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水稻响应高盐低温逆境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采用Affymetrix水稻表达谱芯片,分析研究了高盐低温胁迫下水稻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谱.检测到491个差异表达的水稻转录因子基因,属于56个转录因子家族.其中17个转录因子基因,高盐低温处理后表达均显著上调,4个转录因子基因,高盐低温下表达均显著下调,9个转录因子基因经高盐、低温处理后表达水平向相反方向变化.进一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了6个转录因子基因在高盐低温胁迫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变化,其结果和芯片杂交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对低温逆境下不同耐寒力烟草品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外源脯氨酸、水杨酸、氯化钙、甘油、二甲基亚砜、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烯效唑、脱落酸对不同耐寒力烟草品种种子浸种处理后,测定了低温逆境下不同烟草品种发芽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脯氨酸、水杨酸、氯化钙、二甲基亚砜和聚乙二醇5种药剂浸种能显著促进烟草种子发芽,提高了低温逆境下幼苗根长、苗高、幼苗干鲜重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其中10 g/L脯氨酸、120 mg/L水杨酸、15 mg/L氯化钙、30 ml/L二甲基亚砜和100 ml/L聚乙二醇综合效果较好,可以作为提高烟草种子及幼苗抗寒性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不同烟草品种发芽和苗期耐寒性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5个烟草品种发芽和苗期的耐寒性进行鉴定。在常温(20~30℃)和低温(11℃)胁迫下测定了种子发芽特性以及幼苗素质等指标,将各个性状在低温与常温下测定值的比值作为耐寒性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对低温胁迫,幼苗的地上部比地下部敏感,而地下部变化不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苗高、相对幼苗干重之间显著相关,是较好的耐寒性评价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5个品种分为耐寒型、中等耐寒型和低温敏感型3类。研究结果将为烟草抗寒性机理研究和育种提供选材依据。  相似文献   

4.
镧对汞胁迫下豌豆生长发育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浓度镧对汞胁迫下的豌豆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叶绿素(Chl)含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小于0.02 mg/L)的镧能够促进汞胁迫下豌豆幼苗的生长,提高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缓解汞的毒害效应;但随着镧浓度的增大,镧对汞的缓解作用逐渐消失;当汞浓度大于20 mg/L、镧浓度为0.3 mg/L时,镧则协同汞发生作用,加剧对豌豆幼苗的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Na2CO3胁迫处理对狗枣猕猴桃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处理发育到一定高度并且长势相同的狗枣猕猴桃幼苗,用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狗枣猕猴桃幼苗的株高、根长、胚轴长、株重、根重、胚轴重均随Na2CO3溶液浓度升高而呈现下降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随Na2CO3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小麦抗旱性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5%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探讨干旱胁迫处理对小麦幼苗水分生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干旱胁迫处理后,小麦幼苗水分亏缺加大、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增加、蒸腾速率下降、水势下降、根系还原活力比对照分别下降63.79%和85.80%.  相似文献   

7.
施用硅肥旺使水稻早分蘖、早抽穗、并有一定的促早熟的作用。水稻植株样品化验分析施用硅肥,水稻的穗重、谷草比值均较对照增加,其中以处理2最好亩用硅肥旺30kg,其次是处理1亩用硅肥旺20kg。  相似文献   

8.
施用硅肥旺使水稻早分蘖、早抽穗、并有一定的促早熟的作用.水稻植株样品化验分析施用硅肥,水稻的穗重、谷草比值均较对照增加,其中以处理2最好亩用硅肥旺30kg,其次是处理1亩用硅肥旺20kg.  相似文献   

9.
硅肥是水稻种植生产过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化肥品种,这是因为水稻是一种典型的喜硅农作物,在硅含量充足的生长环境下,水稻的生长会更加健康快速,抗旱、抗倒伏以及抗病虫害能力更强,能够有效提高水稻产量,促进水稻增收。但是在水稻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其施加硅肥,所带来的增产效果是有很大差异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合适的时期对水稻施用硅肥,才能达到较为显著的增产效果。现本文就针对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下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进行调查,指出在水稻硅肥在作为基肥或分蘖肥时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浅析硅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二位,是水稻良性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硅主要以单硅酸分子形式被植物吸收,可增强水稻种质的稳定性,能改善植株受光态势,提高光合作用,形成硅化细胞,增强茎秆硬度,从而提高抗病防虫能力。硅肥所含的二氧化硅和钙镁离子可与土壤中的钠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减少有害成分在植物体内沉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达娃 《西藏科技》2003,(12):9-13
以玉米陕单九号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氮素水平对幼苗叶片水分状况和某些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以增加叶面积,提高蒸腾效率。但是,较高水平的氯肥会增加玉米幼苗对干旱逆境的敏感性,表现为叶水势降低,渗透调节能力不如中氮和低氮处理。  相似文献   

12.
以"山油4号"油菜幼苗为试材,研究在0%(对照)、4%、8%、12%以及16%PEG-6000(W/V)不同渗透压胁迫下油菜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变化量。并研究4%、12%PEG-6000胁迫5d后复水的不同生理反应。通过相关的研究结果看到,PEG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中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后期重度胁迫下部分苗的枯萎死亡,可溶性糖的含量的变化在第5d后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叶绿素含量4%、8%、12%的处理下,总体呈缓慢上升的趋势,16%PEG胁迫处理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的活性均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胁迫处理后复水,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西藏优质牧草,狗尾草,天蓝苜蓿进行氯化钠盐溶液浓度梯度设为0、50、100、150、200mmol/L不同浓度浓度盐溶液处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实验,研究盐胁迫对狗尾草和苜蓿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低浓度对两种牧草萌发有促进的作用,随着浓度增加,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对根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野燕麦(禾本科),天南苜蓿(豆科)进行不同浓度梯度的碱性盐(NaHCO_3和Na_2CO_3按摩尔比4:1)溶液处理,蒸馏水作为空白白对照,浓度梯度设置为0、5、10、25、50mmol/L进行了碱胁迫对两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碱胁迫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两种西藏优质牧草种子的萌发,在高浓度下萌发时间推迟,发芽速率下降,萌发率降低,胚芽,胚根生长缓慢,低浓度下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很小,胚芽及胚根干重在鲜重中所占的比例也随碱胁迫溶液浓度梯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探讨硅肥在本地区水稻生产上的增产效果,研究硅肥对水稻产量及生育进程等的影响,对水稻施用硅肥效果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硅肥有促进水稻生育、提高产量、改善稻谷品质、增强抗病力等作用,是水稻健康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应在水稻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品种小麦在干旱、盐胁迫逆境环境下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研讨小麦抗旱抗盐能力的强弱,本实验选用11种优势小麦品种实验材料,分别使用200%PEG(6000)、5%NaCl与0.4M甘露醇溶液处理小麦幼苗,模拟干旱和盐胁迫环境。进而对正常条件下和胁迫处理条件下的小麦幼苗进行脯氨酸、过氧化氢、丙二醛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经干旱、盐胁迫处理后不同品种的脯氨酸、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值均不同程度升高,叶绿素含量变化呈下降趋势,且幅度较大。经综合分析,小麦品种百农207、偃师4110抗旱、抗盐性能最佳。该研究从生理指标角度对小麦的耐旱耐盐性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盐渍逆境下的小麦育种与种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在韩国、日本、菲律宾、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将硅列为水稻栽培中氮、磷、钾之后的第四营养元素。我国南方各水稻产区,在硅肥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成效。湖北省自1981年以来,在近20个县市进行试验,水稻施用硅肥,平均亩增产稻谷50kg 左右。水稻是喜硅作物,对硅要求多,每生产500kg稻谷,需吸收二氧化硅60kg,远多于氮、磷、钾三要素吸收的总和。水稻缺硅,穗数减少,发生白穗,结实不良,籽粒上有褐色斑点,穗数减少,易倒伏,病害加重。  相似文献   

17.
东北红豆杉幼苗越冬过程中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4年生东北红豆杉室外初次室外越冬幼苗和自然越冬幼苗在秋冬季节自然降温过程中细胞膜透性、半致死温度、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SOD和POD的变化情况。揭示了东北红豆杉幼苗适应低温条件的生理生化特性,得出了初次室外越冬幼苗的理化指标显示其对低温的耐受力远低于多次自然越冬的幼苗。  相似文献   

18.
水稻苗期水分亏缺产生补偿节水效应的亏缺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燕  王根轩 《科技通报》2009,25(6):784-791
为探讨调亏灌溉对水稻苗期的光合产物分配及氮素积累的影响,采用人工气候室内盆栽实验,在水稻三叶一心期至分蘖前期为止设计持续干旱0 d、3 d、6 d、9 d和12 d五个处理组。结果表明:1)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下降,前者下降略为缓慢使得水分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同化产物在叶片中的含量高于茎鞘,但叶片中的氮素含量低于茎鞘。2)恢复灌溉后,受到胁迫的处理组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都迅速升高,干旱3 d和6 d的处理组光合水平超过对照,然后又有所下降,水分利用效率因为蒸腾速率的骤然升高而降低,之后有所恢复。干旱处理组的叶片中积累的同化产物转移至茎鞘和其他部位供其生长,使得叶片占总干重的比例下降。所有干旱组的茎鞘含氮量都在复水后增加明显且均高于对照组。3)各亏水处理组均表现出一定的补偿生长,包括根系的吸收补偿和光合系统的生理补偿。其中干旱3-6 d的水稻苗期亏水阈值产生的补偿效应明显。苗期水稻干旱引起光合产物的分配和氮素的积累的改变,从而发生复水后的补偿效应,提高植株的素质,提高水稻的分蘖能力和结实能力。  相似文献   

19.
硅肥对水稻病害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增产增收、稻米品质的影响,以及硅肥的施用方法和途径等问题的阐述,论述了水稻施用硅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述了当前及以后重视硅肥使用的深远意义,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野生药用菊花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度干旱胁迫处理后,通过观察叶片微结构(气孔密度、长度、蜡质含量)的变化以及生理指标(叶绿素)的变化,探讨了药用野菊的耐旱性。试验结果显示:在处理期内,不同的干旱胁迫处理会导致菊花幼苗叶片气孔、蜡质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的不同变化。重度干旱处理的植株叶片比中度干旱处理的植株叶片气孔长度小、密度大,叶片的蜡质含量高,叶绿素含量更低。这些指标在菊花的实际应用和优良抗旱性品种选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