扬,设客十余人,皆天下士,米元章亦在座。酒半,(米元章)忽起立自赞曰:“世人皆以芾为颠,愿责之子瞻。”公笑回:“我从众。” ——明·毛晋《海岳志林》 B.崇宁四年(或说大观元年),米元章为礼部员外郎,言章云:“倾邪险怪,诡诈不情,敢为奇言异行以欺惑愚众,怪诞之事,天下传以为笑,人皆目之以颠。仪曹,春官之属,士人观望则效之地。今芾出身冗浊,冒玷兹选,无以训示四方。”有旨罢。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C.微宗朝,以廷臣论荐,除太常博士(误,应是礼部员外郎)……未入谢,言者谓其倾邪险怪,诡诈不近人情,人谓之颠,不可以登朝籍,命遂寝。元章大不平,即上章政府诉其事,以为“在官十五任,荐者四五十人,此岂颠者之所能?”竟不报。 ——宋·曹敏行《独醒杂志》  相似文献   

10.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09,(20):61-62
“过犹不及”语出《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胜过)与?’子曰:‘过犹不及。”过,过度,犹,像;不及,不够。后来就用“过犹不及”指事情做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相似文献   

11.
刘臻 《视听纵横》2010,(1):82-85
2009年岁末,由全国1530余万张选票评选出的“观众最喜爱的十大综艺栏目和主持人排行榜”出炉,为当前综艺节目大放异彩的中国电视界树立了新的娱乐风向标。上榜的“十大电视综艺栏目”为:《我爱记歌词》(浙江卫视)、《天天向上》(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湖南卫视)、《咏乐汇》(央视综艺频道)、《星光大道》(央视综艺频道)、《中国红歌会》(江西卫视)、《津夜嘉年华》(天津卫视)、《冲关我最棒》(浙江卫视)、《名师高徒》(江苏卫视)、《加油!东方天使》(东方卫视)。“十大电视主持人”分别为:汪涵、朱丹华少组合、毕福剑、何炅谢娜组合、柳岩、李咏、李彬、徐睿、左岩沈涛组合、曹可凡陈蓉组合。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电视艺术》1996年第6期以《十年寻路》为题,节选发表了朱光烈先生总结本刊办刊经验的《十年寻路》第一部分《改革的道路》。该刊所节选发表的是《十年寻路》草稿的一部分(已经过作者同意),《十年寻路》定稿发表在本刊今年第1期上,定稿对草稿有较大修改。《电视艺术》在发表这段节录时加了如下编者按:本文节选自朱光烈先生为全国高教期刊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1996年学术年会所写的论文。朱先生在文章中回顾了媒介批评研究从80年代至90年代走过的道路。文中所述主要围绕《现代传播》(原《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十年来开…  相似文献   

13.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诗论》中,有一句对《卷耳》的评论:"《卷耳》不知人。"关于这句话的含义,学者们发表过一些见解。李零先生解释为:"是伤所怀之人不可见,故曰‘《卷耳》不知人'。"廖名春先生说:"《卷耳》‘怀人',但所怀之人不知在何处,故谓之‘不知人'。"胡平生先生说:"所谓不知  相似文献   

14.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0,(12):59-60
“情不自禁”与“不由自主” “情不自禁”语本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后以“情不自禁”四字成文,表示由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而做出某种动作、行为(禁jin:忍住;抑制)。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二:“然当垓下诀别之际,宝区血庙,了不经意,  相似文献   

15.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七“曹操引兵取壶关”一节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建安十年春正月……(曹)操引兵人南皮,安抚百姓了当,忽有一彪军来到,乃是袁熙部下战将焦触、张南。操自引军迎之。二将皆倒戈卸甲,特来投降。操亦封为列侯。……操自引军攻幽州,来破袁熙、袁尚  相似文献   

16.
《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其实,首句苟日新本不需探,为什么要探?有什么可探?现将笔者思路汇报一下:《师嫠簋》铭文有"敬夙夜……"一词,《师虎簋》铭文也有此词,但虎铭拓本的敬字缺少右半字。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时期拜读了刘致中先生于《文献》2004年第3期发表的《阮大铖家世考》一文,其中详实的资料与严密的考证,让笔者受益匪浅。但仍欲商榷二则求教方家。第199页,刘先生曰:"阮自华诗名不著,然袁中道称其‘下笔为诗,本之以慧心,出之以深心,而尤不肯以轻心慢心掉之,予甚心折焉。’(《珂雪斋  相似文献   

18.
2014年12月25日《,南方周末》E25版(文化版“)有话则短”栏评论《扯淡还是扯蛋一步之遥》第六段首句:“《一步之遥》入不了姜文电影的前三甲。”  相似文献   

19.
<正>陈梦家先生《尧典为秦官本尚书考》一文以《尚书·尧典》(汉代始有《尚书》之称,故本文于《书》之统称或秦代之《书》皆称《书》,于汉代今古文本称《尚书》,而《尚书》之《尧典》与《舜典》分合问题,陈氏依伏生《今文尚书》"慎徽五典"以下皆属《尧典》而指称,本文亦一并以《尧典》称之)为秦代所改造之官本,其论据总有三端:"一曰十有二州十有二山及十有二牧","二曰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三曰五载一巡守"。此外,并主《秦誓》为秦代齐地儒生编入。今之  相似文献   

20.
《翻译论集》(修订本)之得与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论集》一书的封面题字,取自怀仁所集王羲之《圣教序》,其中,“翻译”二字的书写很特别:“翻”字少了一撇,而“译”字又多出一撇。对此,罗新璋先生别有新解:“(这)无意中点破了译事的玄机:翻译必然有得有失。”翻译有得有失,《翻译论集》的修订又何尝不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