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现在的许多高强度、高硬度、高精度的复杂工件加工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就是用精密度非常高的电火花线切割机进行切割。但如果遇到复杂形状的模具,需要对工件的余留部位进行加工时,普通的精密线切割方法就难以解决问题了。本文所讨论的就是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处理精密线切割加工中工件的余留部位,使工件加工精度高而不损失工件。  相似文献   

2.
张志梅  安虎平 《大众科技》2011,(6):112-113,140
根据成形加工原理,运用几何分析法建立了成形车刀切削刃廓形设计的基本计算公式.按照最常用的棱体成形车刀和圆体成形车刀两种类型分别建立刀具廓形的计算式,运用这些廓形计算式求得刀具廓形各组成点尺寸,这些尺寸可达到任意精度的要求.将计算式用于加工给定工件的成形刀廓形设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也为刀具廓形的CAD设计软件的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3.
张景勘 《科技通报》1992,8(3):150-157
讨论采用双曲面导辊副对精密细长直圆柱工件外径进行贯穿式超精研的工艺方法.提出用力学分析的方法考虑变形因素的影响来进行导辊的辊形设计.根据理论计算和工艺试验,还提出了超精研工艺规范;而且通过工艺试验证明,所取得的超精研效果十分显著,获得了细长直圆柱工件外径的超精密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超精密加工机床是实现超精密加工的重要机械装备。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超精密机床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超精密加工机床的重要意义,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因素,既对我国超精密加工技术装备研究与发展提出了一点建议,也对我国超精密加工机床的研发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数控车床加工是一种精密五金零件的高科技加工方式.可加工各种类型的内孔,确定内孔的工艺要求、加工工件的批量,拟定数控车床应具有的功能是做好前期准备,合理选用数控车床的前提条件满足典型零件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实验机上的测力油缸孔径为φ12×100,研磨后工件孔径圆度、锥度、直线性要求<0.005mm,表面粗糙度Ra0.1.若研磨前增加磨削加工工艺,则磨加工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故以精车加工后直接转入研磨加工工序.  相似文献   

7.
平口钳在机床上使用频繁,数控机床对平口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学中、在实际生产中每次对单个或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时,均需要对刀,找正工件坐标系,由于对刀方法不同,经常出现对刀误差,导致加工时工件精度误差。自定心精密平口钳是在精密平口钳的基础上改进过来,在每次装夹时都可以准确定心,无须对刀,这样在很大程度避免了人为原因造成的误差,缩短了辅助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8.
磁流变抛光技术(MRF)是利用磁流变抛光液在磁场中流变性进行抛光的一种超精密加工方法。介绍了利用磁流变抛光技术抛光工件的过程,详细阐述了磁流变抛光技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下一步应该重点研究设计磁流变抛光设备和开展相关工艺参数实验。  相似文献   

9.
实验机上的测力油缸孔径为φ12×100,研磨后工件孔径圆度、锥度、直线性要求〈0.005mm,表面粗糙度Ra0.1。若研磨前增加磨削加工工艺.则磨加工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故以精车加工后直接转入研磨加工工序。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满足现代先进制造与加工技术的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零件的加工质量,精密加工技术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已成为目前高科技技术领域的基础,它不仅与当代一些主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还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如今,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涌现,精密超精密加工的应用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它的进步也将促进机械、液压、电子、光学、传感器和测量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吴勇波与精密超精密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引言现在的机械制造装备的发展主要还是在机械加工工艺的方法的改进,高精度的机械加工方法,高自动化的实现,及其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本次设计内容主要是对设三面钻床夹具的设计,主要是对定位方案设计,夹紧机构设计,夹具体的确定,夹具总装配绘制等。在机床上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首先要将工件夹紧。为了能加工出合乎精度要求的工件,仅将工件夹紧,以进行切削加工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上占有正确的位置。使工件占有正确的加工位置,并使工件夹紧的过程,称为工件的安装。若被加工工件的批量较小,专用夹具的生产费用分摊到每个工件就很高,在经济上不合算。  相似文献   

12.
针对超窄超簿大直径齿圈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各工序造成变形的原因,设计出防变形工装来提高工件刚性;经过试验加工,可以消除切削力、装夹、起吊、加工应力等影响变形因素,达到了工件的质量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电解是基于金属阳极在电解液中发生电化学溶解的原理,对工件进行减材加工。在电解加工时,工件材料是以离子的形式被蚀除,理论上工件可达到微米甚至纳米精度,因此在精密、微细制造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电解加工的间隙不但决定了加工效率和加工面的质量,也是影响精度的核心要数,同时也是阴极设计和加工参数选择的重要依据,加工速度并不随加工间隙的减小而单调增大,实际加工速度存在极限值(极大值)。为兼顾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应以与之对应的间隙值作为实际加工间隙。  相似文献   

14.
机械加工时为了保证机床的走刀路线准确无误,需要按照图纸的工艺要求、制定加工工艺单,来确定加工路线,同时要选择正确的加工顺序和工件刀具装夹方法。为了保证工件加工质量,数控车床的对刀,坐标系的确定在加工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信息》2003,(13):46-47
超精密加工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开始发展。刚开始时,主要是在于边缘领域的应用,例如天文学,而今天,超精密加工技术的产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常见的例子有硬盘或录放机里高精密的读写头,扫描仪里的多面镜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密微小零件已经广泛运用于高新技术领域,发展超精密微机械制造技术可以满足对现代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需求。本文确定了超精密微机械制造技术内涵,分析了超精密微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定位基准是工件加工时用以确定被加工表面位置的基准。在工件加工时,能否应用基准选择的原则,合理地选择定位基准,正确地确定出某一序的粗基准、精基准或辅助基准,做到基准重合或基准统一,直接影响到工件加工的质量,效率及经济性。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零件的加工来看一下合理选择定位基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数控机床的出现适应了新时代对制造领域提出的高智能化、高集成化、高精度化、高质量化以及高效率化的要求,使得现代机械制造朝着精密加工乃至超精密加工的方法发展,其中数控机床成为了决定制造加工水平的关键性因素。误差补偿技术是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数控机床的误差补偿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微纳结构拥有诸多优异特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广泛应用于光学、摩擦学、界面科学、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杜雪教授长期从事微纳结构超精密加工及其应用研究,提出一系列先进加工技术和工艺,取得多项创新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9)
人类发展主要因素在于科技的创新性革命。新型科技不断出现,为人类创造出生活、工作、学习的全新体验。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正悄然改变着生产技术。诸如对制造工艺所以提出的更高要求等。所以,本文从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角度出发,综合分析该技术对人类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期能够借助本文的研究和阐释,帮助读者更加客观的了解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